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献综述
我国现有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中,围绕着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成因、表象特征、传播机制以及影响效应已经取得了相对丰厚的研究成果,目前基本形成了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两种研究路径。从语言学、模因论、符号学、修辞学视角下对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特征、语言价值、使用规范进行观照是探寻语言规律的基础,是从语言内部进行分析,如以特定年份期限内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泛化、框填方式[1]、演变规律[2]与模因的互文性[3]等研究,为建构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框架提供了多重路径,能够从词源上厘清词语修辞的流变过程。
外部视角则立足于社会心理学、媒介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领域。以心理学与传播学为视角,为探寻网络流行语与青少年群体、网络舆论[4]、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来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共存关系[5]。网络流行语作为流行文化,是对已有话语的再创造[6],并建构了青年群体的独立意义空间。[7]意义的建构是符号化与社会化过程的耦合,网络的传播特质延展了流行语消费的暂时性,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认为意义既非人们的心理补充,亦非人们设想的某种“观念”,是“潜在地存在于它所涉的社会活动的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中,并且从这种关系之中发展而来”。[8]
社会学与传播政治经济学对网络流行语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关注到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背后的权力结构关系,尤其是通过个案分析做出了进一步的揭示,流行语“小鲜肉”在网络空间内的使用与再建构反映出消费文化对青年男性群体的身体规训。[9]近几年,网络热词与性别政治和阶级关系引起关注,曹晋等学者对“更年期”[10]“屌丝”“绿茶婊”[11]等网络新修辞进行了分析,对所蕴含着多重阶层压制关系和转型中国社会的性别秩序再造,为人物修辞类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批判话语路径。其中对“屌丝”一词的研究中,曹晋等学者根据语义的内涵和外延的修辞互构,从污蔑性话语、情绪性话语、解释性话语、抗争性话语四个方面对语义的流变过程进行分析,[12]为本文进行词语的修辞意义分析提供了分类参照。
媒介文化研究与情感社会学等理论引入网络流行语研究,情感表达、群体身份、文化认同等话题更进一步开阔了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范畴。王佳鹏关注网络流行语中青年群体的社会境遇与社会形态,认为僵化的社会结构加剧青年的意义危机;[13]王斌对身体化网络流行语的现象进行分类,认为在此现象中身体成为社会化的身体,是青年网民情感表达和群体区分的符号;[14]蒋建国以“油腻中年男”的媒介呈现、认知和社会化戏谑来批评网络热词话语狂欢所带来的社会精神危害与他群体的污名化,[15]对网络流行标签的戏谑性持否定态度。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对网络流行语编码层面的语言构成方式、文化政治、性别政治等权力关系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从内部视角来看,借助语言学、修辞学、符号学等研究,能够从流行语意义的功能化角度进行深度剖析,为外部视角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分析基础;从外部视角来看,透过社会学、传播学的媒介文化研究,能够从社会意义层面合理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与意义建构,将内部与外部视角相结合,从某一词语修辞化意义建构的过程考查话语的社会意义,能够更为清晰地揭示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以及掩藏在话语之间的审美差异与权力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