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世间有几种福田 [129] ?”
佛告长者:“世间有二种福田,何等为二?学及无学 [130] 。”即说偈言:
“世有学无学,大会常延请,
正直心真实,身口亦复然,
是即良福田,施者获大果!”
佛说此经已,给孤独长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 舍罗步:外道之游行者,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舍罗浮”。
[2] 须摩竭陀:又作须摩伽,湖池之名,本意为聚会。
[3] 我先已知彼法律而悉弃舍: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我所知见胜彼释子”。
[4] 言: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5]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6] 我若善谏善问: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六十四》译作“则我将对彼作充分之审问、检讨、论究”,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如是说者,我称善哉,当问彼言:汝以何事说言如来非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7] 辽落: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六十四》译作“答非所问”,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于理不决,不能正答”。
[8] 对阂不忍,无由能现: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生毁害心”。对阂,障碍、隔阂。
[9] 沙门瞿昙无正法律: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六十四》译作“汝虽是为人之利益而说法,但其法对修行者之尽苦并无帮助”,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沙门瞿昙能善显示是有过法”。沙,此字前高丽藏原有一“非”字,今依前两译本删去。
[10] 非沙门瞿昙声闻善向:即沙门瞿昙声闻非善向。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六十四》译作“汝虽自称为漏尽,[汝]却犹未尽此等之漏”,别译《杂阿含·二〇四经》译作“沙门瞿昙所有弟子无善回向,不具持戒”。善向,指正向于解脱。
[11]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12] 野干:音译作悉伽罗,兽名,身青黄色,形如狗,群行,夜鸣,声如狼。
[13]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14] 有外道出家名上座:别译《杂阿含·二〇五经》译作“时有梵志名曰重巢”。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元、明两种藏经改。
[15] 报:别译《杂阿含·二〇五经》译作“具足分别、显示其义”。
[16]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元、明两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17] 三: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八十五》译作“四”。
[18] 谛:高丽藏原作“实”,今依明藏改。
[19] 彼于彼言我胜、言相似、言我卑: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八十五》译作“彼依此[我]不说是沙门,不说是婆罗门,我不说更殊胜,我不说相等,我不说下劣”。
[20] 于一切世间作慈心色像: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八十五》译作“悉为有情哀愍,为悲愍而修行”,别译《杂阿含·二〇六经》译作“于诸众生恒生慈心”。
[21] 所有集法皆是灭法: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八十五》译作二谛,即“一切欲是无常、是苦、是应变易者”、“一切有是无常、是苦、是应变易者”。
[22] 无我处所及事都无所有: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八十五》译作“我非何处、任何者、如何者;又,何处、任何者、如何者非属我”,别译《杂阿含·二〇六经》译作“离我、我所,真实无我”。
[23] 今映彼愚痴,杀彼恶者:别译《杂阿含·二〇六经》译作“斯愚痴人,常为诸魔之所覆蔽”。
[24]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25] 栴陀:又作旃陀。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七十一》译作“阐陀”,别译《杂阿含·二〇七经》译作“闻陀”。
[26]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27] 补缕低迦:别译《杂阿含·二〇八经》译作“优陟”。
[28] 从:在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一“我”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删去。
[29] 恶觉:即邪觉、非正觉。
[30] 缕:高丽藏原作“屡”,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31] 未曾有:此处为一大讲堂之名。
[32]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33] 尸婆:别译《杂阿含·二一〇经》译作“尸卜”。
