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第三
本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孙武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无须久战而毁灭敌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特别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1]为上,破国次之;全军[2]为上,破军次之;全旅[3]为上,破旅次之;全卒[4]为上,破卒次之;全伍[5]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
[1]全国:完整的国家。此处指使敌国整体屈服。以下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等与此处意同。
[2]军: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
[3]旅: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
[4]卒: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一百人为一卒。
[5]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五人为一伍。
【译文】
孙子说:但凡作战,其原则必然是:使敌国全部屈服是上策,用武力攻破敌国之后,他们才屈服就差一些;降服敌人全军是上策,击破敌军他们才降服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后他们才降服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他们才降服就差一些;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后他们才降服就差一些。因此说,常打胜仗,可以做到百战百胜的将军,算不上是最好的将军。只有不通过交战就让敌人全体降服的,才是优秀将领中那个最好的将军。
【解析】
本篇伊始,孙子重在阐明用兵作战的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战而胜。
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己方谋求政治和经济利益。可以说,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争夺。既定目的的实现,就是战争取得成功的标志。
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但战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好的战争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己方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还能不损害本国的声誉和资源,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即使敌人完全降服才是上策,用武力击溃是其次的方法。因此,如何尽量减少己方的消耗,做到不战而胜,才是将领们最应该思考的。
【原文】
故上兵伐谋[1],其次伐交,其次伐兵[2],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3],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4],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5]者,此攻之灾也。
【注释】
[1]上兵:即最好的军事手段。上,最好;兵,军事手段。伐谋:用谋略讨伐。
[2]伐交:用外交手段去讨伐。伐兵:用武力去讨伐。
[3]辒(fén wēn):古代攻城用的一种四轮车具。
[4]距(yīn):为堆积攻城用的土山。,通“堙”,土山。
[5]拔:城被攻下。
【译文】
因此,最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打败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征服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打垮敌军,最下等的策略是攻破敌人的城池,之后征服敌人。攻城是迫不得已时才会采取的方法。修理制造橹、辒等各种攻城工具,准备其他的攻城器械,大概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堆攻城时用的土山,又差不多得三个月才能完成。如果将领在长期的准备中难以抑制焦躁情绪,最后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云梯攻城,结果是士兵死伤三分之一,城池仍然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所带来的灾难。
【解析】
在孙子看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最高的境界是用谋略取胜,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以武力取胜,最坏的方式就是去攻打敌方的城池。攻打城池实属下策,是迫不得已才能为之的。
为什么孙子将攻城视为下策呢?孙子在此也给出了答案:因为攻城耗费的时间太多,付出的成本太高,还未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古代,制造大盾、攻城车及各种武器装备,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修筑攻城的土垒阵地,又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对于秉持兵贵速胜的将领来说,极易让其焦躁愤怒,对于兵士来说,也会让他们士气松懈。众所周知,古代的城墙大多十分高大、坚固,需要攻城一方的士兵爬到城墙上进攻,但结果往往是才爬到城墙上方,便被守城一方的弓箭手射死,或是在爬墙途中跌落致死,因此攻墙士兵的死伤多达三分之一,而且还有城墙攻打不下来这个最大的灾祸,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1]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2]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1]非:不需要。
[2]顿:通“钝”,疲惫,受挫。
【译文】
因此,真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通过打仗就能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能拿下敌人的城池,即使是摧毁敌国,也不需要长期作战;他们一定会用“全胜”的策略去争胜于天下,这样一来,不仅国力不会受损,兵士不会疲惫,而且还获得了全面的胜利,这就是最好的谋攻法则。
【解析】
这一段,孙子在延续上一段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谋略战乃上策的观点,也可以说是孙子的“全胜”战略。
谋略战,顾名思义,就是以谋略取胜,就是运用智慧制定出切合时宜的战略,诱使敌人模棱两可、犹豫不决陷入错误的决策之中,促使敌人慑服于我方的政治压力,使其处于被动、举棋不定、惊慌失措的境地,从而使得我方能以最微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由此可见,谋略战是侧重于对敌方施加精神或心理上的压力。正如近代著名兵学家李德哈达在其《战略论》中所说:“尽管战斗是一种物质上的行为,可是其指导却是一种心理上的程序,战略愈高明,则愈容易把握有利机会,而只需付出最低的成本。”“在战争较高阶段中,若能在对方指挥官之心理上造成一种印象,则其结果,即可瓦解其整个部队之作战力量。而在战争之最高阶层中,对于一个国家之政府,若能加以心理上之压迫,更足以瘫痪其所有一切作战力量”。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1]之,五则攻之,倍则分[2]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3]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注释】
