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小结
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需求。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满足干部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的需求,如办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二是科研方面的需求,如科研管理、科研组织、科研模式、科研服务等;三是管理方面的需求,如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四是学习方面的需求,如脱产学习、在职学习、课堂学习、网络学习、主动学习、信息化素质以及学习模式等;五是决策咨询方面的需求,如领导决策、课题咨询、教研服务、管理决策、评估评价、评估模式等。这些需求的实现,应该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过程因素而忽视必要的实践和操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超越现实,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理性地认识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目标,包括已经实现的应用需求、规划中响应的应用需求、长远发展必须解决的应用需求。必须明确需求是变化和发展的,实现需求的过程是阶段性的,它是一个矛盾的运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进程。
二、党校信息化建设的评价和定位。党校信息化建设,以校园网、远程教学网、数字图书馆网为主要内容,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发展势头强劲,总体仍处于初期的发展过程。党校信息化建设受到来校学习的各级干部和党校教职工的充分肯定和欢迎,但满足需求的程度还比较低,目前的发展水平不高,这体现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应用系统比较滞后,资源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信息化服务、管理、维护以及信息安全保障手段还不够完备。远程教学、网络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内容、服务模式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层次性、时效性、实用性改造。信息化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迅速增强。各类服务对象的信息化观念、信息化技能和信息化素质必须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融合理顺也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改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服务队伍的发展和壮大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面向干部教育的党校信息化建设亟须在深化应用和优质服务的推进中,不断扩大宣传、引导需求、强化功能、满足需要,创建干部教育信息化的知名品牌。
三、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尽管目前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络、校园网、数字图书馆网进一步强化了党校在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中担负的特殊使命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作为远程教育中心的远程教学网络,期待着体系的完善和应用的规范;校园网作为开放式教学网络和终身学习的基地,期待着功能的充实和服务的配套;数字图书馆网作为干部教育信息和资源中心,期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完善和信息化服务机制的强有力保障。按照2006年1月21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党校教学水平和干部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党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应该抓紧整合,促使远程教育在推进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的课程结构方面显示出更加突出的服务优势,以便于推动网络环境下较大限度地满足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的开展,也有利于党校继续发挥干部教育培训轮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原则,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质量。应该抓紧配套,促使校园网作为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基础设施,在服务干部教育新格局的信息保障、技术支持和现代化手段方面,承担起构建网络条件下服务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应该抓紧建设,促使数字图书馆网在构建适应不同类别、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班次学员和干部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教学教参资源体系,构建能满足党校学科建设和各类需求的专题数据库和服务咨询体系,推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不断丰富干部教育信息网站的深厚内涵。
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对目前仍处在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党校信息化建设,尽管并不存在领导不重视的问题,却有一个如何重视的问题。领导问题的根本在于领导班子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面向干部教育的党校信息化建设涉及党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是新时期党校事业适应党的工作大局需要,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适应党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持和推进器,信息化的发展离开相关应用的同步和配套,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关键的问题是确定一种符合信息化发展的领导模式,宏观层面的决策应该是一个全局性的整体安排,操作层面的部署需要全方位的协调来推进;核心的问题是主要领导在决策中的主导作用,信息化建设需要较多的投资,运筹帷幄,配置得当,合理适度的投资保障,会使信息化建设给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添光彩,反之也可能造成投资浪费,会使党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综合效益发挥不足,严重滞后于干部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进程。有了一个符合党校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的领导机制,其管理体制的构成应该包括:决策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信息化建设咨询小组,管理层——信息化建设的主管职能机构,应用层——由校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的部门信息主管和具有信息技术基础的信息员。
