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古文课·三年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周

一起读古文

雍也(节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zhì)知:通“智”,下同。者乐(yào)乐:喜好,爱好。约从北宋开始,官修的韵书《广韵》就专门为它定了个“五教切”的读音,折合成今音就读yào。下同。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畔:通“叛”。矣夫。”


子曰:“夫(f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pì),可谓仁之方也已。”

老师这样读

《雍也》是《论语》的第六篇。

上面七个选句依次谈到:安贫乐道的高洁,要做高尚的儒者,文采(文)与朴实(质)的恰当,如何学习才是好的,聪明人(知者)与仁人(仁者)的不同,博学和修养能约束人,仁爱者先要自立。

两千多年过去,这些智慧的声音仍历历在耳,这是中国人的福气。


我们可以这样造句:

例1:身处困穷境地,不妨用这句话安慰自己,让信念永存于心:“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例2:评价对不同事物有着各自喜爱的一些人,可以这样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