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脏六腑的病,都可以通过中医治
和西医相比,中医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概念,比如“脏腑”就是其中之一。西医解剖学对人体脏器的认识是很直白的,看起来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中医将人体内的脏器分为“脏”和“腑”两类,将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相关的《六节藏象论》。这里的“藏”通“脏”,就是指藏于内的内脏。
脏腑包括哪些呢?最主要的就是五脏六腑。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仔细看一下,我们会发现,“脏”主要是内部组织充实的器官,中医认为它们都有贮藏精气的作用;而“腑”是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消化、吸收、排泄的功能。(在五脏六腑之外,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在西医解剖学名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名词,但实际所指却有很大不同。比如肾,在西医的认识中,这是一对位于腹腔、负责排泄、产生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而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主发育、生长、生殖。可见,一样的名词,其概念、功能却有天壤之别,绝不能混为一谈。本书中涉及的脏器名称均指中医学上的概念,请不要和西医解剖学上的器官混淆。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对五脏六腑功能的认识。
心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生命的主宰。
肝主疏泄,主藏血,可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水液代谢、性与生殖,并促进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又运化水湿),主统血。
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
肾藏精,可贮存、封藏人身精气,主纳气,主水。
胃和脾同称“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大肠是“传导之官”,主要功能为传化糟粕。
小肠主受盛、化物(容纳、消化食物),泌别清浊。
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化活动,而且是人体水液运行的道路。
膀胱可贮存和排泄尿液。
胆主决断,能贮存和排泄胆汁。
脏腑虽藏于体内,但它们的功能和病证都有征象表现在外,通过观察外部征象可以知晓脏腑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藏象学说的内核。脏与腑是统一的整体,有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不仅如此,五脏作为身体的核心,还与人体其他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
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
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由此可见,虽然五脏在我们的体内,不能直接看到,但是通过外在的一些表现,就可以推测、判断五脏发生了什么问题。比如眼睛有疾患,在内则是肝有了问题,所以在治疗上就不能忽视治肝,仅治眼病就是治标不治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因。因为有这样的表里对应关系,在针灸治疗中就有了表里配穴的方法。
无数中医前辈总结、归纳出生命活动的规律,使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内病外治。虽然五脏六腑深藏体内,我们依然可以用针灸、按摩、中药、食疗等方法从外部着手治愈疾病。从这点来说,中医有比西医更丰富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无痛或痛苦很小的情况下治好病人。疗效好、见效快、无痛苦、花费少,只有这样的医疗手段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