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道疾病与生育调节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男性生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格检查

第一节 男性生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

一、 精液异常

精液是一种半流体状的液体,有一定的黏度,黏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精液质量。精液的颜色,一般刚射出的精液为灰白色,自行液化后则为半透明的乳白色,长时间禁欲未排精的人可呈淡黄色。精液常见的物理性状异常包括:

(一) 精液一般性状的异常 1. 精液体积的异常

正常生育力男子射出的精液量为2~6ml。射出的精液体积与禁欲时间密切相关,因此要严格掌握禁欲时间。如初次发现精液体积异常,应在严格规定的禁欲时间内,一般是3~7天,重新采精,才能确定有无真正的体积异常。

(1) 无精液症(aspermatism,aspermia):

亦称精液缺乏,指射出精液的体积少于0.5ml,为无精液症。常由于不射精和逆行射精所造成,详见射精异常章节。

(2) 少精液症(oligospermia):

射出精液体积在0.5~2ml之间,为少精液症。首先要排除人为因素,主要是性生活频度高,禁欲时间短,射精不充分或部分精液遗漏。生理情况下,随着男性年龄的增加精液量会减少。精液太少会影响精子的生存和运动,并且导致对阴道酸性环境缓冲作用下降,进而影响精子在阴道内的运动和存活。精液量减少可由病理情况引起。射精管道阻塞或先天性精囊缺乏引起的精液量减少,同时伴有无精子和精液果糖缺乏;由于脑垂体或睾丸间质细胞病变,造成促性腺激素降低或雄激素减少引起的精液量减少,则不伴有精子的缺乏;当生殖道有感染性疾病时,特别是结核性病变,会造成附属性腺功能损害,从而使精液量减少,甚至无精液排出;一些内分泌因素,如原发性或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无睾症、克氏综合征、双侧睾丸切除术后等)也可导致精液量减少,甚至无精液排出。

(3) 多精液症(polyspermia,polyspermism):

亦称为精液过多。通常射出精液体积大于6ml为多精液症。精液太多降低了单位体积内精子密度,并且射入阴道后容易漏出体外。可由附属性腺功能亢进所致,附属性腺感染也可使分泌大量增加,从而形成多精症,可达8~10ml。

2. 精液气味异常

精液气味无确切描述,类似石南花的特殊腥味,这种气味是由前列腺分泌液产生。所以,当精液缺乏这种气味,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损害,或者是由于前列腺炎造成前列腺分泌液缺乏导致的。

3. 精液的凝固和液化异常

精液射出后,很快呈胶冻状,即精液凝固。以后在60分钟内,转变为液态,即精液液化(liquify)。精液的凝固与精囊腺有关,它能分泌一种蛋白样物质,使精液凝固;而液化因子则主要是前列腺分泌的精液蛋白酶。

(1) 精液凝固障碍:

如果射出的精液呈水样不凝固,或呈半凝固状态,均属精液凝固障碍。精液凝固异常见于精囊的炎症;如果精液量很少且不凝固,则可能是射精管和精囊先天缺乏或发育不良所致。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常伴有精囊不发育,因此这类患者的精液是不凝固的。不凝固呈液态的精液会很快从阴道中流出,从而造成精子数的减少,易造成不育。

(2) 精液液化障碍:

可以表现为精液液化缓慢,也可能是完全不液化,表现为超过1小时或数小时仍不液化。精液不液化和前列腺有关,特别是和前列腺炎有关。但要注意有无人为因素,因为射出精液的第一部分主要来自前列腺,其中含有精液液化的酶,但取精时容易漏失的就是这一部分精液,从而造成人为的精液不液化或液化不全。精液不液化限制了精子的游动,故精液不液化时测定的精子活力是不准确的。

4. 精液黏稠度(semen consistency)增高

应在精液完全液化后进行。正常时精液粘丝不超过2cm,精液黏稠度增高时精液悬滴可形成长于2cm的稠丝。精液黏稠度增高一般认为与前列腺有关。高黏度精液常可阻碍精子的运动,导致不育。

5. 精液的pH异常

精浆主要由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物混合而成,其中精囊腺分泌物约占70%,呈碱性,而前列腺分泌物呈酸性,其结果是使精液呈弱碱性,pH在7.2~7.8之间。如精液pH小于7,则偏酸,属酸度异常,可使精子活力及代谢下降;当pH小于6时,精子活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止游动。过酸的精液也不利于中和缓冲酸度极高的阴道环境。精液过酸可能与精囊腺病变有关,主要是精囊腺的分泌不足。如精液量少,精液pH又低(小于7),则很可能是射精管和精囊腺的缺如,再参考果糖定性实验阴性,就能确诊。如精液pH太高,超过8,精液偏碱,也属异常,会使精子活力受到抑制。精液偏碱可能是精囊腺分泌太多或前列腺分泌太少造成,均有可能存在炎症。

(二) 精子数量异常

精子的数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内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精子计数必要时要重复多次检查。世界卫生组织定出的正常最低值为20×10 6/ml,主要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和多精子症。

1. 无精子症(azoospermatism,azoospermia)

即精液中无精子。遇到此种情况应将精液离心,将沉淀物置于高倍镜下镜检,如未能找到精子,应在短期内重复3次检查,均获相同结果,才能确定为无精子症。无精子症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两种。前者是睾丸能产生精子,但输精管道阻塞,因而造成无精子症;后者是睾丸不能产生精子,病因在睾丸。这两种类型无精子症的诊断要在详细询问病史和临床深入检查后才能确定。怀疑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时,需做生殖内分泌检查,必要时需睾丸活检才能做出诊断。怀疑梗阻性无精子症时,应进行精浆生化检测,必要时进行精道造影。FSH正常,附睾功能性指标及果糖正常,提示睾丸不存在精子发生障碍,附睾体以下精道不存在阻塞,可能存在附睾头(含附睾头)以上部位的精道阻塞;FSH正常,附睾功能性指标明显偏低,果糖正常,是附睾头尾部或输精管的阻塞,如伴有果糖缺如,则提示可能同时存在射精管和精囊腺缺如或异常;FSH明显增高,附睾功能性指标正常,是精子发生障碍的反映,可通过睾丸活检明确诊断。无精子症的类型诊断对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十分重要。无精子症病因主要有:

(1) 睾丸生精障碍:

有两种情况:一是睾丸组织内无任何生精细胞,又叫唯支持细胞综合征;二是虽有生殖细胞,但多为幼稚型,不向精子方向发育,此为生精阻滞。

(2) 感染因素:

多因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睾丸炎所致,其他感染如梅毒等也会导致无精。

(3) 先天因素: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染色体异常。

(4) 输精管道梗阻或缺如:

如双侧附睾结核、输精管炎性堵塞、输精管缺如等。

(5) 其他因素:

如高温、辐射、化学物质接触、某些化疗类药物等。

2. 少精子症(oligospermatism,oligospermia)

是指精液中精子数量少于20×10 6/ml。精子数在(10~20)×10 6/ml为轻度少精子症;精子数在(5~10)×10 6/ml为中度少精子症;少于5×10 6/ml为重度少精子症。十分严重的少精子症仅在精液离心沉淀中,于高倍镜下见到1~2个精子。造成少精子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 内分泌因素:

高FSH少精子症、高泌乳素血症等。

(2) 感染因素:

如急慢性附睾炎、附睾结核、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3) 解剖因素:

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

(4) 遗传因素:

Y染色体微缺失可以引起严重少精子症。

(5) 免疫因素:

抗精子抗体阳性者大约20%~50%表现出少精。

(6) 微量元素缺乏:

如锌缺乏可导致生精功能低下,表现为少精子。

(7) 药物影响:

如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利血平、螺内酯、化疗药物等也可造成精子数量减少。

3. 多精子症(polyspermia)

是指每次射出精子的总数或精子密度明显高于正常。通常把精液量>1.5ml,精子数量大于200×10 6/ml称为多精子症。多精子症引起不育或生育力低下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精子数量多,能量消耗增加有关。此类患者可通过适当稀释精液,降低精子密度和采用优选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辅助生育。

(三) 死精子症

死精子症(necrospermia,necrozoospermia)是一种较为常见、治疗却十分困难的精液异常,其特征是死精子明显增多。可用伊红染色来确定精子的死活,经染色死精子超过50%即可诊断为死精子症。实际上死亡前的精子虽然存活但却完全不动,并且完全丧失了受精能力,所以死精子一定不动,但不动的精子并不都是死精子。
死精子症引起不育是必然的结果。一方面死精子症至少约有一半的精子是死的,失去了受精能力;另一方面在多数情况下,尚存活的精子其运动状况也会很差,这是由于精子死亡的因素也会引起精子运动障碍,同时,死精子分解释放出来的一系列物质也会损害精子运动。
死精子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附属性腺炎症及附睾炎症有关,应特别重视附睾的炎症及附睾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精子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精子死亡,即饥饿性死亡。
2. 生殖系统感染时,病原微生物或毒素对精子产生有害作用。要注意睾丸、附睾和附性腺的感染,睾丸的感染不仅会影响精子数量,还会引起精子死亡;附睾是精子贮存器官,它的炎症也很易引起精子死亡,并且禁欲时间越长,精子死亡率越高;附性腺感染也可引起精子死亡,但一般均是射精后,随着时间推移,死亡精子增加,可在实验室内追踪观察。
3. 精液pH过低(偏酸性),一般在6.5以下,可造成大量精子死亡。
4. 供氧不足,精子可因缺氧死亡。
5. 某些有害的物理因素或化学毒物的作用。

(四) 弱精子症

弱精子症,也称为无力型精子症(asthenospermatism;asthenospermia)需要排除死精子症的基础上才能确定。通常是指在常规精液分析中,精液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级+b级)小于50%或a级(快速前向运动)精子小于25%的病例。它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十分常见的精液异常表现。弱精子症包含两个内容,即精子的活动率明显低下,或精子的活力低下。引起弱精子症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精子内在因素

首先要考虑精子运动装置的异常,包括精子鞭毛轴丝结构、外周致密纤维及线粒体鞘等结构异常,如这些运动装置结构异常,就会导致精子运动障碍。精子尾部卷曲畸形同样可致运动障碍。精子尾部缺乏蛋白质,精子能量代谢障碍或供能不足也能引起运动障碍特别是游动缓慢。

2. 附睾因素

精子运动能力的获得和发育是在附睾体液微环境中完成的,因此附睾功能异常完全可以影响精子运动能力,从而出现精子运动障碍。附睾是精子贮存的场所,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从附睾头至尾一般历时14天左右,因此附睾部位异常引起的有害因素对运行和贮存于附睾的精子运动会造成很大的损害,特别是附睾炎症和引起附睾炎症的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等。

3. 精浆的因素

精浆是精子生存的微环境。精浆的理化性质,包括pH及渗透压等发生异常时,均可能影响精子的运动。精浆中有复杂的离子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量和相互比例,如离子量和相互比例失调就会影响精子运动。若精浆中含有有害微生物或毒物时则必然抑制精子运动,甚至引起精子死亡。

4. 过量自由基

正常情况下,精液中由于精子极富线粒体、丰富的脂类及精子膜上大量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很易产生自由基,并且一定量的自由基还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在烟酒过量、接触污染和从事高温及放射性工作的男子,其精子产生的自由基过多;生殖器官炎症时白细胞也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而过量的自由基会对精子造成损害,引起精子运动障碍。

