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古文课·三年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我国古代,不论圣人还是师者,都要为族门子弟亲力启蒙,或编选诗文,或开塾吟诵。此为家学之风,历来传承。

我们为人父、为人母,故而也想为自己之子女亲选一套可资读背的中国诗文集册,以怡养其童年、青少年时期乃至整个人生的人文素养,此谓舐犊之情;我们又是为人师者,故而又想为自己之弟子亲手编选这样的文册,且朝伴夕读,以尽师责,此谓化育之心;我们更是一群欲凭三尺讲台报效国家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故而极想以亲手编选的诗、词、文惠及所有中国孩子,他们必然是中国的未来,此谓吾辈之家国情怀。

因此,这是一套献给我们的子弟以及所有中国孩子的古诗文读背教材。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常追问:我们的教育究竟要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在一番思辨之后,我们定下此种认知:教育要给孩子们留下成长时期该留下的、长大了来不及弥补的底色。此底色,无关知识多寡、学问高低、分数优劣,而是中国人该有的中国味道、中国风骨、中国气质。因此,这套书精心编选了孩子们童年、青少年时期需要触摸到的、适于读甚至背的古代好文章、好诗词,其特点有四:

架构系统,来源广泛。一年级:老课本,《百家姓》《弟子规》,小学诗;二年级:《三字经》《千字文》,成语故事,《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神话传说;三年级:《论语》《格言联璧》《增广贤文》,世说;四年级:历代诗,《五字鉴》《幼学琼林》;五年级:历代词,四书,五经,诸子;六年级:历代文,名贤汇,诗文论。此外,各分册还安排了“月度家学”的内容,包括寒暑假需读、适读的整本经典古籍,还附送了具有“人生典藏”价值的短小古文。

注重适切,增大容量。中国人的经典典籍,尤其是蒙学经典,我们均有选涉,绝无贪多凑份之虞,笃定要适于今日中国孩子的人文储备。此书并非专为未来之文科学生所编,未来从事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到古典文学的养料。本书大部分以“星期”为时间单元,将相关内容切分成“星期套餐”,供日积月累之用。值得言明的是,孩童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力之好往往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容量方面我们适当增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齐备所需所取。

语感为上,读背皆宜。所选古诗文,或联句,或首,或段,或则,或篇,均需以读为主;读生语感,久读成背,背有所记。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们的初衷是反对作业式的、一刀切的功利行为,诸如背诵过关、默写考试等。须知走进古诗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读,朗读、诵读、吟读;师生读、家庭读。读,方可亲近母语,方可获得非凡的语感。由诵读古典文学获得的语感、敏感度,足以应对现代文之阅读。至于背功、解读、成绩,皆为从属。

涵养精神,家国情怀。此即我们编选本套读背教材最为看重之要处。故而,选文无论是何种风格,均注重其所传导的精神营养须正气、须大气。在浅近的导读中,尤重培养家国情怀,望将其生成与内化。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国民,或可以无物质财富,绝不可以缺少悲天悯人之情怀,切不可无建功立业、报国效民之大志向。


承海天出版社社长聂雄前、海外读物编辑部主任胡小跃及其团队之看重,将此项大工程交与我们来做,这是对我校办学影响力尤其是师资之实力、践行之理念的认可,也是对我们追寻“大先生”、追梦真教育情怀的极大满足。本套读背教材的面世,海天出版社功不可没。

同样,我校或领衔分工,或受托承责的干部和教师功勋卓然。他们过去只在自己班级经管古诗文读背,现在则更系统地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过去的文科专业学生、语文专业教师,升格为埋首青灯黄卷的编选者,个中辛苦与甘怡,都浸润在每一册、每一页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诚如斯也。

作为这群人的“头雁”、这套书的校方主编,我虽为其长,但资赋有限,唯恐不能成人之美;“前言”既书,但惶惶于书不尽意,权作滥竽充数之用。好在情意已经付出,似可达到,当可无愧表达: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的万千子弟。

己亥春专此编选。

庚子夏专此前言。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固冰心

2019年5月初稿,2020年6月复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