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9] 马克思的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理论。这可以作如下的发挥:“世界”需要“改变”,是因为“世界”有“问题”。因而,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理论可以更明确地理解为“改变”有“问题”的“世界”之理论。针对有问题的世界,马克思构想了“问题”在其中得以解决的“未来”。此外,马克思还对自己“未来构想”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的论证,并设计了“问题”解决方案的框架,即在原则上指明了“现实通达理想之路”。
有关自己的“未来构想”,马克思有两段著名的话:“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170];“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71]。前一段话出自1843年9月马克思给卢格的一封信,后一段话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两段话有着明显内在的一致性:“不想教条式地预期未来”的自觉,促使马克思不是简单地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一个理想的状况,并宣称现实应当与这一理想状况相适应;“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希望”,推动着马克思去找寻在现存世界的既有条件下消灭现存状况的可能道路。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研究理路,造成了这样一种“理论后果”:他对于“新世界”的“发现”乃是基于自己对于“旧世界”的“问题”的“批判”,或者说,他对现存世界“问题”分析的进展与他的“未来构想”的具体内容演变具有“同步性”。
一 “问题”分析与“未来构想”的“同步性”: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学说,揭示了相互联系的四种异化状态: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172] 在此,我们可以推知,此时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当时的“未来构想”是:作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的共产主义。这一“未来构想”的着眼点在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第一,它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全面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173] 第二,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在共产主义的前提下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它还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74] 第三,它本身不是人的发展“目标”,而只是一个“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17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联系生产力与分工来分析所有制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第一,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水平的表现:“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第二,分工决定所有制:“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76] 也就是说,一定发展程度的分工,是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与一定形式的所有制相互联系的中介,并且分工直接地决定所有制形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分工”[177]的“未来构想”。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消灭分工”并非泛指消灭人们社会活动的一切差异,而只是消灭财产占有差异和阶级分化(此时,马克思、恩格斯甚至把它们也看作一种“分工”)等等旧式的分工;不是否定人们的社会职能的相对专业化,而是消灭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消灭分工”的设想,实际上着眼于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78] 有论著嘲笑这段话,认为这是空想。其实,读懂这段话的关键在于思维方法,其精神实质不是要否定未来社会的必要劳动分工,而只是表达未来社会的分工不会被凝固化,是必要的分工加上自由选择和个人安排。在《共产党宣言》中,“剥削”作为一个“问题”被马克思明确提出:“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179] “剥削”、私有制、阶级斗争是密切相关的三大“问题”。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在此意义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主张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80] 对于“消灭私有制”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下文中说得明白:“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181] 剥削的消灭,私有制的消灭,同时也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消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2]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一个剥削社会,而且是一个拜物教[183]现象(“社会关系物化”)普遍化的社会。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但是,这一“关系”被掩盖起来了。在社会的现象层面,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是“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工资是雇佣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剩余价值是从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利润是作为“物”的资本的“本性”的产物,地租是土地的自然生产力的结果,如此等等。只有运用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还原被掩盖的“关系”,才能发现:剩余价值的秘密在于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而工资的表象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而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而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184] 在马克思看来,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生产具有的客观属性,而拜物教观念是这一属性的反映。以对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为基础,马克思设想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一“联合体”中,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的劳动力当成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联合体的总产品,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依旧归社会所有,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直接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份额分配给个人;在这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185] 而且,劳动条件和实际日常生活条件,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以物质生产和它所包含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表现为自由结合、自觉活动并且控制自己的社会运动的人们的产物。[186]
《资本论》中“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并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简单延续,两者有着侧重点的明显差异:前者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直接化,后者的侧重点在于剥削和旧式分工的消灭。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时段马克思对现存世界中“问题”的深层逻辑的不同分析,来寻找这种差异出现的缘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从分工、私有制、剥削、阶级等视角分析现存世界的“问题”,从而其未来构想着眼于这些“问题”的消灭;在《资本论》中,从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关系物化的普遍化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的特殊生产方式和剥削的特殊实现形式,因而其未来构想着眼于消灭社会关系的物化,亦即诉诸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下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直接化。
《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未来构想”,是建立在《资本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之上的。基于《资本论》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存在条件及其历史性质的透彻分析,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下述“构想”:“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187] 因为没有了商品交换,所以耗费在产品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个人劳动直接“证实”自身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而不再“迂回”。
