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后方勤务概念
1.1.1 后方勤务定义
“后方勤务”简称“后勤”,它是常用的军事术语,但现在已被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广泛借用,容易对后勤一词的含义产生误解。本书中的后勤专指军事后勤。
我国军队正式使用“后方勤务”一词大约在1930年。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上海制定的《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中,明确在军队各级参谋部(处)内,都编有“后方勤务科”。1934年9月10日,朱德、周恩来签署《中央军委关于军团后方勤务组织的命令》,该命令对军团内后勤机构的设置、后勤指挥关系、后勤部队的编成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军队于1940年12月在太行山召开了第一次后勤会议,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了“后勤工作是我国军队建军的三大任务之一”。
对后方勤务定义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为后方勤务是一门科学或学说。例如,德国《梅耶百科辞书》中关于后勤的定义:“后勤……,是指计划、筹措和运行武装力量所需的物资器材,以保障军队作战的学说。”《美国百科全书》把后勤与战略、战术、情报并列为军事四大要素。
二是认为后方勤务是保障活动或过程。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对后勤下的定义是:“筹措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务,从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
三是认为后方勤务是部门或机构。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人认为后方勤务就是做勤务保障工作的人和部门,毕竟任何工作最终都需要人来完成。
对后方勤务的不同定义,都源于对后方勤务的不同认识,由于后勤工作涉及很多方面,自然也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加以定义,但要把握后勤的本质属性。后勤的本质属性有哪些呢?第一,后勤是一种社会活动,有其社会活动的主体后勤人员,活动的组织后勤机构,活动的内容后勤工作,活动的物资基础和后勤装备、物资和设施,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后勤科学等;第二,后勤的目的是保障战争的主体即武装力量的生存、运输、作战和再生;第三,后勤工作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原来主要是物资保障,现在增加了技术保障;第四,后勤是相较于前线的直接交战而言的,是后方对前方的支援保障;第五,后勤是为战争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活动,是联结国民经济和军事斗争的桥梁。
由此,我们可以给后方勤务下这样的定义:国家和军队为保障军事斗争、军事建设需要,在财务、军需、物资、能源、卫生、交通运输、军事设施等方面进行的各种工作及相应活动的统称,其中由军队组织实施的各种后勤工作及相应活动统称为军队后勤。军队后勤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测算军事需求、组织资源筹措、合理分配和监督消耗,对军队人员系统和装备系统实施保障,保障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和战时作战需要,巩固和增强部队的作战能力,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
1.1.2 后方勤务发展趋势
后方勤务因战争而生,伴战争而行。战争需要什么,后勤就保障什么,战争需要什么样的保障,后勤就提供什么样的保障。当今世界,并不总是和平,军队需要时刻绷紧“能打仗、打胜仗”的主题,而且军事与经济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一方面,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以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被掠夺;另一方面,军事又必须控制,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经济无力承载。所以,走精兵之路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选择,精兵之路就是压缩数量、提高质量、精干高效。
1.1.2.1 保障效果精确化
审视历次军改精兵之路,后勤均是精减的主要方面。后勤在精减的同时,必须精干高效,用较少的人、财、物的消耗,取得更好的保障效果。这就要求精确保障,即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保障资源送到恰当的单位。
作战物资的巨大消耗迫使人们去寻求后勤保障的新途径。长期以来,对于军队后勤来说,如何做到既保障作战需要、又尽量减少战场过多储备始终是个难题。以往,一般采用在既设战场,根据预定的战略目标、作战可能持续的时间和消耗,以大量储备战争物资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然而,战争的事发地点、战争的进程、时间的长短等又不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其结果,如战争没发生在既设战场,不得不临时从各地紧急调运,造成后勤工作的忙乱、被动;如战争进程大大超出预定进程,时间大大延长,又常因储备的物资过少,不得不再次大量动员调运物资;战争时间如果大大缩短,储备的物资过多,致使大量物资堆弃于战场,要么花大力气运出战场,要么丢弃于战场,有时甚至会成为敌方的战利品,造成很大的损失浪费。
