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别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2章 打脸

日复一年日的早朝又开始了。鸿胪寺官员唱班完毕。早朝进入奏事环节。

一般来说,首辅会先开口凑事。如果其他官员想要出列,会预先咳嗽一声,给大家打个招呼。

刘健岿然不动,徐琼像个木桩子一样杵在原地。

好像他们两人都没看到大明门前静坐的考生。

奉天门安静的诡异。

弘治帝在金台上稳如泰山。

弘治帝当然听说了大明门前的事。此事影响不好,但与朝政关联不大。溺爱儿子的弘治帝,瞬间原谅了儿子的小胡闹。当然不会主动提及此事。

太常寺卿崔志端硬着头皮出列:“朵颜三卫屡次扰边,臣建议提督四夷馆驱赶朵颜三卫在京通事。”

朵颜三卫攻击边民,反被卫所将士所杀。此事虽称得上是边关军事,但对大明来说,连挠痒痒都称不上。

自打成化犁庭血洗女真之后,大明东北部再也没了威胁。朵颜三卫夹在鞑靼与大明之间艰难求生。朝臣们乍听到朵颜三卫袭击边民,百思不得其解。朵颜三卫的3个都督脑子应该被驴踢了。

按说崔志端的奏事很快就能被通过。偏偏被胡御史找了茬。

胡御史破口大骂:“竖子不过是一道士,懂什么国家大事!皇上,臣弹劾崔志端。皇上刚禁左道惑众,此人就把左道弄进太常寺。”

“臣弹劾太常寺卿勾结左道。”

“臣附议!”

“臣附议!”

都察院和六科的言官纷纷应声支援。

言官们不是对赶走朵颜三卫的通事有意见,而是对崔志端这个人有意见。

弘治帝信道,把道士崔志端任命为正三品太常寺卿,又加了礼部尚书的衔。言官屡次弹劾,都被弘治帝压下。此次张天师进京,被张皇后召见。让人禁不住联想到当年的求子风波。言官们不好直接找掌教张天师的麻烦,加大力度打击左道。

左道往往会套着道士的外皮。偶尔把道士误为左道,理应情有可原。

崔志端也是冤。此次科举泄题的程敏政,乃是上一任太常寺卿。他念着旧情,绕了几个弯,想帮个小忙扯开话题。没想到招致言官们的疯狂抨击。

弘治帝明白言官们的小心思。除了照哥儿,皇后生的一子一女全部体弱夭折。一直有流言说照哥儿非皇后亲生,言官们认为皇后没办法开枝散叶。言官们想让他纳妃,他又不允。很多人便把矛头对准了皇后。

皇后召张天师开坛做法,并不是想要求子,而是让张天师给早夭的儿女超度。

弘治帝把这话传出去,可惜没人相信。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想相信的。

是他让皇后受了委屈。也连累了张天师和道士们。

出于补偿,弘治帝要给皇后大办千秋节。

“朕许了。停止与朵颜三卫的互市,并在五年之内不准让其踏入京师。”弘治帝做出了决定,匆匆结束了早朝。

散朝后,李荣手持圣旨,到大明门前宣旨。告诉所有的考生,程敏政暂停阅卷,委派李东阳彻查科举泄题一事。放榜延期,待查明真相。

对于这样的安排,考生们表示能够接受。

“丢失试卷的事就没个说法吗?”有胆大的考生起身询问。

李荣一打量,发现此人眼熟。原来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被李东阳多次赞誉的才子王守仁。

王守仁才学不错,但两次会试都没有考中。今科会试也不知能不能榜上有名。

李荣收起圣旨,笑眯眯地回道,“太子爷去年出阁读书,皇爷想测试太子爷的学业,便让太子爷参加了此次会试。不曾想太子爷入了几位考官的眼,评价还算不错。皇爷担心太子爷的名讳上榜,便让人抽走了试卷。”

“诸位学子们请回吧。今日第四期生肖彩票开奖,过一会儿此地将人满为患。”

李荣如愿以偿看到了考生们集体失态的表情。

王守仁嘴巴大张大,足能塞下一个鸡蛋。那份中规中矩,令人挑不出错的试卷竟是9岁的太子所写?听公公的言下之意,太子能入三甲之列?!

向来自傲的王守仁如遭雷劈。

同样觉得被雷劈的还有唐寅,此次科举泄题的主角之一。

唐寅出了贡院大门信心倍增,自认为能一举夺魁。某次喝酒,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也不知道是哪个妒忌他的人思想阴暗,查到他在考前登过主考官程敏政的家门,便有了科举泄题的说法。

唐寅要求朝廷调查,还他清白。他明明凭借的是自身实力,为何要被一盆污水抹去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唐寅对才名在外的王守仁、伦文叙、丰熙等状元大热门人选不屑一顾,自认为是此科考生中的第一狂生。没想到,还有比他更狂的。

“太子今年九岁吧?”有考生不可置信地道。

有人恍然大悟:“难怪一直没人站出来认领试卷。我先前还以为对方怂了呢。”

没人怀疑李荣的话,也没人怀疑太子事先知道考题。因为那是太子,根本不需要才名加身,也不需要天下人的追捧。

那些质疑此科举泄题的考生开始自我怀疑。他们看都看不懂最后一道题干,九岁的太子做出来了。难道真的是他们才学不足吗?

备受打击的还有詹事府众人。

“试卷是太子的?”

太子出阁读书后屡次被禁足,真正上课的日子并不多。詹事府脸皮不厚,不敢把教导太子的成绩揽在身。

而有能力考进前三甲的太子,还需要他们教导吗?

如果说詹事府上下头疼,那么户部尚书周经就是脸疼。

囚牛商行又来借粮仓了。此次入库一万石,说半个月后还会有两万石粮食运抵。此后每个月至少保证有五万石粮食入库。

管理天下钱粮的周尚书一脸懵逼,囚牛商行从哪里弄来的粮食?

“周尚书,户部缺粮吗?太子爷交代,如果户部缺粮,囚牛商行可以把年前用囚牛宝钞换的1800石粮食换回。如果周尚书手中的囚牛宝钞不足,也可以用丝棉、麦子等抵扣。”

朱厚照不是故意要打周经的脸,实在是占城太热情了,哭着喊着要和他通商。要不是碍于海船吨位的限制,他能买下占城所有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