中国流动人口政策演化与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根据我国人口在地区间、城乡间、产业间抑或部门间的流动特点,重点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演进及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和影响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书不仅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的演化脉络及其内在机制、机理进行剖析,解决“实然问题”,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与影响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促进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及质量的提升,提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解决“应然问题”。

(2)比较研究方法: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本书在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的演化脉络以及区域内部不同省市间的流动人口政策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还将纵横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双重比较:一方面将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与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流动人口政策进行区域比较;另一方面将其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流动人口政策进行国际比较,进而为长三角地区流动政策的系统和深入考察提供国内和国际双重视角下的参照系。

(3)政策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书的研究对象直接聚焦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这也就决定了政策文本分析是本书的重点,与此同时,在比较和评价过程中,还将结合政策出台前的宏观背景,分析政策安排的出发点和内在逻辑诉求以及政策出台后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和实践影响。因此,本书不仅收集和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流动人口政策文本,还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规制文本和办法,政策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医疗保险、随迁子女教育等方面,而且将其与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逻辑出发点、目标诉求以及政策实践等相结合,考察流动人口政策的演化脉络、流动人口政策安排的制度诱因,即为什么呈现现有的安排以及政策出台后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和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流动人口系列政策文本的表层切入,深入政策文本的深层,不仅探讨政策演进的主要脉络,而且剖析政策演进的机制机理及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从而探究已有流动人口政策安排的内在诱因、深层含义和目标诉求,对未来的政策格局进行前瞻,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4)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的演化脉络、比较和评价过程中,既分析了某一时点流动人口政策文本的静态特征,又研究了一些政策举措和条件发生改变所引起的流动人口和社会经济相对状态的变化。此外,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或某一时期内流动人口政策演进过程时,本书又采用了动态的分析方法,进而实现了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的相互融合。

(5)专家询问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的方法。本书在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和评价的过程中,围绕政策指标、政策内容、地区和国家比较对象的选择、政策文本时限的确定、政策制定的背景与可能的决策过程考量因素等方面,通过询问直接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的方法,进而尽可能减少政策梳理、评价和评估等方面的主观臆断,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文本梳理、比较和分析过程中,不仅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之间的流动人口政策区域间的共性特征和差异化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而且对我国和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人口政策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进行比较与分析。与此同时,还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和效应以及未来趋势和格局进行前瞻和展望,进而实现归纳法与演绎法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