[1]围:包围。
[2]分:分散。
[3]不若:条件不如敌人。
【译文】
因此,真正的用兵作战原则必然是:兵力是敌人的十倍时,就围歼他们;兵力是敌人的五倍时,就正面进攻他们;兵力是敌人的一倍时,就设法分散他们,然后逐个击破;势均力敌时,就要想尽办法战胜他们;兵力少于敌人时,最好选择逃跑,设法摆脱敌人;如果各种条件都不如敌人,那么一定不要开战。所以,弱小的军队最好不战,如果坚持硬拼,其结果必然是被强大的敌人消灭。
【解析】
这一段,孙子紧接上一段的内容,讲的是实施“全胜”战略的具体方法。
在孙子看来,要实施“全胜”的战略,将领必须要坚持真正的用兵作战的原则。什么是真正的用兵作战的原则呢?孙子认为有五个原则:我军如果十倍于敌军,就对敌军实施围歼;如果我军五倍于敌军,就对敌军实施进攻;如果我军两倍于敌军,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如果我军和敌军势均力敌,则要设法分散敌军,各个击破;如果我军兵力弱于敌军,就应避免作战。孙子所说的这五个原则,其实就是审己察敌,量力用兵。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在战争中制胜、同时尽量降低我方损失的重要战争原则。要想做到趋利避害,不仅需要将领在战争前权衡各种战争方式的利弊,更要在战争中懂得权衡双方力量的变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1]则国必强,辅隙[2]则国必弱。
【注释】
[1]周:周到。
[2]隙:疏漏,缺陷。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臂膀,如果将帅辅佐国君缜密、周详,那么国家必然走向强大。如果将帅辅佐国君有疏漏,不尽职,那么国家必然会衰败。
【解析】
这一段,孙子点明了将帅对国家的重要性。
将帅,是辅佐君主的人才,如果将帅思虑缜密周详,自然能辅佐君主走向富国强兵之路。反之,如果将帅思虑不够周密,有所疏漏,就可能引导君主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国家的衰败。确实,将领的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正如俗话常说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一群狮子的统领是一只羊,那么狮群也会变成羊群”。所以古代的统治者才屡屡感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过,许多时候导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非是没有良将,而是统治者没有“慧眼识珠”的能力,误认家猫作猛虎,错把凤凰当草鸡。因此,统治者一定要把选择将领当作至关重要的大事来对待,不能有任何疏忽。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1]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注释】
[1]縻:牵制。指军队受到束缚。
【译文】
因此,国君可能给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强制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却强制下令后退,这是束缚军队、强制军队;不懂得战争规律却极力要参与战争,或不懂得战争规律但去干涉军队,这样战士们就会迷惑,不知如何是好;不懂得战略战术的变化却要强行参与指挥,这样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一个军队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那么各诸侯就会乘机发难。这就等于国君扰乱了自己的军心,从而帮助敌人战胜了自己。
【解析】
这一段,孙子表面在讲君主可能对军队造成的三种危害,实质是在告诫远在后方的君主要相信前方作战的将帅,不要随意干预将帅的指挥。
在孙子看来,君主和将帅应该是一种思想上协调一致但各司其职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君主指挥将帅用兵作战的上下关系。君主一旦选择好了将帅,就应授权让其独立指挥军队,因为将帅是有能力组织和指挥军队作战的。君主大胆放权,有利于将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以最小的代价取胜;如果君主乱加干涉,只会让将帅束手束脚,延误战机,还会扰乱军心,影响士气,反而加大了敌方获胜的概率。
所以说,专业的事还是应交给专业的人做,管理国家,是君主的专长,用兵作战,则是将领的专长。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1]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2]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注释】
[1]虞,准备。
[2]御:驾驭。此处引申为牵制、干预的意思。
【译文】
因此,判断一支军队是否能够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够准确地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通常会取得胜利;懂得根据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分配兵力的常会取得胜利;军心稳固,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常会取得胜利;两方交战,一方准备充分,另一方准备不充分,准备充分的常会取得胜利;将领聪慧、有才华,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同时君主又大胆放权,对将领不加干涉的常会取得胜利。以上五个方面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解析】
这一段,孙子看起来是在讲判断军队能否获胜的五个方面,实质还是在讲君主要对将领授权和充分信任的道理。
在孙子看来,要预估我方能否在战争中取胜,只要观察五个方面就可以了:一是洞悉是否可以与敌方交战,二是是否了解双方兵力并善加利用,三是全军是否上下同心,四是我方是否有充足的准备而敌方毫无防备,五是君主将帅是否能各司其职,即君主是否能完全信任将帅,不干预将帅。只要这五个方面的答案都是“是”,那获胜的可能就是十之八九了。可见,将帅的权谋与君主的放权都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1];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殆:危险,失败。
【译文】
因此说:充分了解对方也非常了解自己的,每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对方而只了解自己的,就只能胜负各占一半了;那些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的,肯定每次打仗都会失败。
【解析】
在本篇的最后一段,孙子提出了最重要的用兵作战原则: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其实就是在阐明情报对于战争的重要意义。
情报,就是关于某种情况的消息和报告,多带机密性质。用兵作战所涉及的情报,则是我方刺探到的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方面的情况,对我方的军事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自古以来,情报的收集就被视为战争制胜的重要砝码。可以说,谁掌握了丰富而准确的情报,谁就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为只有在拥有大量丰富而准确的情报的情况下,君主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将领才能制订正确的作战方案,做到百战不殆。如果只是了解己方的情况而不了解敌方的情况,只能是胜负各占一半,而如果连己方的情况都不了解,那就只能是每战每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