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英雄王永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生命与使命的抉择

《左传·昭公十六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定义“使命”一词的:“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

这句话对“使命”的定义是:“出使的人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奉命办事的人。”

但在新时代下,我们对“使命”的定义似乎更深了一层。

使命是一种初心,是一种原始的精神力量,是精神力量驱使下应尽的责任。

与这种精神力量相对应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文化自信”。

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情况下,历代英雄都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充分发扬“不怕苦、肯吃苦”的良好作风。

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都要做凝聚人心、勇于担当、激发动力的有志之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然,有的人一出生,就不得不为活下去而拼尽全力;有的人一出生,就不愁吃不愁穿,去找寻生命的价值;有的人一出生,仿佛就怀着一种内在的使命而来,用尽一生去守护他人的生命。

使命,是拥有生命的人共同的精神食粮,更是找寻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使命。

“为什么走的不是我?”郑建卫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这句话,他拒绝面对所有媒体,至今都无法接受王永良已经牺牲的事实。

在被洪水裹挟着沉浮的时候,他们向对方挥着手,给对方打气,鼓励对方一起活下去。

救援人员在浅滩上发现郑建卫时,他的鞋子早已被冲得不知去向,上衣和裤子也被洪水撕烂,双腿膝盖、后腰、胳膊和腿等多处受伤的郑建卫是被消防官兵抬到救护车上的,救援人员立即将他送往医院进行了抢救。

醒过来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伤痕累累的身躯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痛,而是抓住医生的手问:“永良呢?他有没有事?”医生向他摇了摇头说:“还没找到。”郑建卫这个平时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大哭了起来。

“我们说好都要活下去的啊!永良,你一定要平安归来!”郑建卫在心里默默地为王永良祈祷。

持续三天的搜救,郑建卫每天都燃起一份希望看着来来往往的救援人员,只要一有人进来,他就抓住他们的手问:“永良呢?找到了吗?”救援人员都只是摇摇头,告诉他“还是没有消息”,这仿佛一盆冷水从郑建卫头上泼下,让他从头凉到脚,从身凉到心。

第四天,一群搜救人员走到了郑建卫的病房,告诉他:“王永良同志不幸牺牲,遗体已被找到!”

郑建卫当场怔住了,他仿佛没有听见他们在说什么,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一动不动。

大约过了一分钟,郑建卫突然撕心裂肺地放声大哭,全然不顾病房里满满的人,病房里一片哀恸。

“不!不!永良不可能就这样走了!”

“不可能,你们是不是还没有找到他?”

“你们一定在骗我!永良是不是还没有找到?是不是?”

郑建卫的情绪已经处于崩溃与失控的状态,在场的每一个人也都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纷纷陷入了这巨大的悲伤中,很久很久,大家都没能平复心情。

“当时被卷入洪流里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放弃,但一想到永良还在坚持,我就一直坚持着爬上了那处浅滩,想活下去!”

在最后一刻,他们都来不及问对方是否后悔踏上那条路,是否后悔不断走向滚滚的洪流挑战生命的极限,甚至是否后悔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只有在洪流激荡中那互相挥别的双手,成了郑建卫记忆里最坚定的使命信号。

在生命与使命的最后关头,他们本有机会可以进行抉择,即使他们未能挽救被困群众的生命,在那个生死关头,也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够去指责他们,但他们都坚定地选择了一次次踏入洪流,拯救他人的生命。

在洪流的沉浮中,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去问,没有更多时间去想是否后悔走到今天,但在那沉浮中,他们仿佛在用微弱的挥动的双手向对方诉说:“今生,我从未后悔!”

我们常说,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叫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叫事故!

我曾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听过很多形形色色的故事,那些人,仅从外表很难看出一个人会有如此大的精神力量。

那个接住坠楼小孩子的最美女教师;那个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车安稳地停在路边的大巴车司机;四川凉山那30个平凡的消防战士……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在人群中是突出的。

作为青年创业者,我们也在生活的泥沼里,为了前方的光明拼搏奋斗,淹没在人群里,挥洒我们的汗水和青春,追寻我们的使命。

我有一位好友,是一名临床医生,就在前段时间,我们下班后约了去夜市一起吃饭。

坐在夜市的烧烤摊前,我们一边吃着烤串、喝着啤酒,聊起我要写这本书的事情,她说:“我们做医生的也是啊,每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质疑、别离,我也做好了某一天自己会死在岗位上的准备,但在我看来,做这行也很有意思,这样的人生,很有挑战性,也可以看清很多的人情冷暖。每次做一场手术,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在有的天灾人祸面前,人们实在太脆弱了,我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我这辈子做过最酷的一件事就是选择了这个职业,很值得!”

每个平凡的岗位上,每天都在上演着重逢与别离,上演着迭代更替,都有着人们不同的喜怒哀乐与生命价值。

医生的价值是救死扶伤、老师的价值是传道授业、警察的价值是守护人民的幸福平安……

医生也好、老师也好、警察也好,他们都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他们终身的使命。

尽管这些道路注定充满了艰难与困苦,但幸运的是,更多人仍旧站在了人民大义最顶端,他们选择做一名医生、一名教师、一位警察……千千万万个选择,也有千千万万个必然选择的理由,尽管前方困难重重,布满荆棘,但他们仍然前仆后继,没有人后悔,也没有人退缩。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生来都是带着使命的,只是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时机去激发出潜藏在每个人内心的那份使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如此宝贵,选择生命是人之本性,我们无法去指责一个选择自己生命的人。

选择使命却是有修养的体现,是使命在滋养灵魂,让人在生死关头,能够压下自己的本性,选择践行自己一生最伟大的使命。

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的本性,他的精神力量一定是十分强大的:炸碉堡的董存瑞、堵枪口的黄继光、掩护战友的邱少云……在生死的一刹那,他们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更多人的生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有的人,为了自己可以放弃他人的生命,剥削人民;而有的人,为了人民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活得平庸还是卓越,都只是一个选择。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拥有一样的选择机会,问题在于我们最终如何抉择。

这世间,平庸的人很多,他们一生碌碌无为,为了生存而存在,没有高远的目标,没有伟大的理想,只追求一日三餐的温饱,每一天都像是单曲循环,过着一样的琐碎日子。

懂得生活的人在珍惜生命的同时,不仅仅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也注重内在修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把生命活出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活出了一定的价值。

而卓越的人比前两者多了一个特性——使命!什么是使命?使命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非常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责任感。卓越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一言一行,都能够做到“大我”和“小我”的区分,心中有理想,肩上有担当,这就是神圣的使命。

王永良从小就是一个愿意为了人民放弃自我的人。在公社期间,他能够将那份平凡的劳动,与人民的温饱健康联系在一起;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深深爱着这个国家,警服情结扎根心底。后来壮烈牺牲,他没有一刻忘记自己是一个军人,是一个守护人民安居乐业的战士!

千言万语,都写不尽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大我”的使命感,仅能够从生活的细节,去领悟他们如此不平凡的人生。

王永良与郑建卫同志在洪流中逆流而上的身影,在别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中穿梭,是自我生命与使命的一场博弈。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使命,选择了“无我”,找到了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