现代战争的物资消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相比是几十倍,甚至是几百上千倍地增加。这时的后勤保障必须避免工业时代作战物资高消耗、高浪费问题,精确保障自然地成为新的后勤保障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精确保障提供了可能。后勤保障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资可视系统,能使后勤指挥人员准确掌握物资储备情况和后勤部署情况,适时修订保障方案,进而在战略、战役、战术各层次的保障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确保保障的及时与准确。顺畅的通信可及时了解各部队对后勤供应的需要,包括时间、地点、线路、物资品种和数量等,快速的输送工具可以及时将部队所需的物品准确运到。美军为适应未来数字化战场的需求,在后勤保障中正在实施“全资产可见性计划”,其目的就是向战略、战役、战术各物资供应环节提供全资产可见性和在用物资的可见性。
1.1.2.2 保障方式智能化
战争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由传统的轻武器、火炮等机械系统向“光—机—电—网集成系统”的转化过程。由于后者集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之大成,聚化学能、光能、核能、生物能和信息于一体,促使了战争由火力战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战转变。随着信息化战争中各种武器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集各种信息系统于一体的信息网络不断扩展与完善,使信息对战斗力的倍增作用不断增强,同时,也为后勤保障趋向智能化提供了日益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仿真决策、战场监视和信息实时传递等手段,智能化的后勤保障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后,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军队就迈开了后勤保障向智能方向发展的步伐,历经30多年努力,智能化后勤保障已见雏形。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所表现出来的实时补给、全程控制、精确释放,充分彰显了以信息为核心的智能后勤巨大的优势。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智能化的后勤将是由一体化、智能化的后勤信息网络、知识化的后勤人才和信息化的保障装备共同构成的。这种构成恰恰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智能化本质,表明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不仅需要充足的物质性后勤保障,而且更需要高质量的智能性后勤保障。
1.1.2.3 保障时效实时化
未来战争将是全天候、全时辰、高速度的连续作战,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为缩短。从美军近期几场战争实践来看,海湾战争中空军空袭目标的定位时间是22小时,科索沃战争缩短到2小时,而伊拉克战争则只需10分钟。因此,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已经被称为“读秒战争”,达到需要用分秒来计划作战进程的地步。这样速决化的战争,留给后勤进行保障准备和实施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种高速度、快节奏的战争,必然要求后勤也实行实时化的保障。通过后勤保障指挥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交连,实时掌握后勤保障需求,借助智能系统快速进行决策,实时传输指令;通过已建立的大联勤保障系统,实现就地就近的实时化保障。
1.1.2.4 保障空间多维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空间逐渐呈现出日益拓展的趋向。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使战场空间在物理的陆海空天四维之外又增加了新的一维——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是一个全新的空间,它包括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渗透于陆海空天各个战场领域。作战空间延伸到哪里,后勤就要保障到哪里,在这个超大无形、领域广阔的作战空间里,后勤保障必然要实现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从陆地向海空天乃至无形的信息空间的延伸,为全维的信息化战争提供全维的后勤支持。
1.1.2.5 保障主体多元化
信息化战争的基础是各种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以及集成众多武器系统的信息网络。但是,研制和生产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不仅需要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共同参与,还需要进行高额的经费投入。尤其是随着高技术战争激烈程度越来越高,毁伤威力越来越大,物力和财力消耗也越来越大,使后勤保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地面作战部队单兵日作战物资消耗达200千克,分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0倍,越南战争时期的4倍。不仅如此,从经济方面来讲,海湾战争仅打了42天,美军却消耗了611亿美元;伊拉克战争打了43天,美军更是花费了近800亿美元。难怪一些军事专家说,未来信息化战争不仅是打一场军事仗、政治仗,更是打一场经济仗、科技仗。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军事后勤力量来保障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保障主体上就需要多元化的力量来参与保障,形成一个以军事后勤保障力量为主体,国家能源、交通、科研、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后勤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