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日本“入常”仍需考验
一个国家希望在政治上提高其国际地位,这是一种国家追求威信和对外影响能力的表现。通过成为政治大国,包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更好地做出国际贡献、维护本国的利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有尊重历史,敢于对历史负责,能够赢得周边邻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信任的国家,才有资格和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日本要成为常任理事国需要突破几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必须得到联合国会员国2/3的支持,第二道关口是能够得到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第三道关口是能否与其他候选国一起过关,第四道关口是能否冲破包括亚洲部分国家在内的民众反对日本“入常”的强大的国际舆论的阻力。
因此,日本能否如愿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列,就要看联合国改革方案能否取得联合国191个会员国中2/3的国家以及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所以,这些国家的态度将决定日本的梦想能否实现。
首先,日本能否争取到联合国2/3多数会员国的支持?日本政府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自己正在积极进行外交努力,而且也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明确表态支持,所以,日本在此次联合国改革中总是表现出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态。
譬如,2004年10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公使、新闻文化中心主任井出敬二就日本的“常任理事国之梦”做出说明。他表示,目前表明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有45个,未公开表明态度但实际支持的国家更多,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哪些国家支持日本。而且,当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改革报告,列出两套安理会改革方案之后,日本共同社就报道说,虽然报告中没有写明具体的国名,但无论最终采纳哪个方案,日本成为永久性安理会成员国已几乎成为定局。
然而,很难确定联合国成员国在关键时刻是否会支持日本。比如,日本在第49届联大正式申请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前,表明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就已有41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12个。然而,在日本外相发表正式申请成为常任理事国后的大会辩论中,竟没有一个亚太国家在讲话中表明支持日本的要求。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小和田恒在给日本外相的电报中说,在170多个国家的代表中,仅有17个国家的代表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而东盟各国在关键时刻却令日本失望。这使日本原来设想在联合国50周年时成为常任理事国的目标落空。
此后日本更积极地做各国工作,表示支持日本的国家越来越多。日本外务省统计,1995年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有73个,1996年达86个。但诸如前述事例看,这种统计数字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有关国家的正式态度很值得怀疑。事实上,日本要想发挥更为明显的国际作用,重要的是要取信于世界,特别是取信于亚太地区,因为许多国家对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认识态度是不满的,对日本未来的安全政策和国家走向也是怀有疑虑的。日本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能赢得亚太以至世界各国的信任,仅仅依靠拉票这种机会主义外交,未必会收到预想的效果。[3]
其次,日本能否得到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对于日本能否“入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日本表示,除了美国明确表态支持日本获得安理会常任席位以外,英国、法国、俄罗斯也都表示支持日本的要求。但是,在安理会改革中这五个大国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安理会改革不可能会如想象的那么容易。
美国支持日本“三心二意”——一方面,美国需要在联合国培植“亲信”,支持日本“入常”。在目前联合国“五常”之中,除英国外美国难寻“贴心”伙伴,在许多问题上受到联合国掣肘;为培养“亲信”,美国需要在“争常”候选国中选择,但是选择不多。德美关系近年降温较快,巴西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美国不属同一“梯队”,印度则既是地区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且在国际关系中向来拥有“主见”,不太可能对美国“跟风”。唯有日本,既是发达国家,近年又凸显“亲美”政策,最有可能为美国“效力”。
但另一方面,美国“挺”日本的代价却越来越高。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在亚洲实行“远邻”“恶邻”政策,不惜采取对抗性外交政策,在钓鱼岛、南千岛群岛(日方称北方四岛)、独岛(日方称竹岛)主权等问题上寸步不让,在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越走越远,导致各国反对日本“入常”的呼声高涨。如果美国此时仍极力“挺”日本,必将与日本绑在一起,开罪亚洲国家,破坏美国在亚洲的长远利益;还可能因此损耗美国的外交资源,形成美国在其他领域或地区的利益流失。
美国的模糊态度表明,美国在亚洲甚至全球利益上,既需要一个听话的日本的鼎力支持,又不愿替日本的一国之利明火执仗地“出头”。美国将日本放在亚洲第一盟友的位置上,鼓励日本扩充军事力量,争取大国地位,并不是盲目支持日本。其根本目的,是希望在亚洲培养一个代理人,能够使日本“英国”化,既传递美国政策,树立“亲美”典范,又牵制亚洲联合,围堵大国崛起。而一旦日本与亚洲国家陷入“冷战”或“敌对”状态,美国断不会为日本“火中取栗”。对于这一点,眼下正急于做“大国”的日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而且,中美两国在联合国改革方面有着许多契合点,譬如,主张联合国改革应该顺应时势,不希望制定一个改革时间表,这就与急切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日本的愿望有巨大冲突。