五、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建议尽快出台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既要有前瞻性的安排,又要有具体发展的指导性要求;既要有重点应用、快速推进的远程教育下一阶段的实践目标和参考性实施方案,又要有校园网门户平台功能配置和应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布局的协作性计划;既要充分体现全国党校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兼顾各地党校反映自身特色布局的协调性发展。省级党校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和全国党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布局紧密结合,应在拓展应用领域方面有所作为,要围绕教学、科研需要做规划,围绕教员、学员的需要建设资源数据库,围绕提高应用水平抓好管理和服务;重点突破的领域包括省级远程教育的开办与实施,区域资源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干部教育服务平台功能的充实与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实质性推动,党校服务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地市级党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首先应该尽快融入区域党校信息化的整体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党校信息化发展中各具特色的亮点;其次应该整合所属县区服务干部教育的优势信息资源,积极推进省级资源中心的建设;最后要抓好服务实施的配套与应用。县级党校规划的重点是构建一个信息化应用的服务环境,确保有效地共享党校系统以及各类可以服务干部教育的资源、信息与服务的和谐应用。
六、党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远程教育在党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的远程教育仅仅停留在对现有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修订和自我完善上,低水平的发展违背了党校教育信息化的初衷。必须尽快将远程教育作为开展党校教学科研、服务党校教学科研的一种特殊形式拓展为同传统教育方式并列的网络教育方式,使之与传统的教育方式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成就传统教育模式无法实现的网络教育优势,形成干部脱产在校学习与在职在岗网络培训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传统面授课堂的网络呈现方式与个性化、交互型多媒体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办法,推进案例式、研讨式教学的开展,并逐步增强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应分别编制适应各级领导干部脱产进党校学习的网络培训系列教材以及适应在职在岗干部网络培训系列教材,相关专业、学科课程设计能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三)远程教育的资源库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央党校远程教育视频资源;本校教师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库;拟购置的参考视频资源、教学视频素材库;涵盖教材、教案、教参、大纲、问题解答等各类数字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导航。
(四)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远程教育的师资结构需要复合型知识人才队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敬业意识、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对学习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开发的能力、信息管理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装备、工具、手段的能力;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通过实践锻炼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速这一进程,强调教育者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融会贯通。
(五)远程教育的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一是详尽的入学指南,包括自主式学习如何报名、如何选择专业和课程,计划内班次如何在规定项目基础上选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二是方便的学习指南,包括学习须知规范、学习教材保障、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进程服务、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进度跟踪、学习提醒服务;三是细致的网络教学指南,涵盖教材自学指导、课件学习方法、网上答疑互动、网上讨论交流、网络模拟测试、网络资源导航、论文写作辅导;四是操作性强的咨询服务指南,包括网络咨询、邮件咨询、论坛咨询、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咨询、节假日咨询、跟踪咨询;五是周到的管理服务指南,参加网络学习一定会遇到学习者未经历过的许多困难,大量问题并不都会出现在学习中,必须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增强服务意识,尽快形成技术、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协同配合的支持服务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要通过加速远程教学网络与校园网的互联,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增加网络带宽,增强互动效果;通过完善远程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课程的播出质量,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七、党校网站提升应用功能的对策与手段。党校校园网是干部教育的专业性网站,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干部教育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校园网的作用不能停留在与传统手段并列甚至从属的地位,校园网从最初的补充地位、发展的并存乃至主体地位的确立,有一个渐进和升华的时空对接过程,必须通过观念的更新、有效的应用及适度的行政干预去加速这一进程。网站的建设,应该搞好整体规划,通过制定《全国党校门户网站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实施意见,在现有基础上整合、发展,打造成服务干部教育的信息化枢纽。网站的组织要兼顾各种要素的协调,包含功能结构、框架结构、页面结构、栏目结构、内容结构,突出反映主旋律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结构。网站的整体设计应该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尽量运用生动活泼、鲜艳动感的画面,高效科学的链接,冲击力较强的屏幕声音形象使内容活起来;在徽标、横幅设计及版面设计上,体现较强的党性和文化品位;在页面内容上,实现图像、声音、文字的多重效果。要通过整合党校网站信息内容如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等,合作建设全国党校各类专题数据库,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干部教育品牌。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站资源建设规范和合理的运行机制,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有效的协同机制,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信息更新保障机制,充分调动门户网站管理机构、部门网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网站建设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校园网应用水平的提升,要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把校园网功能应用与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干部教育的吸引力和活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加快网络教学应用的实践进程,以网络手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把党校教育带进面向学员的个体需求,面向干部教育逐步社会化的全新阶段;要通过多媒体教育模式的发展,使教与学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学员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八、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与方向。