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燧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综合上面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一共举了54个字。它们的对应情况是:

1.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项都有对应关系的24个字(括号内是本文中该字所在位置的章节数码,下同):

过(1.1,2.6,3.3)   菅(1.2,2.2,3.1)

苎(1.2,2.11,3.2)   辣(1.3,2.12,3.4)

滑(1.3,2.7,3.4)   狭(1.4,2.4,3.4)

夹(1.4,2.2,3.4)   甘(1.5,2.1,3.1)

蓝(1.5,2.11,3.1)   下(1.6,2.4,3.3)

价(1.6,2.2,3.3)   瓜(1.6,2.6,3.1)

鸪(1.7,2.2,3.1)   故(1.7,2.1,3.3)

臼(1.11,2.8,3.2)   客(1.9,2.3,3.4)

黄(1.10,2.7,3.1)   廣(1.10,2.6,3.2)

梨(1.12,2.10,3.1)  利(1.12,2.10,3.3)

鸡(1.13,2.1,3.1)   骑(1.13,2.8,3.1)

鬥(1.14,2.9,3.3)   龙(1.15,2.10,3.1)

2.韵母和声调两项有对应关系的16个字:

破(1.1,3.3)   搓(1.1,3.1)   炭(1.2,3.3)

渴(1.3,3.4)   插(1.4,3.4)   接(1.4,3.4)

担(1.5,3.3)   马(1.6,3.2)   补(1.6,3.2)

索(1.9,3.4)   早(1.11,3.2)   守(1.11,3.2)

啄(1.14,3.4)   筒(1.15,3.1)   送(1.15,3.3)

栋(1.15,3.3)

3.声母和声调两项有对应关系的6个字:

孔(2.3,3.2)   狗(2.5,3.2)   中(2.9,3.1)

力(2.10,3.4)   粉(2.13,3.2)   沸(2.13,3.3)

4.只有韵母或声母一项有对应关系的8个字:

苎(1.7)   父(1.6)   卤(1.8)   路(1.8)

鱼(1.8)   豆(1.14)   颈(2.5)   绿(2.18)

我们认为,声、韵、调三项都有对应规律的,是比较明显的同源字。只有两项对应而暂缺一项的,可以这样解释:(1)汉苗瑶基础语的声母、韵母相当多,而我们所举的例字有限,所以有的对应关系反映不出来。(2)我们基本上是拿上古汉语和现代苗瑶语方言进行比较的(虽然也考虑到了苗瑶语古调类和声类),但是汉语和苗瑶语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它们的语音对应关系自然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而这几十个例字是不能全面反映的。(3)声调可能是后起的,汉语和苗瑶语借以产生声调的语音基础已经有了分化;另一方面,声调产生后又反过来影响了声母和韵母的发展变化。所以,这几十个例字里,有一部分字只反映声、韵、调中的两项对应关系,而暂缺另一项,是不难理解的。基于这些认识,对于已经有了两项对应关系的例字,如“渴、索”等,虽然尚缺声母同类字,但从声母的大类看,都是次清字,符合声、韵、调配合的规律,可以类比,本文即算作同源字。又如“担、早、栋”等,也是缺声母同类字,但这些字有带鼻冠音声母的特征,服从这类声母的一般对应规律,也可以算作同源字。“粉”字带鼻尾,“力”字有入声的特点,“沸”字是合口或圆唇,这些特征符合同类韵母的演化规律,它们虽缺韵母同类字,我们也把它们归入同源字。至于只有一项对应规律的字,可以存疑,但它们显示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如“路、绿、颈”等大概都是因为来源于古复辅音而把对应关系复杂化了。

总之,我们认为,汉语、苗瑶语间存在的上述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的对应关系,决不是偶然的,必定有其发生学上的原因。本文在探讨苗瑶语的系属及其与汉语的关系问题上,只是提供了一点例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得到专家和同事们更多的指教。


[1] 见罗常培、傅懋著《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中国语文》1954年第21期;李方桂著《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中国语言学报》(美刊),第1卷第1期,1973。

[2] 见本尼迪克特著《澳台语和澳亚语》,提交“第一届国际澳亚语言学会议”的论文,火努鲁鲁,1973。

[3] 参见唐纳(G.B.Downer)著《瑶语勉方言中汉借词的层次》,《全亚季刊》(Asia Major)第18卷,第1部分,伦敦,1973。

[4] 参见李永隧、陈克炯、陈其光著《苗语声母和声调中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1959年第4期;本文集第1-19页。

[5] 参见张琨著《苗瑶语藏缅语汉语的鼻冠塞音声母》,《史语所集刊》第47本第3分册,1976。

[6] 参见陈其光著《苗瑶语入声的发展》,《民族语文》197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