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危险因素研究
尽管手足口病已流行时间较长,但国内外关于它的危险因素研究却较少。我国台湾对其做过一些研究,通过一次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手足口病与较小年龄(odds ratio,OR =2. 5)、上幼儿园或育婴中心(OR =1. 8)、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接触(OR =1. 6)、家里孩子数量多(OR =1. 4)、生活在农村(OR =1. 4)有关。郭汝宁等 [66]对200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在农村(OR =3. 43)、流动人口(OR =2. 52)、有HFMD病例接触史(OR =3. 56)、饭前不洗手或偶尔洗手(OR = 2. 53)为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幼儿为散居或托幼、家庭小孩数等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农村(OR =2. 92)、有HFMD病例接触史(OR = 4. 53)是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天津市HFMD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有露天粪便(OR = 14. 37)、流动人口(OR =8. 71)、咬手指(OR =6. 70) [67]为危险因素。尽管这些研究都存在着一定的偏移和不足,但卫生条件差是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结论是一致的。
Li等 [68]通过单因素分析,定义了手足口病的5个重症危险因素:呼吸速率(RR)>26/分钟,年龄<4岁,血糖(GLU)>8. 3mmol/L,血氯(CL)<98mmol/L和白细胞数(WBC)>1. 2×10 9/L。多因素分析确定5个独立危险因素:RR>26/分钟,年龄<4岁,GLU>8. 3mmol/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40%,丙氨酸转氨酶(ALT)>40U/L。通过建立普通病例或重症病例与不同危险因素共存率的关系网,研究疾病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图4-6)。结果显示,这些危险因素在重症病例中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其相关性>63%,其中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为GlU>8. 3(82. 05%)和ALT>40(78. 26%)。危险因素与普通病例的相关性<37%,其中相关性最大的为年龄<4岁(36. 45%),相关性最小的为ALT>40 (21. 74%)和GlU>8. 3(17. 95%)。
图4-6 危险因素与疾病严重性的直接关系网
注:线的粗细反映了共存率。粗线:两个相关因素的共存率在所有病例中>50%;细线:两个相关因素的共存率在所有病例中为30%~50%;虚线:两个相关因素的共存率在所有病例中<30%。
(图片来源:Li et al. PLoS One. 2014;9(1):e87603.)
为了进一步分析危险因素与重症病例间及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他们建立了关于普通病例或重症病例与不同危险因素之间的共存率关系网(图4-7)。研究显示,相关性最大的5组危险因素为:RR>26/分钟与年龄<4岁(70. 9%),RR>26/分钟与重症病例(69. 03%),LYM>40%与重症病例(65. 12%),年龄<4岁与重症病例(63. 55%)和RR>26/分钟与LYM>40% (61. 06%)。相关性最差的5种危险因素为ALT>40(与重症病例相关性为8. 57%),RR>26/分钟(7. 52%),年龄<4岁(7. 36%),LYM>40%(5. 58%)和CL<98(4. 59%)。
图4-7 不同危险因素与重症病例间的关系网
注:线的粗细反映了共存率。粗线:两个相关因素的共存率在所有病例中>40%;细线:两个相关因素的共存率在所有病例中为15%~40%;虚线:两个相关因素的共存率在所有病例中<15%。
(图片来源:Li et al. PLoS One. 2014;9(1):e87603.)
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常常在几天内引起死亡。根据临床症状找到与并发症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Kim等 [69]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表明并发症危险因素主要为手足口病皮疹,发热>4天,最高体温>39℃,呕吐,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凝视麻痹、震颤、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步态失常、极度虚弱、失眠、嗜睡、昏迷),血糖>100mg/dl和EV71作为诱发病毒。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痛(OR = 10. 75;P<0. 001)和神经系统症状(OR =42. 76;P<0. 001)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Ooi等 [70]的研究表明,发热>3天,最高体温>38. 5℃和嗜睡是神经系统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热、发热持续时间和脑膜刺激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常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