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和重点。目前,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发展的进程与满足需求的差距还很大,对教学科研的信息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与干部教育信息网站的地位很不相称。党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应体现在内容上多样化、数量上海量性、应用上紧迫性的特点。应该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学科需求展开,尤其是要将体现党校系统核心竞争力的信息资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全国党校的力量,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特色与优势。还应及时跟踪学科发展,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做好服务学科建设的网络信息导航工作和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导航库的建设。在加快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强化党校数字图书馆干部教育信息网站的服务职能。在网站设计方面兼顾各类功能的实现,栏目配置要合理全面,信息点击要快捷实用,导航链接要准确有效,查询功能要完善方便。在应对需求方面,根据课程设置的变化,培训对象的动态调整,配套信息提倡主动服务;对重点学科、课题研究、热点问题坚持跟踪服务;对领导决策、个性化需求实行特色服务;对信息咨询、疑难问题采用在线互动。在服务手段方面,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服务工具,根据实际需要开辟BBS、公告栏、留言板、信息服务论坛等;读者培训可以利用课件方式点播学习;对特殊文献需求进行信息加工传递和邮件服务;对网页风格、栏目布局、样式乃至相关内容的收集定制个性化页面。
九、党校信息化技术装备配置的要点和策略。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技术装备配置包含以下5个方面的要点和策略。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党校信息化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需求;通常主通道应是校园网(与互联网相连),还要兼顾内网即政务信息网,两网应在物理上实现隔离;没有布线的公共场所要考虑预留无线网的发展空间;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既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留有充分的扩展能力。
(二)网络系统的规划。党校网络系统主要包括远程教育、网络党校、办公自动化、教学教务管理、文件传输、信息检索、虚拟专网、IP电话及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应用;是一个集数据、语音、视频于一身的网络系统,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性能,来支撑所有应用;要选用先进、成熟、稳定可靠的技术;网络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近期目标,还要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充留有余地。
(三)服务器系统的扩展。应对新的应用需求,新系统的构建需要适当考虑不断满足未来教学与应用持续发展的因素,考虑原有系统设备的衔接与利用,同时解决技术熟练人员的问题、考虑总体的成本控制;建设思路应该是利用新的服务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构建数据中心,同时也要整合原有的应用服务,提高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拓展服务器应用构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构建安全、高效、扩展性强的服务器架构。
(四)存储技术的更新。数据的存储、使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党校网络服务发展的至关重要问题,其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技术层面的意义;存储系统的构建,是党校信息化建设进入以应用服务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网络化存储是一种趋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应该够用就好,制订或调整存储方案要有可持续性,能满足三至五年的发展和应用就行,不要盲目追求最先进的方案。
(五)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是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上,应通过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软件系统,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的系统安全体系来实现,提供多种安全监控和管理功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在制度上,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出台完善配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网络的应用和管理。
关于应用系统构建的策略,要从实际出发,把软件的应用和长远的发展统一起来。所选择的软件对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的要求,必须符合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要选择与信誉好、技术强、服务精的软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随着未来业务发展,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软件产品所提供的服务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灵活应对事业发展不断提出的应用服务需求。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他们是应用系统的直接服务对象和建设管理主体,传统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再造要通过他们与应用技术的融合,不断促进观念的升华来实现。要坚持软件试用的原则,试用是应用系统软件选型的重要环节。应用系统构建还应保持一种够用就好、发展无忧、技术先进、应用和谐的心态。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规范的程序组织采购活动,产品中标要签订完备的服务合同。
十、党校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的目标与要求。主要包括数字校园系统完整配套,各项主要功能应用全部到位;网络设施结构合理,扩展升级和谐,政务网、公网、教育科研网通道带宽流畅,安全保障有效;主机系统满足需求,响应快捷,运行效率高,便于扩充升级;存储系统能适应目前和2~3年的空间冗余,并留足了扩容的配套基础;校园一卡通规范入口、权限和应用内含,实现科学规范有序化管理;校务管理系统运转体系完备,无纸化办公已经实现;特色信息资源能较大限度地满足办公管理、教学科研、干部教育相关需求;党校学工人员具备较好的信息素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党校网站、网络党校在实践中已经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成为干部教育、理论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