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风筝及其飞行原理
在河北磁县征集的文物中有一件白底黑花瓷枕,枕上绘有婴戏风筝图(见图1-48)。一儿童右手举线车,放一只长方形风筝,其下角系有飘带。儿童向前奔跑,回首注视风筝起飞状况。该瓷枕为宋代晚期之物。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万历年间青花瓷碗,其上有婴戏风筝的绘画。有关风筝的更早的绘画作品,据说是在敦煌第331号和148号洞窟中的壁画上,为唐代人所绘的放风筝的画面。较晚的作品,如清末画家吴友如绘的儿童放风筝图⑪,甚而还有欧洲人绘制的清代人放风筝画(见图1-49)。
图1-48 河北磁县发现的晚宋婴戏风筝瓷枕
图1-49 吴友如绘的儿童放风筝图(①)和欧洲人绘清人放风筝图(②)
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是最早的飞行器之一。风筝亦称为纸鸢、纸鹞、风鸢,形状不一。如《红楼梦》第七十回所描述的,风筝有蝴蝶形、鱼形、螃蟹形等。清末满族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风筝》中写道:
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雁、飞虎之类,绘画极工。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
风筝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三种力的作用:重力、空气动力、拉力(见图1-50)。稍有气流,风筝就上升。当风力微弱或无风时,风筝因其自重而下降。放风筝者常拉紧线跑动,借相对气流运动而使风筝飘浮或升空。此时,风筝沿一大圆弧运动,拉线之长即其运动轨道的半径。它与飞机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羽翼,靠气流浮力上升,只是飞机尚有机械动力的作用。风筝对于16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而言,是前所未闻的奇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若干飞行先驱称自己的实验飞机是“动力风筝”或“巢形风筝”,1909年在兰斯(Reims)航空展览会上曾以一串风筝携带军事观察员升空。中国风筝不仅对现代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现代科学的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甚多贡献。如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于1752年利用风筝探测空中闪电的性质;在气象观察方面,利用风筝将温度计携至高空测量高空云层的温度。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人们似乎忘却了风筝的历史功绩。
图1-50 风筝受力作用示意图
纸制的风筝起源于何时?有一个时期也曾众说纷纭。或说汉代初期韩信创制,其依据是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卷八《岁时风俗部第四十二·纸鸢》所记;或说五代汉隐帝(948—950年在位)时宫人侍者李业所创,其依据是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卷二十二《辩证类·纸鸢》所述。另据《新唐书·田悦传》载,又有人认为是唐代创制。看来,汉代说似乎太早,五代说又似乎太晚。据目前考证,纸质风筝起源于萧梁朝。唐代李冗的《独异志》卷中写道:
梁武帝大(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反,围台城,远近不通。简文与太子大器为计,缚鸢飞空,告急于外。侯景谋臣谓景曰:“此必厌胜术,不然即事达人。”令左右射之。及堕,皆化为禽鸟飞去,不知所在。
唐代马总在《通纪》卷七中亦有类似记述。可见,风筝的发明迄今已近1500年了。从历史文献看,它最初是作为战争通信的手段,然后成为宫中娱乐物,再发展为平民百姓,尤其是儿童的嬉玩物。迄南宋止,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载,市上已有专卖风筝的小经纪了。
先有纸鸢、风鸢,而后有风筝。大概是纸鸢中又有了带响声的构件,其声似筝,故名风筝。唐代高骈(821—887年)《风筝诗》⑫写道: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有声的风筝无疑是从无声的纸鸢发展来的。大约明清时期,“风筝”一名才成为无声与有声的纸鸢的统称。关于有声纸鸢的造法,明代陈沂在其《询刍录》中说:
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名俗呼风筝。
这就是说,在纸鸢竹架的头部同时捆扎上一根短小竹笛,放风筝时,气流通过竹笛而鸣响。
在谈及风筝的起源时,我们曾反复强调纸质风筝。至于木质风筝,其起源还要早。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翟、东汉科学家张衡,曾分别创制称为木鸢和木雕的飞行器。我们冀望有比宋代瓷枕上的婴戏风筝图更早的确实的绘画文物出土⑬。
有声风筝会令人想到“响箭”。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佳兵》中说:“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
风筝上小竹笛、响箭所带的具孔眼的空木,都因为在其急速运动中有气流穿过孔洞而发出声响,所谓“矢过招风而飞鸣”。有意思的是,1989年在北京顺义安辛庄辽墓中曾出土一种响箭,文物报道称其为“鸣镝”(见图1-51)。据称,出土鸣镝六件,“由三棱形铁镞及骨哨组成。骨哨橄榄形,外表光滑,中部偏前位置有三个椭圆形小孔,镞铤从骨哨中心穿过。骨哨腹径3厘米,长5厘米,铁镞全长10.2厘米”。它为了解古代响箭提供了实物,在力学史和声学史上都颇有价值。
图1-51 鸣镝(北京顺义辽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