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从“卖方”市场步入了“买方”市场,这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成本和时间增加、难度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就更有必要了解就业环境,在就业时做到有的放矢。
1. 学历供求情况分析
(1)本科生总量上供过于求。
若干年前,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收入稳定,但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大学生身上的光环开始慢慢淡化,出现了几十甚至几百个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案例】
蒋清在天津某大学传媒专业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江苏省的某县,应聘到县电视台记者部,开始了上山下乡采访的记者生活。
看着一些同学出国留学,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走这条路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为了供自己读完本科,已经是倾尽所有了,自己也不可能如此自私,因此,只能先就业再择业了,至少有份工作,可以先养活自己,回报父母。
他也曾托亲戚四处打听,但是想要转到省市级报社或者电视台工作难度重重。面对现实,他一方面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准备考研。离开学校他才发现,边工作边考研要比在读书的时候考研难上加难,好多事情都会令自己分心。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但为了理想,他决定卧薪尝胆,争取花一年时间考上硕士,毕业后可以选择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他听说好几个同学也和他一样,在备战考研。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寻找一份工作内容相对轻松、薪金待遇相对较好的职业,但是,这样的好事似乎不容易轮到自己头上。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像蒋清这样边工作边考研的大有人在。谁又能保证在他们硕士毕业之后不遇到像下一个案例中赵小曼那样的求职经历呢?
大学生要客观分析个人的条件,不要好高骛远。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人去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做得非常出色。不要太在意企业性质、福利,其实这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2)硕士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并不是学历越高,就业就越好。有些学生因为学历较高,反而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在硕士生求职中就存在类似的现象。
【案例】
赵小曼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当年她本科毕业的时候,因为正赶上全球经济低迷,加上女生就业受到诸多限制,她选择了读研。三年后硕士毕业,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她感觉自己也算是幸运儿,因为当年一起本科毕业的很多同学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赵小曼的在校成绩还不错,因此,在找工作时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开始她打算去一家科研机构,后来经过了解,她才知道,现在科研机构的岗位大多要求博士学位,硕士毕业生很难进入。
得知这一情形后,她本来的优越感一下子少了许多,但这并没有让她过度伤心,她想即使不能到科研机构,找一个相关专业的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也可以,听说待遇还不错。
于是,她开始关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聘信息,后来也相继参加了一些单位的笔试、面试,但最终的结果并不让她满意,要么工资太低,要么地理位置偏远。因为这些事情,她陷入了苦恼之中,她时常想:“也许不读硕士研究生,早点就业会不会好点呢?”有时,她甚至有点羡慕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了。
后来,她的导师了解到她的困惑,特意把她叫到办公室安慰了一番。接着,还给她和一家生产生物医药制剂的民营企业牵线。这家民营企业的老总对她很是欣赏,于是决定高薪聘用她,但是面对高薪,她又有点迟疑了。她总是觉得在民营企业工作有些不稳定,而且福利待遇也不像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那样好。后来,她还是拒绝了这家民营企业。
一次,她的表妹到家里串门。姐妹俩谈及就业,都有一肚子的苦水。当听说小曼不想去那家民营企业时,中专毕业的表妹却羡慕不已地说,如果自己能去被她拒绝的那家民营企业打杂也比在现在的小厂好上百倍。小曼知道表妹和自己的学历不一样,所以期望值也不一样。她告诉表妹,如果两个人换位思考,估计表妹也不会满足于民营企业。人都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虽然小曼很想降低标准,但是仍然过不去自己心头的那道坎。
由此可以看到,其实硕士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所以广大大学生应该注意,提升个人学历水平固然重要,但是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要想保证自己有较强的竞争力,就需要认真分析就业环境,做好充分准备。
2.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挑战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竞争白热化。
高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但社会的人才需求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形象地说,就是僧多粥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竞争数量有限的工作岗位,造成了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案例】
即将大学毕业的张亚楠加入了求职大军。在2015年农历新年过后,她准备参加在省会石家庄的招聘会。石家庄的春季招聘会人气很旺,她曾经听她的一位学长说,如果在招聘会上挤上3圈,保证你的骨头都得散架。当时她听了之后,觉得很好笑,因为她觉得人再多,还能把骨头挤得散架吗?
