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意义及目标
本书可以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补充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若干欠缺,并对中国早期电影的欣赏和批评形成学术观照,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1.内外结合,促进电影史研究范式的转变
本书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把握推动中国电影发生、发展的综合力量,提供了一种电影史研究的新视角。这种研究方式在现有文本分析(内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之外的社会环境、制度、思潮的考察(外部研究),发掘出电影史形成过程中非文本因素的价值,从而重构研究范式,给“重写电影史”以结构性的理论支撑。
2.祛除性别盲点,开掘中国早期电影的丰厚内涵
性别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对关系,任何缺乏性别视角的研究都是不完善的。本书突破了现有中国早期电影女性研究止于形象描述的局限,深入挖掘女性形象建构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复杂关联。本书将会形成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从性别研究的角度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著作,可以有效拓展研究视野,深化学术思考。
3.丰富中国电影批评的视角,并且推动本土性别诗学的建设
除了拓展电影性别批评的潜能之外,本书通过对清末和民国时期女性解放思潮的考察,使我们返回历史现场,在历史的辨析中寻找一切曾促进中国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力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性别理论提供材料支撑,推动本土性别诗学的建设。
4.为当代文艺创作、评论提供观照,促进先进性别观念的塑造和传播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性别理念。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制约,当前文艺创作中腐朽的性别观念还大量存在。文艺作品,尤其是电影在性别观念的塑造和传播方面作用明显。本书渴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引起学界对性别问题的关注,促进和谐性别秩序的建设。
在全面探讨中国早期电影性别因素的体现与影响的基础上,本书致力于矫正因性别偏见造成的史实偏离,并提出相关的理论原则与方法论观点,以期在学术上丰富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内涵,在实践上为当下的电影创作、欣赏、批评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和谐的性别观念的发展。
本书期待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考察中国早期电影中性别因素的多样表现,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深入考察中国早期电影的性别秩序建构,剖析中国早期电影的性别内涵与国族话语、现代性想象之间的深刻联系,借以从性别角度丰富对中国电影从萌发到成熟的过程的认识。
第二,对中国早期电影史料加以整理与保存。
突破“文本中心”的研究惯例,把“文本”视作一种“产品”,并将其置于复杂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去考察,还原电影史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借此透视中国早期电影的复杂样态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电影提供一些扎实的史料基础。
第三,推动本土化的电影性别研究以及性别诗学建设。
剖析清末和民国时期女性主义思潮与其他文化资源之间的复杂纠葛,及其在现代观念衡量下的缺陷,阐明性别理论多元、开放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描述本土化的性别研究和理论批评视野,勾勒其在当前电影批评中的运用范畴,进而探讨本土化性别诗学的合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