5. 抗精子抗体

在血-睾屏障、血附睾屏障破坏时或慢性前列腺炎时常可产生抗精子抗体,而某些抗精子抗体可引起精子运动障碍。

6. 精液液化异常

精液不液化或黏稠度高可以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而导致不育。

7. 其他

内分泌因素、染色体异常、精索静脉曲张等也会导致精子活力和活率的降低。

(五) 畸形精子症

畸形精子症(teratospermia)是指连续、间断三次取精行精液分析,精液参数中具有正常形态的精子<15%,其他参数正常或基本正常,可诊断为畸形精子症。正常人精子中也有一定量的异常精子,但不会超过85%。正常形态的精子越多,受精率越高,反之越低。因此,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畸形精子症常常与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同时存在,当三者同时并存时称少、弱、畸精子症或称少弱畸综合征。病因有:

1. 感染

生殖道和生殖腺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造成精子畸形率增高,特别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

2.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可造成非成熟状态的精子以及圆头精子数目增加,畸形精子比率增高。

3. 环境因素

硼、镉、铬、铅、锰、汞等金属和微量元素都已明确认为具有生殖毒性,它们都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和精子畸形增加。苯氧羟酸类农药、有机汞农药、有机磷农药等杀虫剂,还有甲醛、苯乙烯、丁乙烯、氧化乙烯、环氧氦丙烷等也都可以引起生殖系统的损伤。

4. 遗传因素

如纤毛不动综合征、常染色体结构畸变等可能表现出无精子、少精子、弱精子、畸形精子或后三种同时存在。

5. 药物因素

长期应用或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雄激素、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肿瘤患者使用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抗代谢类药物(如阿糖胞苷)和植物生物碱类(如长春新碱),某些抗生素的药物等均可造成精子数目少和畸形精子的比例增高。

6. 物理因素

辐射、电离、高温、超声、电流和激光等物理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作用于睾丸和附睾,可导致精子数目减少、活动下降、畸形率增加。

7. 其他因素

吸烟、酒精、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导致畸形精子增加。

(六) 血精

血精(hematospermia,hemospermia)是指精液中含有血液。血精颜色可以是咖啡色或红色,咖啡色血精多来自于精囊。如排精后出现初血尿,血精内含新鲜血块,提示出血来自后尿道。血量较多时精液呈红色,甚至有血块;血液量不多时呈现一些血丝,还有的仅在显微镜下发现较多的红细胞。轻度血精可不影响精液质量,严重血精则会影响精液的理化性质,影响精子的运动,特别是感染性血精能严重影响精液质量,从而造成不育。血精大部分为良性,无严重危害,但常引起患者的紧张和焦虑,要予以耐心解释。血精的原因有:

1. 器质性原因 (1) 解剖异常:

如苗勒管囊肿,此类囊肿常与精囊腺或射精管相通,常易发生炎症而引起出血,并且这种病例常伴有血管畸形。

(2) 结石和前列腺结石症:

前列腺结石很常见,一些小的结石或前列腺小体是由磷酸盐、碳酸钙组成。当这些结石很多时,可形成小的囊袋,这些结石对腺黏膜有刺激作用,引起黏膜炎,并可引起出血。此外,在射精管开口处或精囊腺中也可形成结石,可引起出血。

(3) 感染:

①一般细菌感染:普遍认为这是血精的重要原因,如尿道、前列腺、精囊腺及附睾的细菌感染。②特异性感染:结核,特别是附睾结核应予以考虑。有时还要考虑某些寄生虫病。

(4) 肿瘤:

如前列腺癌。

(5) 创伤因素:

如睾丸损伤、会阴部损伤、前列腺穿刺后或前列腺切除术后过早恢复性生活。

(6) 其他:

精囊腺的淀粉样变及肝硬化等、出血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等。

2. 功能性原因

如过度手淫、过度的性生活或禁欲及过分的中断性交,由于精囊过分充盈,突然排空,囊内压力突然改变,造成囊壁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液渗入精囊液中,类似于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后导尿使膀胱突然减压而出现血尿一样。

3. 突发性血精

检查未发现病变,多数是在性交过程中,生殖器官急骤充血,微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七) 白细胞精子症

精液中白细胞超过1×10 6/ml称为白细胞精子症。精液中有白细胞主要是由精液感染引起。精液感染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多达30多种,有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支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等。精液感染将会明显改变精液的理化性质,包括精液pH,渗透压及离子成分的改变,不利于精子的存活和活动。细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作用于精子,造成精子的损害;精液感染时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也会对精子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死亡。精液中的白细胞积极发挥捕捉和吞噬精子的功能。由于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吞噬精子能力很强,因而在精液感染时,精子数可明显减少。
白细胞精子症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感染 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是精液中的白细胞的主要来源。一些亚临床感染的男性精液中也能检测到一定数目的白细胞。
2.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
3. 精索静脉曲张。
4. 其他因素 如吸烟、酗酒、接触刺激性有毒物质、经常热水浴等。

二、 射精异常

射精(ejaculation)是神经内分泌及生殖器官等多系统参与的复杂的反射过程,是其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正常射精涉及产生精液和推动精液排出这两种功能。射精功能障碍主要有射精过快、不射精、逆行射精及遗精。

(一) 射精过快

射精过快(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最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也成为早泄。目前较公认的是在阴茎进入阴道之前、正在进入或刚进入不久就发生射精称为射精过快。而无论阴茎在阴道内持续时间的长短,只要不影响夫妻双方对性快感的体验,就不能称为射精过快。
射精过快常常是由于大脑病理性兴奋或脊髓射精中枢负担过重和过度敏感所致,即便在非性兴奋时也可发生射精或在性生活时出现。与长期手淫、纵欲或禁欲,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尿道炎有关。射精过快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纳成两类:

1. 由于精神因素造成(心因性)

在射精过快患者中的80%以上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患者从性兴奋到高潮进展迅速,对射精反射异常敏感。常见的精神因素如下:
(1) 有的人性交时提心吊胆,唯恐射精太早,引起妻子不满。
(2) 有的人出于对性爱知识的误解,无端地怀疑自己的性能力低下,性交时老是自惭自卑,这种情况多见于那些认为自己阴茎短小或自认为体质孱弱的人。
(3) 夫妻感情不融洽,比如对妻子的猜疑、嫉妒或者过分的敬重,也会导致射精过快。
(4) 有的人对性生活过分看重,期望过高,或者对有过偶尔一两次射精过快过分忧虑,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形成紧张-射精过快-更紧张-继续射精过快的恶性循环,进而使射精过快固定下来。

