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线材美容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面部脂肪分布特点及脂肪室概念

1.面颈部皮下脂肪分布特点

面颈部各区皮下脂肪量有较大差异,可分为多脂肪区、少脂肪区和无脂肪区。

(1)多脂肪区:鼻翼外平均1.9cm、口角外上平均1.8cm处,是皮下脂肪最厚的部位,均厚0.8cm,一般在鼻唇沟外上方。这里的皮下脂肪位于由表情肌围成的三角形凹窝内,窝的上界是眼轮匝肌下缘,内侧界是上唇的表情肌,外侧界是颧肌。窝底有面动脉、上唇动脉以及面神经颊支分支等通过。此凹窝的下内方恰是多脂肪区和无脂肪区的分界线,该界线的表面解剖标志是鼻唇沟。这种解剖学特点似乎是鼻唇沟形成的机制之一。由此能解释肥胖可形成明显的鼻唇沟,消瘦也可形成明显的鼻唇沟,前者是由于“鼻唇隆起”,后者是由于皮肤松垂所致。不同原因引起的鼻唇沟畸形,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矫治。

(2)少脂肪区:颞区缺乏皮下脂肪。在皮肤和颞浅筋膜之间,仅有少量的薄层脂肪分布。耳垂下及乳突下区域是第二个少脂肪区。

(3)无脂肪区: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表面几乎无皮下脂肪分布,真皮和口轮匝肌纤维直接连接。因此这两个部位易产生短小细密皱纹。并且在上唇的口轮匝肌和提上唇鼻翼肌的上外缘,一方是真皮和其深面的多量脂肪相对疏松连接;另一方是真皮与肌纤维紧密连接,两者交界线即是前述的鼻唇沟。另外,额肌表面也几乎少有皮下脂肪分布。

2.脂肪室概念

人体皮下脂肪是以分离的一个个解剖单位或“脂肪室”的形式存在的(图1.16~图1.26)。面部皮下脂肪也是以多个彼此分割开的腔室的解剖形式存在的。鼻唇沟是一个有解剖隔膜分离出来的独立单元。同样颊部脂肪是由3个独立脂肪室构成的:颊内侧脂肪室、颊中部脂肪室、颞颊外侧脂肪室。额部也同样有3个脂肪室:额正中脂肪室、两侧额中部脂肪室、颞颊外侧脂肪室。眶部脂肪由隔膜分割成3部分脂肪室。下颌脂肪室是面部最下方的脂肪室。这些脂肪室以其邻近隔膜点-面连接形成具有支持性的面部结构。当面部衰老时,一部分是以这些脂肪室发生变化作为其特征的。脂肪室概念提示,当面部衰老,其脂肪不是流动到别处或堆积成一团。脂肪室之间的间隔膜断裂是面部软组织易位的原因之一。

图1.16 面部脂肪室

图1.17 证实脂肪室存在切去标本位置。选择在脂肪室间的过渡区域切口,以确定分隔隔膜的存在。4个区域包括:颞、颊脂肪室的正中、内侧、中部、外侧之间的分隔隔膜

这些隔膜起自浅筋膜,向上插入皮肤真皮层。在额部,隔膜起自额肌筋膜,此类隔膜与表浅肌腱膜系统(SMAS )无必然联系,却存在于皮下筋膜与皮肤之间的多个部位。这些间隔相互交联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从而限制面部的剪力。这个整体框架为人面部提供了一个“支持系统”。因此,可以理解人面部老化是一个三维的变化过程,各脂肪室在位置和容积上都发生着变化,并与邻近脂肪室有相互作用。

下颏脂肪室内的脂肪缺失而导致下颏区脂肪相对突出。这两部位的皮下脂肪都是以脂肪室的形式存在的。深部脂肪缺失,不仅可以发生在颞区,还可以发生在眼轮匝肌下脂肪垫以及近中颊区。面部脂肪的缺失、移位会造成面部外观的改变以及面部老化。

图1.18 通过染色对比,可以将两侧额中部脂肪室(为着色部分)和额正中脂肪室区分开

图1.19 组织学检查显示,颞中隔(红色箭头)为被强染色的致密结缔组织,起自额肌浅筋膜,是一种皮下隔膜,而不是肌肉下筋膜

图1.20 解剖学解剖证实颞中隔是一种皮下组织结构

图1.21 组织学照片显示颧中隔是一种致密的、纤维性韧带

图1.22 通过染色可以将鼻唇沟脂肪室(未着色)和表浅颊内侧脂肪室区分开

图1.23 对鼻唇沟脂肪室和颊内侧脂肪室间隔膜的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为插入到皮肤真皮层的纤维性结构(红色箭头)

图1.24 颊中部脂肪室(着色)与颊内侧脂肪室(为着色)的分隔界限为颊中隔

图1.25 脂肪室间隔膜的纤维性特性。这两部分脂肪室间隔膜的纤维性特性(红色箭头),可以通过组织学分析观察到这一特殊部位的染料会流失、扩散,而不像前额部的隔膜那样具有坚固的膜结构

图1.26 颧前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