二 “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对“未来构想”的合理性论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而扬弃私有财产必须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188]。基于这种自觉,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谴责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首先肯定它的历史进步性、必然性和合理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还造成了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89] 因而,如果说资本主义社会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有其必然性。
然而,马克思决不是一个历史终结论者,他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决不是在为资本主义唱赞歌。在《共产党宣言》中,他同样指出了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的地步——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是明证;“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190]。在马克思眼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将走向一种自我否定,这种否定是“内在的否定”,是历史进程“辩证性”的体现。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总结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91] 这样,“问题”就是一种“历史性”存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商品看作劳动产品“历史地获得”的“社会形式”,把货币看作是金银“历史地获得”的“社会形式”,把资本看作“叠加”了新的“社会形式”的货币。[192] 而“社会形式”因其是“历史地获得”的,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历史的剥离”。在其“社会形式”被“剥离”之后,商品就不再是商品,而只是劳动产品;货币就不再是货币,而只是作为一种天然矿物的金银;资本就不再是资本,而只是劳动的客观的社会条件。上述“社会形式”具有其物化表现: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金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货币形式”,表现为它们作为“物”天然地具有的属性;资本在资本家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价值增殖,表现它作为“物”就具有的自行增殖的魔力。因为上述物化表现,商品、货币、资本这些具有历史性、暂时性的“社会形式”才被错认为是“物作为物”的本性,因而具有了“永恒”性质。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彰显了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193] 这可以视为《资本论》对共产主义合理性论证的新阶段、新成果。
马克思对《哥达纲领批判》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鼓吹“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进行了批判。他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194] 看到这里的论述,我们自然会想起《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五十一章《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在那里,马克思阐述了下述观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关系都具有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195]
针对《哥达纲领批判》中“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的说法,马克思以嘲讽的口吻说道:“如果我废除了雇佣劳动,我当然也就废除了它的规律,不管这些规律是‘铁的’还是海绵的。”[196]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隐蔽表现形式;当劳动力不是商品,或者说,在劳动不表现为雇佣劳动的地方,当然就没有所谓的“工资制度”和“铁的工资规律”。
对于上述“辩证地”理解社会历史的思维方式,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说得很清楚:“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97]也就是说,对马克思而言,必然与合理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与“历史的”合理;“问题”存在的必然性,也只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而非一种永恒。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货币、资本都只是“社会形式”的定位,对“社会形式”的历史性的揭示,以更加严密和有效的方式论证了共产主义的未来构想的合理性。
三 现实通达理想之路:马克思设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198]“工人解放”不能靠对现有状况的“细小改革”而实现。马克思认为,那些“不是希望提高工资并以此来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就是(像蒲鲁东那样)把工资的平等看作社会革命的目标”的“主张细小改革的人”犯了错误。[199] 因为,强制提高工资,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工资,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甚至蒲鲁东所要求的工资平等,也只能使今天的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关系变成一切人对劳动的关系。[20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01] 也就是说,只有用“革命”推翻“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消灭“唯心主义谬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视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202],而且还公开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203] 当然,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并非认为革命暴力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唯一方式。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针对蒲鲁东主义者在流通问题上的幼稚想法,马克思诘问道:“是否能够通过改变流通工具——改变流通组织——而使现存的生产关系和与这些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关系发生革命?进一步要问的是:如果不触动现存的生产关系和建立在这些关系上的社会关系,是否能够对流通进行这样的改造?”[204] 马克思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205]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在不触动现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无论是提高工人工资水平、提倡工资平等,还是改变流通组织,都无法实现达至共产主义的理想境地,因为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06]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宗教消灭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总结:“宗教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对于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因而生产者之间的最普遍的关系在于比较他们的产品的价值并在这种物的外壳下把他们的私人劳动作为等同的人类劳动加以比较的社会来说,崇拜抽象的人的基督教,特别是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神教等等,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只有当劳动条件和实际日常生活条件,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物质生产和它所包含的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这种社会生活只有当它表现为自由结合、自觉活动并且控制自己的社会运动的人们的产物时,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面纱揭掉”。[207] 即便后来科学发现,劳动产品作为价值,只是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物的表现;虽然这一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划了一个时代,但它决没有消除劳动的社会性质的物的外观。[208] 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秘密的发现,消除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纯粹是偶然决定的这种假象,但是决没有消除价值量的决定所采取的物的形式。[209] 也就是说,消除作为“社会存在”的“拜物教现象”,不是仅凭人们的认识(即便是“科学的”认识)所能完成的事情;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现存的物质关系。
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设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核心内容在于,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除作为“社会存在”的“拜物教现象”赖以存留的社会条件。只有拥有这样的理论自觉的社会主义学说,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原载《理论探索》2012年第4期,第二作者为刘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