此外,有分析认为,美国的明确表态支持日本,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日本争取常任理事国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美国的这种态度使许多国家认为日本进入安理会就是美国的帮从,使美国在安理会中又多了一票,由此产生对日本“入常”的抵制心理。
俄罗斯态度模糊闪躲——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皮翁特科夫斯基指出,日本领导人宣扬的“俄罗斯会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说法值得怀疑。俄罗斯欣赏日本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的热情。他认为,目前安理会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未必真正做好了扩员的准备。如果现在就安理会扩员问题进行表决,俄罗斯肯定会采取躲闪模糊的立场。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乌特金教授则认为,俄罗斯不会同意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除非它放弃对俄罗斯的领土要求。俄罗斯会坚定支持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为德国是俄罗斯在欧洲最大的合作伙伴,而且两国的政治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多数俄罗斯学者认为,联合国是遏制美国单边主义的最佳场所,俄罗斯希望通过联合国来制约和牵制美国单边主义的发展。不难看出,俄罗斯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的角色中获取了超过它自身实力的影响力,俄罗斯把安理会作为削弱美国霸权主义的一个工具,不希望看到美国宣布安理会的寿终正寝。一位俄罗斯学者甚至对记者说,其实俄罗斯内心并不欢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员,因为一旦扩员,俄罗斯的影响力肯定会下降。俄罗斯认为联合国应该改革,但改革必须慎重。就如普京总统在联合国第58届会议上讲话所表示的那样,联合国这一复杂体系的确需要随着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但对联合国机构进行任何改革前,必须进行慎重的、准确的分析和评估,以免出现国际法真空。[4]
关于联合国改革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局出发,本着对世界、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安理会改革问题。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国政府认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强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能力,提高安理会的效率,维护安理会的权威,将会使联合国更能发挥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的积极作用。
因此,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和很多文件及发言中都不断地强调,安理会的扩大应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代表不足的问题。同时,鉴于联合国改革事关重大,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确实还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和建议,但从维护联合国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中方不赞成为安理会改革设定时限,改革方案要在广大会员国中进行民主协商,争取国际社会达成广泛一致。
小泉执政以来,日本的对华姿态出现了强硬化倾向。因此,有人担心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后会对中国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联合国改革是总体的、全面的,应该从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具体来说,我们看待日本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应当权衡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二是国际的大潮流,三是中日关系的需要。必须根据相应的时期和形势,分清这三个因素的轻重缓急。
综上所述,日本将安南的安理会改革报告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看成结束长期以来徒劳无益的改革讨论的关键契机,同样也是决定自身能否跻身世界权力中心的重要关头。但与日本这些急切渴望得到安理会常任席位的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无望得到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国家则对安理会的扩大感到深切担忧,它们就是以意大利、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等为代表的“福尔塞咖啡俱乐部”。日本对重大突破的期望与联合国成员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分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稍微的一点闪失、任何的一点分歧扩大都可以让日本之前付出的巨大努力付诸东流,也将为其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路画上阶段性的句号。或者正如英国学者赖因哈德·德里弗特所说的那样——“永久僵局而非常任理事国”。
[1] 鲁燕、明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程序与决策——以对日本的影响为中心》,《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期,第28~32页。
[2] 鲁燕、明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程序与决策——以对日本的影响为中心》,《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期,第28~32页。
[3] 〔日〕青木一能:《非洲应成为日本外交的重点》,《时事解说》2001年1月30日。
[4] 杨政:《俄罗斯如何看待联合国改革》,《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