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在全省推出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
我市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再穿“救生衣”
自付医疗费用不超过1000元生活费用给予每天30元救助
本报讯 3月31日,患有轻度脑梗塞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桐木村村民张应童病情突然加重,必须立即住院治疗,可家里并无积蓄,老伴急得团团转。
“先看病,后付钱。”张应童老伴头脑里还记得这句话。
于是两口子空着口袋就赶往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在特殊困难人群住院窗口没交一分钱就顺利入了院。
“幸亏老伴当时想起了村里宣传的政策。”准备出院的张应童心里还有更高兴的事,他从医院得知,这次医疗费用1万元左右,因自己是贫困户和优抚对象,不用掏一分钱,住院期间的生活费和往返交通费今后还有补助。与2012年患病住院相比,张应童感慨不已。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健康扶贫上创新思路、再出新招,率先在全省推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在去年“普惠+特惠+精惠”的基础上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再穿一层“救生衣”。“我市实施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制度及医疗费用报销的幅度在全国都少见!”市合医办主任石化谷介绍,去年在玉屏推行了精准扶贫对象“先看病、后付费”试点,今年将在全市推广。
3月20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在严格执行转诊前提下,住院医疗费用经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大病保险赔付、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救助等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1000元的,超额部分全部予以救助。
同时,将对患者(含1名陪护人员)住院期间的生活费按每人每天30元标准给予救助,往返产生的交通费按县内每人每天50元、市内每人每天100元、省内每人每天200元、省外每人每天300元标准给予救助。
据测算,3月份我市有1.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患者可享受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
这一福利,让碧江区坝黄镇太坪村黄土组贫困户卢继文心里轻松了不少。身患恶性肿瘤的他,今年已经住院4次。
虽然每次都报销90%以上,但自费这部分让他依然吃力。
在实施兜底政策后,他这次化疗费用最后为31201元,自己实际只付了986元,还能享受生活费、交通费救助。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路上的“痛点”。我市在解决这个痛点上敢于“吃螃蟹”,敢于啃“硬骨头”。自去年采取“一资助、两提高、两降低、两兜底”的“三惠模式”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有89286人次精准扶贫对象住院享受政策优惠,平均医疗费用报销达92%以上,有效预防了贫困反弹。
铜仁日报(2017.4.22)
第33届贵州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赏析
杨雅芸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师,贵州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新闻传播学博士。
新闻选题应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第一条总标准第一点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这篇新闻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选题能够服务于贵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脱贫攻坚。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贵州新闻战线的同志们也要服务于全省中心工作,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确定了选题,还要找到新闻的角度,也就是切入点。那么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我们应该大力宣传脱贫攻坚中取得的好的经验做法,发现和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
这条新闻就符合这样的标准,选准了脱贫攻坚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铜仁市委、市政府在健康扶贫上创新思路、再出新招,率先在全省推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政策。正如记者在结尾处所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路上的‘痛点’。我市在解决这个痛点上敢于‘吃螃蟹’,敢于啃‘硬骨头’,截至今年2月底,有89286人次精准扶贫对象住院享受政策优惠,平均医疗费用报销达92%以上,有效预防了贫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