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五行纲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医五行

何谓中医五行论?简单来说,以哲学五行论为基础,以人体生命系统为对象,所形成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模型。在本节中,中医五行论简称五行论。

一 五行与五脏比类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已经认识到人体有五脏,五行论是当时流行的理论,在天人合一整体宇宙观影响下,将五行与人体五脏相互联系、进行比类是很自然的事情。

五行与五脏的比类不是由一人、在一时完成的,而是有个历史过程。

战国早期《管子·水地》中五味与五脏比类是: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按五行与五味的对应,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咸,则可推出《管子》中的五行与五脏比类是,木脾、火肝、土心、金肾、水肺。管子是大政治家,也是大哲学家。比类的前提是取象,管子选取的“象”是五味。他不是医家,既缺乏解剖知识,又缺乏医学经验,对五味与五脏的比类自然不妥。

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中的比类是:春,木,脾,色青,味酸;夏,火,肺,色赤,味苦;季夏,中央,土,心,色黄,味甘;秋,金,肝,色白,味辛;冬,水,肾,色黑,味咸。这可简化为木脾、火肺、土心、金肝、水肾。《礼记》中的取象是以季节为主,兼顾色与味,从当时经验中很难得到脏腑与季节、色味相关的知识,其中五脏与五行的比类可能与祭祀有关。

汉初《淮南子·地形训》中的比类是:东方,开窍于目,筋气属焉,青色主肝;南方,开窍于耳,血脉属焉,赤色主心;西方,开窍于鼻,皮属焉,白色主肺;北方,开窍于阴,骨干属焉,黑色主肾;中央,开窍于口,肌肉属焉,黄色主胃。其中五行与方位的比类是木东、火南、土中、金西、水北,因而可得五行与五脏比类是木肝、火心、土胃、金肺、水肾。

在汉代成书的《内经》中的五行与五脏的比类沿用至今。四种比类列表如下。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管子》  脾  肝  心  肾  肺

  《礼记》  脾  肺  心  肝  肾

  《淮南子》 肝  心  胃  肺  肾

  《内经》  肝  心  脾  肺  肾

古时,脾胃常不严格区分,《内经》中的比类与西汉初期的《淮南子·地形训》基本相同。

《淮南子》一书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主旨,道家更重修身养性悟道,更关注医学,因而能选象更准确。《淮南子》中还增加了五脏与开窍,以及与皮肉骨筋血脉等匹配。道家有一种修行方法,用“意”领“气”沿五行相生的方向,即沿肝心脾肺肾的顺序运行,则感觉舒服,有益健康;而“气”若不按五行相生顺序运行,则人会感觉难受。这是否提示,五行与五脏最佳比类的形成与“气”的运行有关呢?

《内经》不仅新增加五行与五脏的比类,还增加了与六腑、魂神意魄志、血脉营气精、风热湿燥寒、筋脉肉皮骨、生长化收藏、脉象、经脉、俞穴等匹配,从而以五行为纲形成包括人体生理、病理、环境、病因、诊断、治疗等内容的中医五行论,简单列表如下。

五行 脏 腑    体 藏 官窍 液 情 气 味 志 脉 生化 色

木  肝 胆    筋 血 目  泪 怒 风 酸 魂 弦 生  青

火  心 小肠   脉 脉 舌  汗 喜 热 苦 神 钩 长  赤

土  脾 胃    肉 营 口  涎 思 湿 甘 意 代 化  黄

金  肺 大肠   皮 气 鼻  涕 忧 燥 辛 魄 毛 收  白

水  肾 膀胱三焦 骨 精 耳  唾 恐 寒 咸 志 石 藏  黑

二 中医学骨架

五行论丰富了生理、病理知识。“肝主疏泄”,是由“木曰曲直”引申而来;肝开窍与目,将一些眼病病因与肝的状态联系,进一步可与季节等联系。“肾主水”,是通过肾与水的比类,“水曰润下”,然后才有了“肾主水”的认识;肾与骨匹配,从而在两千年前中医就认识到许多骨病与肾有关。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肾分泌激素影响血中钙、磷等浓度,实证了肾与骨相关。“肺通调水道”,从现代解剖角度根本不可理解;但肺为金,金生水,则“肺通调水道”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被验证,而且因现代发现肺分泌一些直接影响肾功能的激素被进一步实证。

五行论指出了疾病如何传变。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

(《素问·玉机真脏论》)

这段话依据五脏相生相克的理论,提出内脏之病气是来自生它之脏,病气沿五脏相克的顺序而传,传到生己之脏则停留,而传到克己之脏,是病气逆传,则人死。例如,肝病,肝为木,脾为土,木克土,所以肝病传脾;若肝病传到肾,肾为水,水生木,肾为生己之脏,病气停留;若肝病传到肺则死,肺为金,金克木,肺为克己只脏,从肝到肺是逆传,故死。