的确,她的学长在向她描述时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当她身临其境时,她觉得学长的说法真的很贴切。人多得数不清,而且密度极高。她挤入人群投了8份简历,然后再挤出来足足花了4个小时。后来,她再也没有勇气进入这个庞大的人群了。
之后她看到了一则新闻报道: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95万人。看到这则新闻,她不禁想:“怪不得招聘会上这么多人,看来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惨烈了。”
像张亚楠这样有过招聘会现场经历的大学生,最真切地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
(2)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大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校园内,虽然不少学校都在倡导学生增加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但受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的限制,不少学生还是没能得到充分的能力锻炼。这在就业时就表现为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工作能力偏低,往往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指导,才能融入实际工作之中。
【案例】
接到一家国有企业的面试通知,侯斌异常兴奋,因为与他一同参加笔试的有60人,而招聘人数只有3个,能通过笔试的恐怕只有1/10,这样算来自己也是应聘者中的佼佼者了。
由于笔试的顺利通过,侯斌对于面试信心大增,可是真正到了面试现场,面试官开始发问,他才意识到面试不像他预想得那么顺利,很多问题他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尤其是涉及实践操作的问题。面试官轮流问了几个问题,侯斌的汗就下来了。这时,他最后悔的是自己的实践能力太差,如果他可以再选一次,他一定会多参加社会实践,多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面试结果出来,侯斌名落孙山,不过他没有气馁,决定再接再励。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没有面试的时候,还要寻找机会锻炼实践能力。他深信自己专业出身,肯定有优势,只要精心准备,加强实践能力,下一次的胜利就应该属于自己。
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工作以后实际运用的知识和在校学习的不完全能学以致用。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这固然与大学教材中的知识更新滞后有着密切关系,但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实践时间短,没能通过实践补上知识缺口、提高能力,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失去信心,只要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让自己获得更多优势,成功就还是很有希望的。
(3)转变就业观念。
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大学生就业存在扎堆现象,在大城市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蜂拥而至,而一些中小城市却少有人问津。大学生普遍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而不愿主动到中小城市建功立业,这种就业观念的偏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案例】
毕业于上海某高校的鲍军,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寻找就业机会,但上海的人才竞争太激烈了。经过两个月的求职经历后,他发现每次和他竞争同一岗位的都有许多硕士生,这让他倍感压力。
后来,慢慢地,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城市就业很困难,在这种千军万马同过独木桥的竞争中,本科生获胜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鲍军产生了到中小城市去就业的想法,父母也支持他,而且,据他的同学说,中小城市的就业环境比较好。于是,他开始浏览中小城市的招聘信息,后来在常州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由于工作努力,他很快就成为了业务骨干。
一年之后,单位有一个在职进修的机会,领导们考虑到他学历高、成绩突出,就把这个机会给了他。现在的鲍军已经晋升为单位的中层管理干部,未来发展也是前途光明。
就业观念是大学生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虽然在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但是大城市同样存在着竞争激烈、生存成本高的问题。如果想要在大城市就业,就不得不面对鲍军所遇到的窘境,而到中小城市则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专长,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在就业时,大学生不妨转变自己的观念,舍弃大城市的繁华,到中小城市成就一番事业。
(4)适应市场化就业机制。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以数十万甚至百万的速度急剧增加,不再像以前一样以“精英”形象出现,而是更为大众化。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供过于求,一些大学生自嘲“毕业即失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再坐等机会上门,就是消极、被动的表现了。现在的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业机制已经转向市场化,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守株待兔”式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要主动出击,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获取招聘信息,广泛撒网,寻找就业机会。
【案例】