[34] 学: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35]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36] 彼一切本所作因: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受相应·尸婆》译作“其皆由前世所作之因也”,别译《杂阿含·二一一经》译作“悉是过去本所作因”。本,指过去、过去世。
[37] 洛漠:即落漠,意为失实。
[38] 唌:古通“涎”。
[39] 等分起:指由风、痰、唌唾等三者和合而起。
[40] 或从风起苦……或因节气: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受相应·尸婆》译作“由胆汁生……由粘液生……由风生……由胆汁等三聚和合生……由时候之变化生……由逢逆运生……于痉挛性……于业异熟性,或有此感受而起”。
[41] 春:相当于印度之旱季。
[42] 夏:相当于印度之雨季。
[43] 觉:指种种受。
[44] 因嗔恚、睡眠、掉悔、疑缠,缘嗔恚、睡眠、掉悔、疑缠,生彼心法忧苦者,离彼嗔恚、睡眠、掉悔、疑缠,不起心法忧苦。尸婆:高丽藏原无此四十三字,今依明藏补上。
[45]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46] 有商主外道出家:别译《杂阿含·二一二经》译作“有一梵志名那利婆力”。
[47] 意论:别译《杂阿含·二一二经》译作“心中默念”。
[48] 若汝仙人持此意论而问于彼:应当作“若汝持此意论而问于彼仙人”。
[49] 别:高丽藏原作“明”,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50] 教:高丽藏原作“明”,今依明藏改。
[51] 尚自不解:别译《杂阿含·二一二经》译作“尚不能知彼心所念”。
[52] 富兰那迦叶……末迦梨瞿舍利子……删阇耶毗罗坻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参见《杂阿含·一〇五经》注释。
[53] 我今复欲求出家为:别译《杂阿含·二一二经》译作“我今何为于其法中出家修道”。
[54] 讵:岂、怎之意。
[55] 心念:此处指心中默念。
[56] 造事不乐同:别译《杂阿含·二一二经》译作“实能辨诸事,诈伪而不实”。
[57] 端绪:别译《杂阿含·二一二经》译作“过失”。
[58] 间:高丽藏原作“问”,今依圣藏改。间,指离间。
[59] 永息灭:指涅槃。
[60] 俱夷那竭国:别译《杂阿含·一一〇经》译作“拘尸那竭”。俱夷那竭,又音译作拘尸那揭罗、拘尸那伽罗、鸠尸那竭、俱尸那、拘尸那、瞿师罗城,意译作上茅城、香茅城、茅城,位于中印度,系末罗种族之领土。
[61] 力士:意为武夫,又音译为末罗。
[62] 北首: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其头向北”。
[63] 须跋陀罗:又音译作苏跋陀罗、须跋陀、须拔陀、须跋,意译作善贤、好贤,为佛陀最后度化之弟子。
[64] 优昙钵花:又音译作乌昙钵罗花、忧昙波花、邬昙钵罗花、优昙花,略称昙花,另意译作灵瑞花,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及锡兰等处,据说几千年才开花一次,开时仅一现。
[65] 无余涅槃界:又作无余依涅槃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中说“无余依故者,无二种依:一无烦恼依,二无生身依;复次,一无染污依,二无不染污依。无余依故,诸结永尽,名无余依涅槃界”。
[66] 闻: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67] 凡世间入处,谓富兰那迦叶等六师……为实各各有是宗不: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彼沙门婆罗门,有僧伽、有弟子,智者而有名声,为弟子之师、一教之祖、大众尊敬者,犹如不兰迦叶、末伽梨憍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罗、波浮迦旃、萨若毗那梨弗、尼健子等,依彼等自言,以己智而知耶?皆不知耶?对[诸法]或其部分知、部分不知耶”,别译《杂阿含·一一〇经》译作“外道六师,种种异见,富兰那迦叶、未迦梨俱赊梨子、阿阇耶毗罗坻子、阿阇多翅舍婆罗、迦尼陀迦旃延、尼乾陀阇提子,斯等六师,各各自称已为世尊,竟为实得一切智不”。
[68] 二十九:别译《杂阿含·一一〇经》译作“三十一”。
[69] 初沙门:即沙门之初果。
[70]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71] 法: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明藏补上。
[72] 此比丘来修行梵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大般涅槃经》译作“然者,阿难!可以令须跋出家”。
[73] 怛剎尸罗:印度古国之名。
[74]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75]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76] 世尊福田:通常译作“世间无上福田”。
[77] 阿须轮:又音译作阿须伦、阿修罗、阿素洛,略称修罗,意译为非天、不端正,为好斗、多嗔之鬼神类,属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
[78] 当念我幢: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一·帝释相应·旗尖》译作“当看我旗尖”。
[79] 伊舍那天子:帝释左面之天王。
[80] 婆留那天子:帝释右面之天王。
[81] 殖:应作“植”。
[82]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83] 娑枳:又作沙祇、娑枳多,国都之名。
[84] 安阇那:一种花之名。
[85] 难: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三十二》译作“难得”。
[86] 法说: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三十二》译作“广略说法”。
[87] 我慢系著使:又作我慢使系著,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三十二》译作“慢随眠”。