2. 由于器质性疾病导致

(1) 外生殖器先天畸形、包茎、龟头或包皮的炎症、尿道炎、阴茎炎、多发性硬化、脊髓肿瘤、脑血管意外、附睾炎、慢性前列腺炎等都可反射性地影响脊髓中枢,使男性的射精中枢兴奋度降低,也就是更容易发生射精,引起射精过快。
(2) 男性阴茎包皮过长会导致男性出现射精过快。
(3) 某些全身疾病,体质衰弱,也可以使性功能失调,出现射精过快。

(二) 不射精

不射精(ejaculatory incompetence)是指性交时阴茎能正常勃起进入阴道,但不能达到性高潮,也不能射精。射精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共同参与的复杂生理反射过程。各系统功能障碍使性兴奋的刺激不足以产生射精反射。在清醒状态下,从未发生过射精者为原发性;曾有在阴道内正常射精经历,其后出现不射精者称为继发性。例如婚前同居妊娠受到指责,而婚后不射精;有的表现为选择性不射精,如与妻子性交不射精,而婚外性生活时却能射精。不射精原因有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类:功能性多有遗精史或非性交时射精史,而器质性多有神经、内分泌疾病或药物、手术史。

1. 功能性不射精

这类临床上常见,大多为精神因素引起。主要是:

(1) 性知识缺乏:

性交的方式、姿势和动作,并不是无师自通人人皆知的,需要学习,并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足够的性经验,达到一定的性高潮和性满足。缺乏婚前性教育、不懂性交过程。不少患者是由于缺乏性知识,当阴茎插入阴道后未能进行较大幅度的提插,阴茎头接受刺激不够而达不到射精反射所需的性兴奋阈值,才引起不射精。

(2) 性畏惧:

性交时紧张,如第一次婚前性生活害怕妊娠,害怕被人发觉,或性交时突然被惊吓,而使阴茎瞬间萎软不能射精,引起精神抑郁,而不能射精。有的因害怕生育长期克制自己不射精,久而久之而产生不射精症。也有错误的性教育,视性生活是淫秽、肮脏而抑制性欲。

(3) 性生活不协调:

夫妻关系紧张,对配偶有猜疑或不信任,或有特殊的社会心理创伤挫伤了男子的性冲动,如新婚的紧张情绪,工作极度劳累,家庭环境嘈杂等,高级射精中枢受抑制而不射精。

(4) 性刺激不足

:有的患者手淫能排精,而性交不能射精,这是由于性交的刺激强度不如手淫时刺激强度大。不少患者从小养成一种强刺激排精的习惯,如用大腿用力夹住勃起的阴茎方能射精,还有的患者以俯卧位,用阴茎与床板摩擦才能射精。久而久之形成了条件反射。

(5) 其他:

在连续性交后,一夜性交一次以上或性交过于频繁,也会出现不射精。

2. 器质性不射精

是因神经系统病变使中枢与周围神经的刺激强度不足以兴奋射精中枢或不能传导至中枢。病因有:

(1)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引起雄激素缺乏,不足以发动性兴奋。又如先天性精囊、前列腺缺如,则没有精囊和前列腺的分泌物,可造成不射精。先天性射精管异常亦会造成不射精。

(2) 神经系统病变:

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病变,均可阻断射精反射。

(3) 手术和外伤引起神经损伤:

如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主髂动脉手术、前列腺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引起神经损伤,阻断了射精反射而不射精,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及尿道损伤均会引起不射精。

(4) 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镇静药、抗雄激素药等均可引起射精抑制。

(5) 内分泌异常:

垂体、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均可导致不射精。

(6) 其他:

慢性酒精中毒、尼古丁中毒和吸毒等也可引起射精抑制而不射精。

(三) 逆行射精

逆行射精(retrograde ejaculation)是指患者性交能达到高潮且有射精感,但尿道口无精液射出,精液逆入膀胱的情况。此时检查尿液中有精子。正常射精过程是在性交过程中随着性欲递增,即有精液泄入后尿道,在达到性欲高潮时出现射精。此时膀胱颈部在交感神经支配下关闭,阻止精液向后逆流进入膀胱,而使精液由尿道外口射出。因此,任何原因引起的膀胱颈部关闭不全或膜部尿道阻力过大即可出现逆行射精。常见病因有:

1. 先天性因素

包括先天性宽膀胱颈、尿道瓣膜症、膀胱憩室等引起的尿道内口括约肌功能失调而致逆行射精。先天性脊柱裂影响了后尿道交感神经功能而致逆行射精。

2. 医源性因素

主要包括各种膀胱颈部和前列腺手术及其他的盆腔手术。在做尿道、前列腺、膀胱手术时损伤了膀胱颈及神经末梢。若手术时能保留膀胱颈的后部或尽量少损伤膀胱颈,则这种并发症并非不可避免。另外,双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后、直肠癌切除术、腹膜后广泛淋巴结清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导致了神经根切除或损伤,使膀胱颈部关闭不全,发生逆行射精。

3. 机械性因素

外伤性及炎症性尿道狭窄由于尿道阻力增加,导致射精时精液受阻。外伤性骨盆骨折常可引起后尿道损伤导致狭窄,同时骨折片又可破坏膀胱颈部的结构,致膀胱颈关闭功能不良造成逆行射精。另外,长期排尿困难亦可使膀胱颈部张力下降,导致关闭无力。

4. 其他疾病因素

如巨大膀胱结石患者长期持续用力排尿,可引起内括约肌功能过度代偿,最后丧失收缩能力。脊髓损伤造成内括约肌交感神经供应中断。糖尿病引起交感神经病变而影响膀胱颈的关闭,亦可造成逆行射精。