史铁山面对着就业的严峻形势,有些无奈。他从现在的就业环境中,根本看不到小时候表哥向他描述的那么美好的前景:只要考上大学,你的人生就会彻底改变,工作不用担心,房子会给你分配,还会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到现在,他已经参加过5场大型招聘会了,每次招聘会上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挤进挤出一身汗,简历投了几百份,仍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工作。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签订了就业协议,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
后来,辅导员问起他找工作的情况,才知道他是一门心思盯上招聘会了,不注意在电视、报纸、网络上获取招聘信息。“信息就是资源,你只跑招聘会还不行,网上要投简历,报纸也要盯着,这些渠道一齐抓才能成功。”老师的一番指导让史铁山开了窍,当天就发送50多份电子简历,很快就陆续有了回音。
一个半月后,他经过多次磨炼,过关斩将,终于成功拿到一家外企的录用通知书。
史铁山的问题是受到旧观念的影响,思路没有跟着形势变化,过去国家统包统配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的就业机制是“市场导向,国家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不仅不能坐等机会,还要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切忌只用一种方式,不及其余,那样很难成功就业。
(5)拓展就业思路。
一些大学生在学校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情有独钟,因此,在毕业就业时,都寻找与自己的专业契合度高的就业岗位。当然,这样成功的概率比较大,但同时也限制了就业的思路,无形中错过了一些可能适合自己的工作。
【案例】
宋美玉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当初考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时候,她着实风光了一把,因为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谁知道,毕业的时候她发现,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处境很尴尬,记者的岗位有专门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出版社的编辑岗位又有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但无论如何自己还是要硬着头皮和他们竞争。经过几次面试,她慢慢发现,和这两个专业的人竞争自己好像占不到便宜。
找不到工作的宋美玉,陷入了痛苦和无奈之中,但这于事无补。“难道真的要这样灰溜溜地回家吗?”宋美玉不只一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后来,她在一次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在招聘市场营销人员,可是在专业要求里面分明写着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也许是多次碰壁的原因让她对专业产生了质疑,反而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就不相信不是市场营销专业,就做不了市场营销的工作。”于是,她鼓足勇气投了简历。
就这样误打误撞,宋美玉凭着一股韧劲,还真应聘成功了,而且工作后的她,表现还不错,每个月的业绩都是遥遥领先的。
像宋美玉这样纠结于专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其实就业的路很宽广,不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未必就不能成才。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有时候需要尝试了之后才知道,所以,在就业时,大学生不妨拓宽自己的就业思路,有选择性地进行尝试,可能就会有像宋美玉一样的意外收获。
(6)专业不对口。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学历史专业的,最后找工作时却成了行政助理;明明是学习法律专业的,最后找工作时却入广告这一行。工作和专业的不对口,是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一个问题。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些精于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而言,确实是不理想的,但现实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改变,大学生应当做的是努力克服专业不对口带来的问题,不仅成功就业,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案例】
梅君平毕业于某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原户籍所在地找工作,却发现没有理想的工作。后来勉强去了一所高中,做了政治老师,这让他多少有些郁闷。
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教育局的会议,坐在他旁边的其他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和他聊起了天,一聊才知道这位老师是天津某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却在所在的学校当起了语文老师,梅君平不禁感慨自己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这时,对方却对他的观点不以为然。“我们处于这一个转型时期,国家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是没有办法左右这种变化的,所以应当主动地、努力地适应这种变化。”对方的一席话,让梅君平有点生气,“唱什么高调,我就不相信你没有一点怨言。”梅君平心里想。
可是后来,在年终教育系统的评奖通报中,他看到了这位老师的名字。在这位获奖老师的简介中写着:“2015年评为中级职称,年度优秀教师。”这个通报对于梅君平来说无异于一个炸雷。“别人在用自己的青春改变人生,而我却在用自己的青春报怨,我也应当这样努力奋斗,改变自己。”下定了决心的梅君平工作努力了,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也主动请教年长的老师。
在2016年年末时,他被评为十佳教师。现在的他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与梅君平一样遭遇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为工作与专业不符而悔恨,好像只要工作与专业对口就能创造辉煌的业绩。事实是这样吗?恐怕没有人敢保证做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就可以如鱼得水,在短时间内就会事业有成。其实,在当下的环境里,很少有人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因此,如何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就成为必要的技能。