五行论支撑中医病因观。风热湿燥寒、魂神意魄志、怒喜忧思恐、春夏秋冬等,都与病因有关,通过五行比类,这些因素有了相互联系。尤其是疾病与时间的关系,在五行论中格外受重视,不同季节容易得不同的病,昼夜中不同的时间对病的轻重、传变有不同的影响。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

(《素问·藏气法时论》)

五行论是运气学说的基础。五行生克与天干地支历法相结合,从而形成疫病与年代、气候等相关的学说称运气学说。中医在诊断疾病(尤其是大瘟疫)时,往往参考运气学说判断病因、病情。

五行论是望诊与脉诊的基础。望诊主要是望面部颜色,通过颜色正常与否判断脏腑疾病状况。颜色与脏腑疾病的关系是建立在五行比类基础上:红与心火相配,白与肺金相配,黄与脾土相配,黑与肾水相配。脉诊是通过脉象判断身体状况,五行比类建立了脉象与脏腑的关系,五脏配五脉: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

五行论与经脉学说相通。为与十二经脉比类,在五脏六腑之外,将心包算为一脏,从而成为六脏,六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匹配。

五行论扩展了治疗时选取经穴的思路。《内经》中以针灸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依据五行生克及脏腑比类的关系,治疗某脏腑疾病,可以针灸有关脏腑的经脉,如肝病,肝为木,水生木,肾为肝之母,治肝可同时治肾,而肾与三焦匹配,三焦与手少阳经匹配,因而治肝可针刺少阳经。《难经》在五行论基础上提出腧穴与五行匹配,每条经脉有五个腧穴:井、荥、输、经、合。在六条阳经上,这五个腧穴按五行相生的顺序相配;在六条阴经上,五个腧穴与阳经上的同名腧穴是相克关系。

五行论提供了药食治病的依据。药和食物都有辛酸甘苦咸五味。什么味治什么病,五行论是依据,治病开方时,往往要注意用药和食物的性味匹配。

五行论开拓了多种治疗方法的思路。依据五行生克关系,同一种病可有不同治疗方法或途径,同病可异治,异病可同治,有多种治疗方法:滋水养木法,肝病可治肾,是子病治母;培土生金法,肺病补脾;清金平肝法,肝病治肺;等等。按相生关系,生者为母,所生为子,可以子母同治,可以子病治母,也可以母病治子;按五行顺序,有隔一治法、隔二治法等。

总之,中医学若脱离了五行论,就不能成为一门有系统理论指导的学科,就只留下零散的实践经验。

三 自调控模型

中医五行论不是严格的科学理论,而是在哲学五行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型理论,不乏取象比类的推理。其中有些说法难以理解,比如“酸生肝”,如果不知道《尚书》所言“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就很难理解酸、木、肝三者之间关系。模型只是对真实的近似模拟;如同人像素描,不是照片,更不是活人。理解五行论,不是要将该理论与现代科学比对,不是要将素描还原为活人(科学可比为数码照片,数码照片也不等于活人),而是理解其意、其神。

中医为什么需要模型呢?这主要是因为生命是个超复杂系统:有太多的子系统;有太复杂的相互关系,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形成复杂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将复杂系统简化,建立模型取代真实情况,是从杂乱、无序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条出路。

在中国古代,以哲学五行论为基础,则产生了中医五行论这样的模型理论。这个模型,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子系统代表或包含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形体、官窍等构成的人体生命系统。

五行论中的五脏超出实体范畴,是以关系为主的模型。五行论用生克关系阐述了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给生命系统真正意义上的“活”力。可以说,五行论是至今为止,描述超复杂系统内在活力的最美妙的模型。

生命现象既有简单因果关系,又有复杂非线性因果关系。动物因饥饿而进食,因细菌、病毒而致病,用抗生素杀菌等,都是简单因果关系。人能触景生情,但很少会雷同,不是有什么景就生什么情,不是简单因果关系。人有思维、思想、感情等精神领域,人的精神与人的肉体有相互作用,形气神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健康与疾病,是形气神的整体表现,是超越简单线性因果关系的。

五行论是环行因果模型:可以是有因有果,可以是一因多果,也可以一果多因。对于五行相生环上两点而言,可以有多种解释:因即果,果即因。五行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因果不确定性模型,是对简单线性因果关系的超越。对中医来说,用五行生克关系作为生命系统自调控的模型,具有简单、明了等特点。

五行生克关系能调控子系统的状态,从而维持生命整体处于正常状态。若某种因素导致心火太盛,火克金,则抑制肺的活动;金生水,肺受抑制则不能正常支持肾;水生木,肾受抑制则不能正常支持肝;木生火,肝受抑制就不能正常支持心,从而抑制心火太盛而使其恢复正常,实现了自调控。自调控具有目的性,其目的就是保持生命的内稳态。

当五行生克关系不正常或自调控不正常时,适当的外界调控可以促使自调控恢复正常。中医的针灸、药物等调控的目的就是促使自调控恢复正常,而不是代替自调控,是促使五行生克关系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