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字军东征的金钱魅力与文明迁徙
十字军所到之处,是残忍的杀戮和野蛮的抢劫,而商业的文明却在潜移默化中彼此融合。东征的最终失败,促使欧洲人寻找奔向东方的其他道路,大航海时代就要到来了。
十字军东征一直是一段神秘的历史,它是一场历经近200年,动员了千万人,跨越了欧亚非三大洲的一次战争,其中充满了血腥屠城、背井离乡、纸醉金迷的气氛。多年前,笔者曾游历耶路撒冷,也参观了多个十字军战场,陪同讲解的无论是阿拉伯人、天主教徒、基督教徒,还是非教徒的学者,都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个暴行和对文明的摧残。但是,翻阅了许多历史著作和资料,十字军东征仍有太多的迷思需要去重新解读。
1000年前后,经历了罗马帝国衰落后的欧洲正在成为基督教的后院,宗教势力在与世俗权力争夺民众中取得上风,旨在回归宗教精神的克吕尼运动(1)已经将欧洲民众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紧密地与基督教教义和朝圣联系起来。同时,社会也在发生巨大变革。首先,欧洲社会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封建领主渴望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扩充政治、经济势力;其次,西欧实行的长子继承制,使得大量贵族无法继承遗产,成为纯粹的“骑士”,他们中的很多人依靠服兵役和劫掠商旅为生;最后,西欧新兴的城市商人,尤其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商品市场。此外,受到封建领主压迫和饱受饥荒折磨的农民,也想寻找摆脱饥饿和封建枷锁的出路。
在封建公国林立、乡村正在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中,领土之争、宗教迫害和家族纷争使得大批骑士和农民流离失所,在欧洲不断迁徙求生。基督教声称的“千年末日”成为教徒和民众改变自己命运的共同历史机遇,而到耶路撒冷朝圣则是必需的赎罪方式。
此时的耶路撒冷已经在伊斯兰人手中统治了300多年,并且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地。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彼此对领土的争夺战,在中欧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之间形成了极深的宗教仇恨。伊斯兰教极端派在1009年出于报复摧毁了耶路撒冷的所有基督教堂和犹太教堂,并封锁了基督教徒的朝圣路线,继而又进一步在1071年大败拜占庭帝国军队,使得后者不得不向罗马基督教廷求救。
尽管同样信奉基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与远在西方的罗马教廷,已经基于神学理念和权力争夺在1054年就正式分道扬镳,形成了西方的天主教和东方的东正教两系。拜占庭的求救恰好给了罗马教廷一个绝佳的机会大举东进。此外,已经皈依基督教的诺曼人刚刚从阿拉伯人手里夺回了西西里岛,意大利沿岸各个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阶层和共和国舰队等都强烈渴望在地中海和阿拉伯人控制的红海建立政治和商业的优势,毕竟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就在这样的社会变化、种族冲突、宗教对立和商业期待等因素下,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分别在意大利和法国召开宗教大会,号召基督教徒以十字徽为标志组织圣战,向耶路撒冷进军,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圣地。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结束后,乌尔班二世发表了煽动性演说,他历数基督教徒在东方的痛苦和突厥人的“暴行”,号召贪婪的领主、好战的骑士、冒险的商人和盲从的农民统统拿起武器,从异教徒手中夺回主的坟墓。他还允诺说,凡是参加远征的人都可以赦免罪过,死后直接升入天堂。就这样,宗教感情的冲动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使西欧各个阶层全都狂热地投身进了这场战争。
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芒做十字军东征号召 激情四射的演讲让无数地痞流氓心神荡漾。
从1096年开始,十字军发动了对伊斯兰教徒长达200年的宗教战争,直至1291年才结束。在阿拉伯世界,这场战争多认为是由法国牵头发动,所以被称为“法兰克入侵”。尽管十字军以捍卫宗教和夺回圣地为口号,但事实上这是一场财富掠夺和领土瓜分的野蛮之旅。
十字军东征一共进行了9次。1096—1099年是第一次东征,也是唯一胜利的一次,当时参加的人数约有10万。1097年,四路军队在君士坦丁堡会合,随后渡海进入小亚细亚,占领了塞尔柱突厥人(2)的都城尼凯亚等城,大肆掳掠;又在1099年7月15日占领耶路撒冷,并且按照欧洲国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若干封建国家。
1202—1204年结束的第四次东征由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在位)发动,主要由法国和意大利贵族组成,目的是占领埃及。有趣的是,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3),并利用拜占庭内乱攻打了君士坦丁堡,在抢劫后血腥屠城3天。这次东征虽然没有击败穆斯林,但最终威尼斯占领了拜占庭帝国3/8的领土,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起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公国。
十字军东征的组织是非常混乱的,除了法国、德国、英国和罗马教廷等拥有由教皇和皇帝亲自统帅的正规部队,并且有明确的土地掠夺和财富获取目的外,其他多数成员均是没落贵族骑士和流离失所的平民。他们几万人、几十万人地出征,四面八方向耶路撒冷进军,但没有资金和后勤支持,甚至没有确定的行进路线和日程,完全靠沿途抢掠,得手了就给当地居民和城镇带来灭顶之灾,失败了便溃不成军,任人宰割。1099年,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后立即血腥屠城7天,杀死几万阿拉伯人和犹太人。1202年的第四次东征,罗马教徒向同宗的东正教徒圣地君士坦丁堡下了毒手并且再次血腥屠城,掠走无数金银财宝,这些都是极好的例证。1291年,在第九次东征时,耶路撒冷易手,被阿拉伯人占领,标志着十字军东征的彻底失败。