3. 大学生就业竞争对手分析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从宏观的角度观察,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虽然,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同,但都参加了与高校毕业生同平台的就业竞争,大学生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逐步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
陈宇回到老家县城之后,参加过两次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都未能过关。虽然没能看到自己的考卷,但他深信被暗箱操作了,因为那些考题于他而言并不算难。知道结果后他很郁闷,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
吃完晚饭,爸爸主动走进房间,陪他聊天。陈宇说:“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一些从部队转业的军人都能通过考试,而我一个堂堂本科生却没能考过,中间一定有猫腻。”
爸爸说:“或许是你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好。”
陈宇说:“不可能的,那些我都会。”
爸爸说:“会的不一定能做对,你忘了你小时候有一次考完试回来,我问你考得怎么样,你说100分没问题,结果只考了83分。虽然你都会,可是因为你不够细心,好多题目都看错了,何况事业单位的笔试也会有一些实际操作的题目,这些你与有经验的人相比,并不擅长。”
陈宇想起小时候那件事,感觉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明白了什么,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了,不管别人在中间做了什么,只要我有信心,认真投入,肯定能考好的。”
后来,经过再一次的精心准备,陈宇又参加了一次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考试的时候细心看题,认真作答。结果也令他满意,发榜后名列榜首。
面对竞争对手,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像陈宇这样,揣测自己被暗箱操作而心生埋怨,而是应以一颗平常心,认真地准备,积极地应对,及时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就会巩固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优势。
4. 大学生就业去向分析
(1)去基层就业。
一些毕业生认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到了大城市,如果仍然回到县市,感觉很没面子,因此,尽管基层就业前景广阔,而且从现实来看,去基层就业也无疑是大学生的一条出路,可大学生还是执意把就业目标锁定在城市,只有少部分愿意去农村,特别是山区,这样就导致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
【案例】
崔炎的老家在山东的一个贫困县,家里两个姐姐辍学供他读书,他学习也很认真,最后以高分考入了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眨眼间,就到了大学毕业季了。看着一些同学签的单位都不错,他也向往留在省城,可是如果留在省城,他势必要降低自己的职业期望,选择一些民营单位。
就在此时,他的家乡号召在外的学子回乡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同时还开出了一些优惠条件。面对家乡抛出的橄榄枝,他犹豫不决:好不容易从穷山沟里跳出来了,难道还要回到那个贫困县吗?他找到了辅导员老师,倾诉了自己的想法。老师问他留恋这个城市的什么?他想了半天,说:“繁华。”是啊,省城繁华、富饶,是许多毕业生向往的工作地方。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信息畅通,如果回到老家县城,肯定和这里相差太远了。
辅导员老师说:“省城繁华,是因为建设她的人多。你的家乡是贫困县,如果那里的学子都不再回去建设家乡,只会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贫困。”崔炎一听怔住了。是啊,自己从那个贫困县出来,为什么不想着改变家乡的面貌呢?如果他们这些学有所成的大学生都飞到了外面的高枝上,家乡就只会越来越落后。这时,他想起了家乡的贫困,感到一阵脸红。
辞别辅导员老师,他找到了老乡会的会长,把所有的老乡召集起来开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老乡会。他把他的经历和大家谈了谈,然后发动大家回到家乡,去建设家乡,一届不行还有下一届,届届都有后来人。他们把“学好知识建设家乡”定为以后老乡会的宗旨。虽然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舍得放弃大城市的生活,但令他欣喜的是有一部分同学响应了他的号召,决定打起背包回家乡工作去。
所以在就业区域的分析上,大学毕业生应该理性、客观,不能因为一味想要留在大城市,而不考虑环境因素。崔炎和他一些同学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尽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如果我们都不建设自己的家乡,就如同崔炎的感受,家乡只会越来越贫穷。扎根基层或许意味着要忍受更艰难的环境条件,但是,从人生价值方面而言,扎根基层所带来的收获,或许会让你受益终身。由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成功者,往往能练就一副铁打的身板。
(2)去中西部地区就业。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大,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加。从国家一些优惠措施的实施也可以看出,对人才的引进和扶持力度在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作为大学生,应当摒弃那些陈旧的就业观念,不要只热衷于条件好、收入高、工作环境舒适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同样可以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成就自我。
【案例】