5. 药物性因素

服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阻断交感神经的功能,导致平滑肌收缩无力而出现逆行射精。如利血平、呱乙啶、苯甲呱及溴苄胺等。

6. 特发因素

少部分原因不明。

(四) 遗精

遗精(spermatorrhea)是指非性交或无手淫状态下发生的射精,最常见于夜间睡眠时。可分为生理性遗精与病理性遗精。
生理性遗精是指未婚青年或婚后分居,无性交的射精。正常成年男性约有90%发生过遗精。青春期发育后的1~2年至老年,都可能出现。一般2周或更长时间遗精1次,不引起身体任何不适。阴茎勃起功能正常,可以无梦而遗,也可有梦而遗。
病理性遗精比较复杂,诸多病因均可引起。性神经过敏会引起遗精。有的人自称遗精,实际不是遗精,而是兴奋时出现的尿道分泌物,或是无兴奋时的前列腺分泌物。
生理性遗精与病理性遗精之不同在于:

1. 年龄不同

生理性遗精多见于青壮年,未婚或婚后分居;病理性遗精多见于中老年或身体先天不足者。

2. 身体状况

生理性遗精者,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健康人;病理性遗精者,多见于身体疲倦,大量吸烟,饮酒无度,或疲弱之躯,房室过度等情况。

3. 遗精时的状态

生理性遗精,一般2周1次或更长时间,遗精量多而精液黏稠,遗精时阴茎勃起功能正常;病理性遗精频繁发生,有的入夜即遗,或清醒时精液自出,遗精量少而清稀,遗精时阴茎勃起不坚,或根本不能勃起,遗精后出现精神疲惫,耳鸣头晕,身体乏力等症。

三、 勃起异常

勃起异常主要分为勃起功能障碍和阴茎异常勃起。

(一) 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至少6个月)不能达到和维持足够硬度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临床上可出现以下四种情况:①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勃起;②非性行为如晨起、夜间有勃起,性交时无法勃起;③性兴奋时有勃起,试图进入阴道时无法勃起;④既往勃起功能正常,之后逐步出现勃起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主要分为器质性、心理性、混合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虽然目前认为85%~90%勃起功能障碍是心理障碍,但其中有许多存在未查明原因的器质性病变,故全面查找病因是满意治疗的前提。

1. 器质性

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往往继发于内分泌、血管与神经功能障碍等。

(1) 血管性:

①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主要为供应阴茎的动脉系统出现阻塞性病变;②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确切原因不清,主要与阴茎静脉血管过多、白膜退行性变、海绵体平滑肌损伤有关。

(2) 内分泌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疾病等。

(3) 神经性: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都可造成,如多发性硬化症、卒中、脱髓鞘病、颞叶癫痫等。

(4) 手术及外伤性:

与任何损害阴茎神经支配和血管供应的外伤手术及医源性因素有关,如盆腔脏器手术、前列腺手术、尿道创伤等。

(5) 泌尿生殖系疾病:

如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下裂、阴茎海绵体硬结病、阴茎海绵体纤维化、阴茎感染以及淋巴水肿、小阴茎等。

(6) 全身慢性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溃疡病等。

(7) 药物性因素:

降压利尿药、抗精神病药、镇静麻醉药、抗溃疡药及抗雄激素类药物等。

(8) 其他:

营养不良、缺锌、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吸毒等。

2. 心理性

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勃起障碍称为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紧张、压力、忧郁、焦虑、夫妻感情、早期性教育等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影响勃起的心理因素由于每个人所处环境、经历、心理状态及性格特点不同,对同样精神与社会因素的心理反应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精神心理因素有:
(1) 缺乏性教育或错误的性教育。
(2) 各种心理创伤。
(3) 夫妻关系或社会上人际关系不协调。
(4) 性生活场所不适当。
(5) 医源性,如医生误导或错误的解释。
(6) 工作紧张程度、经济收入、婚姻及性生活状况。
(7) 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

3. 混合性

器质性疾病与心理因素共同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复杂性。

(二) 阴茎异常勃起

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是指在无性欲或性刺激下,阴茎持续勃起超过6小时。勃起时间长短不一,可为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有时可射精,但射精后仍勃起。多因勃起疼痛而急诊入院。
根据病因分为两类:①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也称为低流量性或静脉性阴茎异常勃起;②非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也称高流量性或动脉性阴茎异常勃起。

1. 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

主要由持续血管外或血管内白膜下小静脉(导静脉)阻塞,海绵窦内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到体循环而动脉继续灌注所致。较常见,后果也较严重。海绵体内血液呈现酸中毒及低氧血症,海绵体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导致持续勃起疼痛。如处理不及时,阴茎缺血及酸中毒的持续存在最终会导致海绵体坏死、纤维化,引起永久性ED。常见的原因有:

(1) 血管外白膜下小静脉阻塞

1) 药物:抗精神病药、镇静药、抗高血压药及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其中,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是成人阴茎异常勃起的最常见原因。
2) 神经性:脊神经或生殖器周围神经病变所引起,如脊髓外伤、脑出血、脑干病变、脊髓病变、脊柱狭窄、癫痫等,均可能对脑、脊髓的勃起中枢产生长期病理性刺激而引起阴茎异常勃起。
3) 机械性:盆腔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外力(如金属环)持续压迫阴茎根部、阴茎局部外伤等导致组织水肿可压迫白膜下小静脉而引起阴茎异常勃起。

(2) 血管内白膜下小静脉阻滞:

主要由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因素引起
1) 血液病:血液病在阴茎异常勃起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镰状细胞性贫血是最常见原因。白血病患者可以通过肿瘤细胞直接浸润到阴茎海绵体内而引起阴茎异常勃起。其他还有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多发性骨髓瘤等。
2) 肿瘤:当浸润范围广的局部肿瘤浸润海绵体或引起静脉回流受阻时,则阴茎可出现持续性勃起,如前列腺癌、肾癌等转移癌。
3) 炎症和变态反应: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破伤风抗毒素等可引起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反应而阻碍静脉回流感染。
4) 肠外高营养:长期静脉输入浓度大于10%的脂肪乳剂可能产生阴茎异常勃起。
5) 动脉性: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海绵体动脉持续出血或海绵体动脉血液经异常通道直接注入海绵体,海绵体动脉-海绵体间压力极度下降或消失,海绵体过度充盈所致。