[88] 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指应当学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参见《杂阿含·九八三经》 注释。
[89] 者: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本经前文补上。本经下文同。
[90] 故: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本经前文补上。本经下文同。
[91] 舍利弗!若复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彼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此段疑为衍文。
[92] 无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指证得无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参见《杂阿含·九八三经》 注释。
[93] 慢无间等: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三十二》译作“以正[方便]现观慢”。
[94] 波罗延富邻尼迦所问:参见汉译《南传大藏经·小部·经集·彼岸道品·富那迦学童所问》。
[95]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96] 或有一人作如是念:我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一·三集·三十二》译作“颇有比丘能得如是定否?谓:于有识身得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又,于外之一切相,得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又,具足心解脱、慧解脱而住,即得以具足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之心解脱、慧解脱而住否”。
[97] 我当于:高丽藏原作“及”字,今依本经前文改。
[98] 波罗延忧陀耶所问:参见汉译《南传大藏经·小部·经集·彼岸道品·优陀耶学童所问》。
[99] 为狗肠:指如狗肠之乱。
[100] 转:高丽藏原作“驰”,今依明藏改。
[101] 时: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元、明两种藏经补上。
[102] 我欲、我尔、我有……如是十八爱行从内起:指十八种我爱。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九十九》译作“当我说有时,我如是,我如[彼],我异[于彼];我是常,我是无常;我应有,我如是应有,我如[彼]应有,我异[于彼]应有;望我能有,望我如是有,(望我如彼有),望我异[于彼]有;我应当有,我应当如是,我应当如[彼],我应当异[于彼]。有此思想,此等是取内[五蕴]十八爱行”。
[103] 比丘言有我,于诸所有,言我欲、我尔……乃至十八爱行从外起:指十八种我所爱。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二·四集·一百九十九》译作“诸比丘!由此谓有我时,由此我如是,由此我如[彼],由此我异[于彼];由此我是常,由此我是无常;由此我应有,由此我应如是有,由此我应如[彼]有,由此我应异[于彼]有;望由此我有,望由此我如是有,望由此我如[彼]有,望由此我异[于彼]有;由此我应当有,由此我应当如是有,由此我应当如[彼]有,由此我应当异[于彼]有。有此等思想,此等是取外[五蕴]十八爱行”。
[104] 转:高丽藏原作“驰”,今依明藏改。
[105] 问:疑为“而”之误。
[106] 十八种爱:指内十八种爱。参见《杂阿含·九八四经》 。
[107] 断难持:指持断而难行。持,持有、拥有。断,断绝。
[108] 断:指断除恶不善法。
[109] 不: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本经前文“未曾于劣心生欢喜”而补上。
[110] 释提桓因:释迦提桓因陀罗之略称,又作天帝释、天主,另有因陀罗、憍尸迦、拘尸迦等异称。原为摩揭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后生忉利天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为佛教的重要护法神。
[111] 拘尸迦:又作憍尸迦,释提桓因过去世为人时,族姓为憍尸迦,故称。
[112] 上修多罗:指《杂阿含·九八八经》。
[113] 鹿住:优婆夷之名。
[114] 梵行:意为净行,此处指远离淫欲。
[115] 凡鄙:指俗人之淫欲法。
[116] 富兰那……梨师达多:此二人为兄弟,俱为波斯匿王之臣民及佛陀之在家弟子。梨师达多,又作乙师达多。
[117] 不修梵行,然其知足:指有妻室但能知足。
[118] 一来世间:(斯陀含)仅于欲界投生一次。
[119]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120] 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七·十集·七十五》译作“灭其破戒使无余”。
[121] 间:指距离、差别。
[122] 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七·十集·七十五》译作“于补特伽罗勿筹量,于补特伽罗勿计量。阿难!于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
[123] 彼所起持戒无余灭: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七·十集·七十五》译作“灭其戒使无余”。本经下文亦随顺理解。
[124] 掉动:即掉举。
[125] 苦贪:指极重贪。
[126] 二:指两种不同的、矛盾的说法。
[127] 上阿难修多罗:指《杂阿含·九九〇经》。
[128] 座:高丽藏原作“坐”,今依明藏改。
[129] 福田:喻指培福之处。
[130] 学及无学:学,又作有学、学地、学人,指声闻四双八辈中的前三果与四向等圣者。无学,又作无学人,指声闻四双八辈中的第四果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