5月是历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曾晓伟和女友琪琪却已经商量好了去西部发展。他们俩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两个人的老家都在安徽农村,因为学校近期一直播放西部宣传片,学校团委还通过向应届毕业生发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在校区悬挂中西部优惠政策的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宣传典型事迹等方式深入宣传西部计划,他们对于西部的了解越来越多,也爱上了那里。虽然条件比中东部城市会艰苦一些,但是参加西部计划,除了每个月享受固定补贴外,3年以后考研还可以加分,他俩商量好趁年轻去西部干一番事业,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两个人再考虑结婚。
学校非常支持他们的决定,为照顾他们以及有着相同选择的同学,还帮他们联系了工作单位。到达西部后,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在西部地区工作使他们强烈地感受这里真的需要人才。一段时间后,琪琪私下对晓伟说真怕爱上了这片土地,晓伟打趣说:没关系,只要既爱这片土地又爱他,他就会在这片土地上陪她到老。
年轻人精力、体力都非常旺盛,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贪图安逸,要迎难而上,祖国哪里需要,就要响应号召去哪里发光发热。近年来,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年轻人去西部应该可以大展宏图。
(3)去民营企业就业。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这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为了吸引人才,一些民营企业还给出了优越的条件,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不要只关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进入一家发展前景较好的民营企业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案例】
张丽毕业后,先是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由于她个性比较要强,虽然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但还是招致了单位一些领导的批评和指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辞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去了一家颇为看重她的民营企业。
当初她也曾顾虑到底要不要跳槽,因为跳槽就等于放弃了原来的稳定工作,但因为民营企业的老总非常欣赏她,给她的薪资待遇也很高,所以她心一横,也就去了。
到了民营企业,情况与在国有企业时完全不一样。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制度都是空白,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因此销路一直很好。到民营企业工作1个月后,张丽结合公司情况提出了健全管理制度的建议,并根据自己在国企工作的经验拟定了制度改革的方案,老总看了之后十分满意。
后来,张丽主动参与营销策划,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也获得了老总的认可。随着公司的发展,张丽的工资不断上涨,两年后已经是她在国企工作时的2倍了。
像张丽这样有能力的大学生不乏其人。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相对来说管理比较规范,但却不能让大学生充分地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广大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可以选择国企或者行政机关,但也可以选择民营企业,也许在民营企业更能一展所长。
(4)去中小城市就业。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的数量剧增,而令大学生就业环境日渐恶劣的并不只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扎堆大城市也是这种供需矛盾日渐激化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大城市工作难求;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无人才可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选择中小城市就业也是条较好的路径。
【案例】
受做英语教师的母亲影响,李琦从小英语就非常棒,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经常在各级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所以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专业。一晃4年过去了,即将面临毕业,他却有点犯愁,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究竟什么是好工作难求,经过这几个月的碰壁,他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工作难找,你不要太着急,慢慢来,不行的话就回家来,爸妈帮你。”放下电话的李琦觉得压力更大了。父母的话显然是在安慰他,因为一个小县城怎么会需要外语人才呢?整年都不见得有几个外国人光顾。
“不行你就回家来。”李琦已经记不清爸妈是第多少次这样劝他了。“回家,回家,回家能找到工作吗?”找工作的不如意让他的心情糟透了,他竟然不自觉地向父母发起了火。“怎么会没工作呢?县教育局正在投资兴建外国语学校,正缺英语专业师资呢。”这几句话让失望之中的李琦一下子找到了希望。
事实上,大城市找工作的失利已经让他陷入了绝望。他曾经考虑过回到家乡,但是想到回家找不到工作,父母会更着急,就放下了这个念头。现在他听说,回家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马上喜出望外。
李琦赶紧与县教育局招聘人员联系,马不停蹄地回家参加了笔试和面试,最终在100 多个应聘者当中他以出色的口语和笔译能力胜出,终于大步走进新学校,成了一名英语教师。
中小城市不一定就没有就业机会。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许多中小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人才。与其在大城市激烈拼杀,不如选择一个中小城市定下心来工作,创造自己的未来。
5. 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分析
