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与不凡:浙江防疫抗疫一线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重症病房里的男护士

□吴朝香 王家铃 李文芳

一位60多岁的女患者,是梁寅在湖北荆门护理的第一位重症患者。

这位患者看起来比较壮硕,梁寅见到她时,她已经神志不清,脸色有点灰白,呼吸窘迫。

她发病已经一个多月,是从当地其他医院转运到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

她是插着管来的,用了纯氧,二氧化碳分压是正常人的3倍。

梁寅知道,这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不会太容易。

每隔一个小时,梁寅和同事就要给她抽血,进行血气分析,据此调整治疗方案。而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一直下不来,每隔半个小时,医护人员要调整设备参数,以匹配患者状态。

这个过程,用梁寅的话来说,“几乎需要寸步不离”。

梁寅,34岁,是邵逸夫医院ICU的护士。

2020年2月12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部署要求,浙江省派出由邵逸夫医院单独组建的重症救治团队35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人作为首批医疗队伍,赴荆门进行支援。

比较特别的是,邵逸夫医院这次派往荆门的医疗队中,有16位护士,其中11位都是男士,梁寅是他们中的一员。

重症病房里的男护士

抵达荆门的第二天,梁寅和同事们就火速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13楼建起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病房,旨在集中收治荆门当地的重症患者和危重型患者。

2月14日,这里收治了首批4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

隔离病房工作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开工第一天,很多人的耳朵被护目镜磨破了皮,尤其是像梁寅这样本身就戴近视眼镜的医护人员。“两副眼镜压在耳朵这里,真的很难受。”

2月15日,荆门大雪,气温骤降。但是,穿着厚重防护服的梁寅和同事们在病房里忙碌着,才一个小时,后背就开始流汗。

女护士王昊囡和男护士卢康是搭档。那天,一位已经没有意识的危重型患者从其他医院转运过来,卢康要帮患者翻身,全部要靠自己用力。

卢康帮患者调整到合适的姿态时,一旁的王昊囡赶紧检查患者身上的皮肤。

耗力巨大,卢康汗如雨下,护目镜里满是小水珠。其实,他们进病房之前,特意用洗洁精擦了护目镜,就是为了防止起雾,但出汗实在太多,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男护士在体力上占优势自不必说,他们还同样拥有一颗细腻的心。

截至2月15日18点,邵逸夫医院团队负责的病区收治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已达14位。

这里的患者,很多是从下面县市一层层转运过来的,很多人的病历资料不完善。

医护人员做护理时,一般都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比如,是不是有基础疾病,有没有合并肾脏方面的疾病等,这可以帮助对患者的病情走向做预测。但在这里,患者的资料都不全。大家知道,没有捷径,只有在护理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帮患者来完善这些资料。

“这不是简单的从0到1,这是在让小学生参加数学高考……”王昊囡这样形容大家在荆门的工作难度。

他们,每个人都在为多解一道题出谋划策,白天上班,晚上还要集体总结经验,困难多到无从下手……

但荆门人真的很热情,梁寅和同事们刚到不久就有深深的感受,他们和当地医护人员交流得相当顺畅,这让大家对后面的工作很有信心。

到达荆门的当天,医疗队成员入驻的酒店房间都放着一封感谢信,信上有一句话:“浙”就是爱,“荆”生难忘。

(图片由邵逸夫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