2. 非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

系阴茎内动脉血灌注异常增多所致,多为海绵体动脉破裂,动脉血入海绵窦内所致。阴茎勃起的程度不一,多为半勃起状态。多由会阴部或阴茎外伤引起,不引起酸中毒和阴茎勃起组织缺血,不伴或伴有轻微的勃起疼痛,常不为患者重视。常见的原因有:
(1) 海绵体动脉撕裂,血液直接汇入海绵窦。
(2) 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引起长时间动脉平滑肌舒张,海绵窦内血流量持续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可转化成静脉阻塞性异常勃起。
(3) 治疗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一些手术,如动脉-海绵体直接吻合,动脉血可经异常通道直接进入海绵窦。

四、 肿块与赘生物

是泌尿外科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多由于肿瘤、结核、炎症、积液所引起。

(一) 腹股沟肿块

正常情况下腹股沟仅能触及表浅淋巴结。腹股沟肿块以疝最常见,其次多见于隐睾、精索或其他组织发生良性肿瘤及肉瘤如纤维瘤、脂肪瘤、纤维肉瘤等。

(二) 阴囊内肿块

正常阴囊内可触及睾丸、附睾和精索。当阴囊内容物发生病变或腹腔内容物进入阴囊时,可出现阴囊肿块。其主要病因有:

1. 腹股沟疝

以斜疝为主。

2. 鞘膜积液

如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其特点为肿块光滑,有波动感,透光实验阳性。

3. 精液囊肿

位于附睾头部,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直径1.0~2.0cm,透光实验阳性。

4. 睾丸与附睾疾病 (1) 急性睾丸炎、附睾炎:

睾丸、附睾肿大,触痛明显。

(2) 睾丸、附睾结核及梅毒:

可引起睾丸、附睾肿大,质地变硬。

(3) 睾丸、附睾肿瘤:

睾丸肿瘤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大,肿块质硬有沉重或下坠感,睾丸感觉消失,当肿瘤出血、坏死、血管栓塞可出现疼痛性肿块,且伴有畏寒、发热和局部红肿。附睾肿瘤总的来说不多见,而其中80%为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腺样瘤多见。

(4) 附睾淤积:

见于输精管结扎术后,双侧附睾头、体、尾均胀大、质软,无明显压痛。

5. 精索和输精管病变

可见于精索静脉曲张、精索炎;输精管炎亦可产生肿块;输精管结核时呈串珠样改变。精索的肿瘤并不多见,主要有平滑肌瘤、黏液脂肪肉瘤及黏液脂肪瘤。

6. 阴囊血肿、阴囊皮肤淤血、尿外渗

尿道损伤时,阴囊可产生广泛血肿及阴囊皮肤淤血和尿外渗,使阴囊明显增大,质地较软。

7. 阴囊本身病变

如水肿、血肿、象皮肿、炎症、脓肿等均可引起阴囊肿块。

8. 丝虫病

附睾和精索肿大或有结节,而输精管正常。

(三) 阴茎肿块

指发生于阴茎头、包皮、阴茎海绵体部、尿道等阴茎各部的肿块。

1. 阴茎皮肤病变

如皮脂腺囊肿及乳头状瘤。

2. 阴茎皮下硬结

如阴茎背侧皮下条索状硬结多见于静脉血栓形成或淋巴管炎。

3. 阴茎头及包皮肿块

以阴茎癌多见,肿块常呈菜花样;阴茎头包皮炎及嵌顿包茎亦常引起阴茎肿块;另外,小儿包皮内结节多是由于包皮内的包皮垢引起。男性尖锐湿疣,可发生于阴茎任何部位,但常发生在系带、冠状沟及包皮的内侧面。

4. 尿道口肿块

以囊肿多见。另外,男性尖锐湿疣亦常侵及尿道,首发在尿道口。

5. 阴茎海绵体肿块

如海绵体硬结症、阴茎结核、梅毒等。

6. 尿道肿块

多见于尿道肿瘤、息肉、结石及憩室等。

(四) 前列腺肿块 1. 前列腺增生

直肠指诊前列腺向直肠内突出,但质地不硬,边界清楚。

2. 前列腺癌早期

在前列腺表面可摸到小的孤立硬结,边界清,无触痛,应注意与前列腺结核或结石相鉴别,必要时针吸或局部穿刺活检。晚期整个前列腺被肿瘤所占据,瘤体坚硬,表面不光滑,甚至浸润到精囊、膀胱底部,与盆腔固定。可伴有疼痛、下尿路梗阻和血尿等症状。

3. 前列腺肉瘤

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肿大,但质地柔韧而具弹性,可有波动感,表面光滑,或可扪及分叶或结节。本病多发于年轻人,病情发展快,病程较短,常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和血尿。多伴有肺、肝、骨骼等远处转移的临床症状。

4. 前列腺结核

可引起前列腺增大、有坚硬的结节且固定,但质地较前列腺癌稍软。通常伴有附睾、输精管结核,可扪及附睾肿大或输精管有串珠状结节病变。可有泌尿系统结核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分泌物、血精等。尿液、前列腺液、精液内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

5. 前列腺结石

做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质韧,扪及结石,质硬有捻发感。

6.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增大,坚硬结节感,此病的硬结发展较快,呈山峰样突起,软硬不一,但有弹性。此类前列腺炎在临床上不常见,但直肠指诊时易与前列腺癌相混淆。临床常有尿路感染和梗阻症状。

五、 疼痛

疼痛是生殖系疾病的重要症状,多发生在腰、腹、会阴、腹股沟及大腿内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可分为尿道、阴囊、前列腺、精囊、膀胱、肾及会阴部疼痛。

