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上定西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定西以贫困闻名,清朝末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曾写道:“陇中[1]苦瘠甲于天下”,20世纪80年代,一位联合国官员访问定西后说:“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80年代初,全国实现温饱,而在当时全国贫困率为2.8%的情况下,定西还没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贫困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23.9%,农民人均的年分配金额不足50元,人均持有现金只有5元,“穿着黄衣裳,吃着救济粮,喝着拉运水,住着茅草房,睡着无席炕”是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定西的贫困有深厚的历史,综合分析导致其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生态环境严酷
历史上的定西,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态恶化,十年九旱,生态环境非常严酷。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300多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530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的1/2,是全国人均的1/4;全市农田单位面积占有水量分别为全国和甘肃省平均水平的8.2%和4.9%。同时,定西地貌多为坡地,沟壑纵横,山高沟深,植被稀少,使得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使得人地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也给定西生态环境承载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加上定西是自然灾害高发区,干旱、冰雹、霜冻、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对粮食作物产量影响极大。而过去贫困农民为了生存,以毁林毁草为代价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越穷越垦越流失,越流失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虽然近年来定西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定西恶劣的生态环境。这一系列因素严重限制了定西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扶贫政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措施的效用。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定西市的地形条件较差,使得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同一个建设项目,往往需要付出数倍于其他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建成以后,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国家和甘肃省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2001年,国家和甘肃省对定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2803万元,此后逐年下降,到2005年已降为191万元,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无力增加投资,民间投资因缺乏利益动力而难以进入,从而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使定西市贫困地区仍停留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状态。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脱贫的速度,而且还时刻威胁着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一些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就会重新陷入不得温饱的贫困状态。由于干旱少雨、水源不稳定、水质差等原因,部分特困地区季节性、灾害性的饮水困难仍然比较突出,农业生产用水严重匮乏。农村道路建设密度和技术等级低,排水设施不全,缺桥少涵,抗灾能力差,晴通雨阻现象严重,区域公路迂回能力差,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
3.产业发展落后
长期以来,定西市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低,比重严重失调,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户基本上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可耕种的土地中大部分是山旱地,分布在高山陡坡上,山旱地中很大一部分的坡度在25度以上,土壤贫瘠,跑墒、跑气、跑肥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用粮紧张,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农业生产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导致群众生活长期陷入绝对贫困,缺水喝、缺饭吃、缺衣穿、缺燃料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贫困农民迫于解决温饱的压力和出于规避市场风险的担忧,大都保留粮食种植,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偏重于粮食种植业(主要是小麦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不平衡、比例低,农业及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很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而有限的农产品限制了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收入来源不利于农民抵御农业歉收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收入风险,也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从定西农产品加工体系整体来看,所有的农产品中,只有马铃薯和中药材的商品量和商品率较高,其他的农产品商品量和商品率普遍偏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加工增值能力低,未形成规模效益。农业工业化总体程度低大大限制了定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从社会经济发展看,定西市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经济发展的启动力严重不足。由于生产技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低下的生产水平决定了传统农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经济,而贫困农户更为低下的生产水平,导致全部生产成果不能满足自身和家庭的最低生活需要,自给不能自足,陷入绝对贫困。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和自给性,决定了贫困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时必然要以解决温饱为首要和最重要的目标,从事其他生产也是完全出于满足自给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以自给性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而这种生产决策,恰恰又与贫困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相矛盾,粮食生产时常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产量低且极不稳定,结果导致贫困农户长期搞粮食生产却长期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尴尬局面。长期不得温饱的农民,多少年来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种粮食、解决温饱上,然而“老天爷”似乎有意与农民的种植习惯作对:在定西干旱山区,农民靠天吃饭,正值小麦最需水的春夏之交,却几乎年年都出现旱情,导致农民颗粒无收,越生产越贫困。
5.人口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经济落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成为脱贫致富的严重障碍。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定西市贫困县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左右,而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在40%以上。由于经济落后,人口整体素质偏低,贫困地区农民常年为了养家糊口而奔波。在一些贫困山乡,一半以上的农民从来没有到过乡政府以外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几乎没有享受过现代文明,除了最低的物质需求以外,农民几乎没有最普遍、最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观念落后,思想守旧,缺乏科学文化知识,长期生活在封闭半封闭状态,最终导致了贫困的现状。越种越穷的生产循环限制了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导致其缺乏市场意识及开拓市场的胆识和魄力,“等、靠、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还造成他们与外界交流较少,难以把握发展的各种机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影响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