(1)本土大学生面临与国际联合办学机构人才竞争。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外国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创办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机构。这些机构不但提供了短期人才培训,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我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也使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加了许多竞争对手。
【案例】
2016年王辉从某985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凭借学校的名气大,他对找工作的事比较自信,他先后投了一些简历,很快便都收到了面试通知,但令他不解的是,他每次面试的感觉都挺好,但不知为什么总是应聘不成功。
后来,有一次他去面试,遇上了同校同专业的同学,两人便聊了起来。一问才知道,这位同学是参加学校一个中美联合办学项目的毕业生。据这个同学说,他们的学习方式是2+2模式,即大三大四在国外培养2年,获得2个高校的双学位,所以他们有一些优势,比如外语流利,了解中美不同文化和谈判技巧等。毕业时,由于专业是计算机而且在国外学习期间又涉猎了大量的前沿知识,因此许多学生都把工作方向定为程序设计。
听他说起程序设计职位,王辉马上来了兴趣,因为这也是他近期一直在面试的职位。于是,他随口问起该项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位同学如数家珍地说出了自己同学签约的工作单位。王辉惊奇地发现其中有2家是他去面试过但被淘汰的,而且这2家单位只招聘1人。听到这里,王辉原有的傲气一下子泄了不少。
在与国际联合办学项目毕业生的竞争中,许多学生都感到有些压力,尤其是竞争一些涉及国际贸易的职位更是如此。这个现象的出现提醒了广大本土大学生,要在就业市场中获胜,不仅要关注国内的形势,而且还要具有国际视野,这样才能在就业时不落人后。
(2)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
所谓的“好”专业或“热”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近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大学所学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对大学的知名度更高,名牌学校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其学生就业并不理想。用人单位在看重“专业”的同时,还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长”很重视,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对象。
【案例】
柴静雯是个孤儿,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双双离世,从小她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她读大学期间,爷爷奶奶相继离去,使她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儿,靠着贷款才完成学业。毕业后,她的经济压力很大,因为自己要还助学贷款。
开始时,由于社会的就业竞争激烈,她对自己能否找到工作,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在制作简历时,为了突出自己的竞争力,她把自己在校期间完成的经济学第二学位也填写到简历中了。
开始,她向一些都市类的报社、杂志社投了简历,但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很多报社、杂志社都没有通知她面试,这让她越发对自己的专业——新闻学产生了怀疑,同时也怀疑自己的能力。
后来,她的一位老师了解到了她的情况,建议她去投一些专业媒体,比如经济类的,因为她有经济学第二学位,这是很有竞争力的。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一份简历。结果,没多久就通知她面试,最后,在二十几个竞争者中,她竟然胜出了。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问起自己的部门领导当时自己胜出的原因。领导告诉她,报社现在面临向专业化转型,作为经济类媒体,非常需要具有经济学背景的人才,所以她才入选。
与专业人才相比,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广大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应当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3)海外归来学子对国内本土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
近几年,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的法律制度等都比较了解,他们在国外经过多年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都比较强,从而竞争力较强。
【案例】
温浩在山东读完大学没有回到河北老家,而是随着同学们一起南下去了深圳。早在读书的时候,他就想着一定要到歌词里“改革开放的春天”的深圳去看一看、闯一闯。
可是到了深圳,他才发现,虽然自己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但在深圳这个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却并没有多强的竞争力。
深圳的经济发展迅速,但人才的供应量仍然有些过剩,再加上许多国外留学归来的学生都来寻找机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来深圳之前,温浩找好了几家目标单位,按照他的设想,如果在这些单位应聘成功,那么自己就可以在深圳落地生根了。
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些他所向往的单位的招聘启事中分明都写着“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外语流利者优先”等条件。虽然看到了这些要求,但温浩还是决定一试。不过,简历投出后就都杳无音信了,他所相中的单位没有一家通知他面试。
后来,他不得已降低了自己的标准,也放弃了原来进入大公司的想法,在一家小的外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面对海外归来学子的增多,一些用人单位也提高了招聘条件,这对于本土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要么像温浩一样降低自己的标准,要么到一些海外学子较少的地区寻找工作。毕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首先要找到一份工作,这样才能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