十字军东征在西方历史上被视为野蛮的宗教冲突,臭名昭著,但在东西方文明的改变和彼此交流上却有不同解读。只要去过西西里岛和耶路撒冷,便会明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混合文化影响了服饰、习俗、商品、宗教、艺术、技术等各个领域。今天更多的历史学者认为这次跨世纪、跨区域的冲突和文明迁移,事实上导致了先进的东方文明真正进入了欧洲,瓦解了封建领主制度,启发了文艺复兴,推动了商业与产业革命的兴起。有国外学者曾评论:“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一个欧洲长期进攻的记忆。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十字军东征的讨论肯定仍将继续。
不过,本文要解读十字军东征,更侧重在过去少有关注的货币财富力量上,从而窥探它的原因和影响。这是驱动十字军东征的重要动力,但长期被忽视了。
第一,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经济正在恢复,乡村经济向城镇经济过渡,商业市场需要更多的货币协助交换。但是,由于欧洲金矿储备枯竭,基督教会又将大量金银币熔化,改铸成金盘和教堂装饰品,银币遂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而且非常稀缺。最为活跃的意大利商人通过在欧洲南部和西西里地区从事国际贸易,与阿拉伯人交易商品,兑换金银币而成为富商,引起了欧洲各地骑士和王公的嫉恨与向往。东方黄金的传说和暴富的憧憬一直是驱动大众参与十字军东征的最主要和最靠谱的动力。
许多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没落贵族骑士,最后都没有回到欧洲,尤其是那些在欧洲没有继承土地机会的人,他们留在东方圣地建立起了军事、文化和商业前哨。他们在第一次东征后建立起来的要塞,常常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移植,这些人通过战争在东方世界获得了他们在西方世界失去的东西。
第二,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曾长期控制地中海沿岸的超级大国,处于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接壤地带,其货币是金币贝占特(Bezant),流通了500年之久,主导着欧洲与阿拉伯国家间的贸易,也在欧洲各国成为币值稳定的硬通货,堪称是中世纪的美元。而与它同期相抗衡的另一个超级大国波斯王国则采用了同样悠久、稳定的银本位制度,控制了伊朗和伊拉克地区。这两个大国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财富最多的文明帝国,但在军事上都十分落后,引起欧洲各国长期的垂涎。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拜占庭帝国传统的军区制度早已濒临瓦解。由于多次发生军事将领插手皇族内部斗争的情况,巴西尔二世(958—1025)之后的历任拜占庭皇帝都在解散军区和世袭部队,以遏制军事贵族的发展,他们用雇佣兵代替职业军队,同时削减军事经费,以限制军人势力。实际上,这些措施反而进一步刺激了军事贵族铤而走险,发动政变,造成了内部的恶性循环,这一内部恶性循环使得拜占庭帝国在外部势力的攻击面前无力抵抗。国家财力进一步衰弱,只能进一步削减军事开支,又形成外部的恶性循环。
同时,东征前突厥人夺占小亚细亚,使得拜占庭丧失了黑海沿岸的商业据点,在同新兴的威尼斯、热那亚、加泰罗尼亚商人的竞争中,拜占庭开始处于下风。例如诺曼人入侵希腊南部的底比斯和科林斯等丝绸工业中心,将大批养蚕技师和丝织工匠带到西西里,打破了拜占庭对丝绸的垄断地位。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则彻底破坏了拜占庭的商业地位,改变了地中海贸易格局。在拜占庭帝国晚期的若干次皇室斗争中,为了获得资金,拜占庭皇位争夺者时常以商业贸易特权做抵押。君士坦丁堡和特拉布宗作为东方商品集散地的地位,被威尼斯在东地中海的商业据点夺去。到14世纪,拜占庭的商业已经完全萎缩。
第三,7世纪起,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义,从麦地那起步建立起穆斯林帝国,在300年间便吞并了波斯帝国,并击败了拜占庭帝国,成为新兴世界强国。帝国的形成,使得商业贵族进入统治阶级,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从事中介贸易。他们的活动范围甚至一度延伸到了西欧,对欧洲商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同时,阿拉伯人征服世界的时候,也继承了拜占庭和波斯两国的金银币本位制度。除了在麦地那有金矿外,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黄金来源是非洲,而控制耶路撒冷和中东就可以扼住阿拉伯人的咽喉。
第四,埃及在法蒂玛王朝时期(909—1171)成为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国际贸易的中心,源于苏丹的黄金在埃及被铸造成金币第纳尔,并在阿拉伯和基督教地区广泛使用。来自国际贸易的税收成为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亚、非大陆之间的红海已经取代亚洲内陆的波斯湾,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此通道通过亚历山大港进入地中海,从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会的枢纽,这就是欧洲教廷与法、德、英皇帝和意大利商人们最关注的商业财富焦点。十字军东征将欧洲的新兴商人同一个广阔的财富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对中东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意味着欧洲必须拿出自己的物品来交换,由此促进了欧洲羊毛和纺织业的发展。
十字军的装束 一度叱咤风云的十字军,高举“圣战”大旗,给东方和西欧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对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的最终失败,使得阿拉伯人牢牢控制了中东和红海,也扼守了地中海,欧洲人通向世界的咽喉要道始终不能通畅。但欧洲人对于财富的渴望和冒险精神,让他们在直接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间接吸收了中国文明后,掌握了算术、航海术、火药、印刷术等先进技术,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终于,他们另辟蹊径奔向东方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到来了。
(1)克吕尼运动:10世纪末—11世纪天主教会内部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因以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为中心,故为此名。
(2)塞尔柱突厥人:即更早些活跃在远东中国边境的突厥人的后裔,是西突厥汗国乌古斯部落中的一支。
(3)扎拉城:今克罗地亚的扎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