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会意境:饶宗颐教授书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貳 殷商餘意

自清末王懿榮在藥材中的龜甲上發現甲骨文之後,這種殷商文字重現於世。初期收藏甲骨的人,以其作為古物觀賞,像《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他把收藏的甲骨輯成《鐵雲藏龜》一書,成為了甲骨藏品最早的一本著名典冊。稍後研究甲骨者,以「四堂」著稱,就是王觀堂(靜安)、羅雪堂(振玉)、郭鼎堂(沫若)及董彥堂(作賓)。饒教授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開始研究甲骨,除了在辨釋文字這方面,他也用甲骨來研究商代歷史。他用了十多年的時間著成的《殷代貞卜人物通考》,為利用甲骨研究商史的劃時代巨著。因此,亦有人把他和以前的「四堂」並稱為「甲骨五堂」。

饒教授因為熟悉甲骨字形,故他書寫甲骨書法能夠自然流暢。甲骨四堂中王觀堂的甲骨書法,筆者未有所見;羅雪堂以小篆的筆法來寫甲骨,他曾經以甲骨文集成不少對聯及詩句,是對甲骨書法的一大貢獻;郭鼎堂的甲骨書法亦不多見;而董彥堂的甲骨書法最多,他的甲骨平正端嚴,別有一種古意。饒教授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開始創作甲骨書法,且主張只書寫已能辨識的甲骨文字,他並不贊成用偏旁來自創甲骨文字,或是臆作此種文字。

饒教授早期的甲骨書法以平正為主,但稍後他開始以瘦硬的筆法寫出甲骨的奇正變化。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開始以甲骨作榜書。他的甲骨文巨聯,氣勢雄偉,是前人所未有;尤其是他嘗試以茅龍筆來書寫甲骨,這更是茅龍筆的創始人─明代陳白沙未能想見。

於是,甲骨書法成為他書法藝術中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