(一) 尿道疼痛

尿道疼痛常为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多与排尿有关,可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常向阴茎头放射。尿道疼痛是由于感染刺激尿道黏膜或深层组织,引起尿道痉挛性收缩或神经反射所致,常见于急性、慢性尿道炎、尿道周围炎、尿道结石、尿道肿瘤、尿道异物等,也可因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病变引起的疼痛放射至尿道。

(二) 阴囊部疼痛

阴囊部疼痛是指阴囊内容物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的疼痛,其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坠痛及剧痛,多由于损伤、感染、肿瘤所致,也可因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病变产生的疼痛放射至阴囊部。阴囊部疼痛常见病因为:

1. 睾丸痛

引起睾丸疼痛的常见原因有:

(1) 急性睾丸炎:

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生于一侧,患侧睾丸肿大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放射,睾丸有明显触痛,脓肿形成后疼痛更为剧烈。

(2) 睾丸肿瘤:

一般无明显疼痛,在肿瘤增大时,有沉重感和胀痛,如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压迫邻近组织时,可引起腹部和腰部疼痛。

(3) 睾丸损伤:

多为外力直接损伤所致,损伤程度轻者为挫伤,疼痛较轻;重者为裂伤、脱位、扭转或出血,可并发外伤性睾丸炎,表现为睾丸肿大、阴囊血肿、疼痛剧烈,可放射至下腹部腰部,甚至引起休克。

(4) 睾丸扭转:

多于睡眠中或剧烈活动后睾丸突然出现剧痛,并向下腹部或腹股沟放射,常伴恶心呕吐,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睾丸缺血坏死。

(5) 睾丸鞘膜积液:

一般无症状,体积大时可有睾丸坠胀感。

2. 附睾痛

急性附睾炎时,患侧附睾肿大疼痛,触痛明显,引起附睾睾丸炎时疼痛范围扩大,甚至累及患侧精索。慢性附睾炎仅有局部轻度疼痛,但疼痛时间持久,往往是双侧疼痛。

3. 精索疼痛

精索静脉曲张主要是患侧阴囊坠胀感,并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或腰部,站立过久或劳累时加重,平卧后随曲张静脉消退症状缓解,但症状轻重与曲张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4. 外伤性阴囊疼痛

阴囊肿胀,可发生持续性坠痛或胀痛,损伤疼痛剧烈,并可放射至下腹或腰部,甚至休克。

(三) 前列腺、精囊引起的疼痛 1. 急性前列腺炎

患者除有寒战、高热及尿路刺激征外,耻骨上区及腰骶部可有疼痛,直肠指诊前列腺有灼烧感,压痛明显,形成脓肿时疼痛异常剧烈,可有直肠刺激症状。

2. 慢性前列腺炎

患者疼痛的范围与急性前列腺炎相似,但程度轻,持续时间更长。

3. 前列腺癌

患者仅在晚期可引起腰骶部及臀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表明骨盆、腰椎及神经周围已有转移。

4. 急性精囊炎

除引起局部疼痛外,患者还可有下腹部疼痛,并放射至腹股沟和会阴部,性冲动时可引起疼痛,排精时疼痛加重,直肠指诊精囊有明显疼痛。

(四) 膀胱区疼痛

膀胱区疼痛常见于膀胱炎症、结石、肿瘤等,同时可伴有尿急、尿频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当膀胱颈部或三角区受激惹时,疼痛常放射至阴茎头部及远端尿道。

(五) 肾区疼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引起腰部的疼痛称为肾区疼痛(kidney pain)。肾脏肿胀或炎症可引起钝痛,常为单侧或双侧脊肋角持续性酸胀感,多见于肾结石、肾积水和肾脏感染。肾绞痛(renal colic)是由于结石、凝血块或瘤组织阻塞输尿管,引起管壁平滑肌痉挛导致肾盂压力急剧增高所致,常见于肾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时,患者不仅不能保持一定的姿势,而且可以出现辗转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当尿路结石突然阻断尿流时,可以出现疼痛。急性肾积水时可以出现较强的疼痛,而慢性肾积水时,患者多无疼痛。肾绞痛典型的表现为患侧腰部突然发生剧烈绞痛,沿输尿管走行向下腹部、腹股沟、睾丸及大腿内侧放射,通常伴恶心、呕吐。当叩击脊柱与肋骨相交的三角区域时出现的疼痛为肾区叩痛。

(六) 会阴部疼痛

会阴部疼痛(perineal pain)是指会阴部出现灼痛、刀割样疼痛或跳痛,多由于前列腺炎、精囊炎或有脓肿形成时,以及精阜炎、前列腺癌等引起,疼痛多局限于会阴部,亦可向下腹、腰骶部放射。此外,肾、输尿管、膀胱病变的疼痛亦可放射至会阴部。

六、 下尿路症状

目前,国际上多主张采用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替代过去常用的膀胱梗阻性症状和膀胱刺激性症状,下尿路症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也有可能是逼尿肌收缩性受损和逼尿肌不稳定。

(一) 刺激症状

排尿刺激症状一般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1. 尿频(frequency of urination)

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而24小时尿量正常,称为尿频。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正常,24小时尿量增多,谓之多尿(polyuria),而非尿频。这种情况见于糖尿病、尿崩症、醛固酮症、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5次,夜间0~1次。大量饮水、精神紧张时,可出现生理性尿频(physiological urination)。
病理性尿频的作用机制有:

(1) 炎症性与机械性刺激:

各种原因所致的泌尿系炎症,特别是膀胱炎时,黏膜神经感受阈降低,尿意中枢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膀胱内结石、异物、肿瘤、留置导尿管机械性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尿频。

(2) 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内占位病变、膀胱挛缩及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外肿块(如盆腔肿瘤或妊娠子宫)对膀胱的压迫,使膀胱容量缩小或有效容积减少而出现尿频。

(3) 排尿障碍:

如尿道狭窄、结石、异物、肿瘤、憩室、前列腺增生及膀胱颈挛缩等,使膀胱颈以下发生梗阻,继之发生膀胱逼尿肌增厚,从而增加了膀胱的静止紧张力,因膀胱在尚未扩展到正常容积以前,即产生尿意而排尿形成尿频。

(4) 精神神经因素:

精神紧张、与排尿有关的神经病变,均可引起排尿反射紊乱而出现尿频。

(5) 神经源性膀胱:

由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引起尿频或急迫性尿失禁。

2. 尿急(urgency)

指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往往容易尿湿衣裤,常与尿频、尿痛同时发生。尿急可能发生于不稳定膀胱,因逼尿肌收缩而引起,也可能是膀胱本身炎症或下尿路梗阻及膀胱容量缩小所致。此外,精神性因素或神经系统病变亦可引起尿急。尿急常见于下列疾病:

(1) 泌尿系炎症:

如膀胱炎(特别是膀胱三角区黏膜炎症)、后尿道炎、后尿道结石、前列腺炎等,此类疾病引起的尿急常伴有尿痛。膀胱结石、肿瘤或异物刺激亦可引起尿急。

(2) 膀胱容量缩小:

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挛缩、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长期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妊娠、盆腔肿瘤、腹疝等外在压迫。

(3) 精神神经因素:

如精神紧张、神经源性膀胱或脊髓损伤等,此类疾病引起的尿急不合并尿痛。

3. 尿痛(dysuria)

排尿时或排尿后尿道及会阴区疼痛或烧灼感,常与尿频、尿急合并存在。尿痛多由下尿路炎症所致,疼痛位置常在尿道内,如排尿初疼痛表示病变在尿道,若排尿后疼痛表示病变在膀胱,症状较轻者常为排尿时有烧灼感。由于炎症对膀胱或尿道的黏膜或深层组织刺激,引起膀胱或尿道的痉挛性收缩或神经反射,表现为会阴部、耻骨上疼痛,或在排尿时尿道烧灼感。非炎症性尿痛往往由尿路阻塞或尿道结石、异物所引起,从膀胱颈至尿道外口任何部位的阻塞均可引起尿痛。此外,严重的血尿或尿液过酸亦可引起尿痛。尿痛常见于下列疾病:

(1) 泌尿系炎症:

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及结核等。

(2) 泌尿系结石与异物:

膀胱结石、输尿管下端结石、尿道结石、前列腺结石、膀胱异物、尿道异物等。

(3) 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先天性尿道瓣膜、尿道肿瘤阻塞、尿道狭窄、尿道肉阜、尿道外口先天性狭窄及包茎等。

(4) 肿瘤:

膀胱肿瘤、前列腺及尿道肿瘤。

(5) 憩室:

膀胱憩室及尿道憩室。

(6) 尿路周围疾病:

盆腔或直肠疾病引起膀胱及尿道反射性疼痛。

(二) 梗阻症状

排尿无力通常继发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或神经源性膀胱。如果梗阻不很严重,发生的变化一般是逐渐进行的,患者并未能意识到其排尿的力量和尿流的粗细已经发生变化。而容易被患者察觉到的常常是由梗阻所产生的急性排尿困难。

1. 排尿踌躇(hesitancy)

是指排尿的开始出现延迟症状。通常,排尿是在尿道括约肌松弛后1秒钟内开始。当发生膀胱出口梗阻后,需要延长时间增加膀胱压力,这样就会出现排尿延迟的症状。有时因患者排尿时情绪不能完全松弛,或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也可以表现排尿踌躇。

2. 排尿中断(interrupt urination)

是指排尿过程中,排尿的开始和停止为无抑制性的。一般发生在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由于增生的前列腺腺叶梗阻所致,膀胱结石患者,因结石机械性堵塞,也可出现排尿中断现象。

3. 尿后滴沥(dribbling of urine)

是指排尿结束后的滴尿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少量停留在尿道球部或尿道前列腺部的尿液不能够被挤压回膀胱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排尿结束时停留在尿道球部或前列腺部尿道的少量尿液能够被挤压回膀胱,患有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尿液可以流至尿道球部,在排尿结束时流出尿道。有这种表现的人,一般多喜欢在排尿后尽量多抖动阴茎,以避免弄湿内裤,其实,这样处理一般是无效的,可以通过挤压尿道球部,或用卫生纸擦拭尿道口,可以避免经常弄湿内裤。尿后滴沥是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的早期症状,但一般不需要治疗。

4. 排尿费力(micturition arduous)

是指排尿借助腹部肌肉来完成。排尿费力是膀胱出口梗阻的一个症状。正常情况下,除了在排尿结束时,一般是不需要用屏气增加腹压完成排尿。排尿费力常表现为需要憋气增加腹压,或用手压膀胱区帮助排尿,尿线变细或分叉,尿线无力不能远射,尿不尽感等。

七、 尿道分泌物

尿道分泌物是尿道和生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其性状可呈黏液性、血性或脓性。

1. 黏液性分泌物

黏液性分泌物为乳白色、黏稠。性兴奋时由于前列腺充血、腺泡分泌增加及腺管松弛、扩张,当腹压增高时或会阴部肌肉收缩,前列腺液从尿道口溢出而出现尿道黏液性分泌物。此外,慢性前列腺炎、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滴虫引起的尿道炎也可产生黏液性分泌物。

2. 脓性分泌物

尿道口出现黄色黏稠状分泌物或尿道口有脓痂附着。主要由于尿道化脓性感染所致,多见于前列腺炎、结核性尿道炎、淋病性尿道炎,以及尿道结石、肿瘤、异物、狭窄、憩室、瓣膜等继发感染或尿道内留置导尿管等。

3. 血性分泌物

可为尿道口有脓血或血与黏液相混的分泌物。尿道出血见于尿道损伤、结石、肿瘤、异物。脓血或血与黏液混合的分泌物多由于尿道感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