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柳(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王维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诗歌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被称为“诗佛”。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送沈子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沈子:沈子福,是作者的友人。

渡头:犹渡口。

罟(gǔ)师:渔人。

相思:此处指友人间的彼此想念。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朋友乘船离开时所看到的景色及感受。诗的开篇直接入题,开门见山,描写送别情形。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惆怅。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一般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真挚的感情,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

背景

从诗开头两句看,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名家点评

〔明〕唐汝询:“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

〔明〕唐汝询:“盖相思无不通之地,春色无不到之乡,想象及此,语亦神矣。”(《唐诗解》)

〔明〕周珽:“别景落寞,别思悠远,造意自慰,抒尽离情。周敬曰:造出情致,自不落套,作苦思何由得?”(《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四首(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

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简析

这首诗写侠少们的欢聚痛饮的情景。诗的首联以“美酒”领起,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大多还是少年。诗人借曹植的话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紧接着作者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表现出盛唐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当时社会游侠少年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长过程。

背景

根据陈铁民《王维年谱》及组诗所反映的少年游侠的精神面貌来看,当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

名家点评

〔现代〕刘学锴:《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好像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润湿。

客舍:驿馆,旅馆。

简析

诗的题目又名“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后两联转入伤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关心,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全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这首七绝。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王孟诗评》)

〔元〕释圆至:“首句藏行尘,次句藏折柳。两面皆画出,妙不露骨。从休文‘莫言一杯酒,明日难重持’变来。”(《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

眼疾:目光敏锐。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简析

这首诗只是写了一次简单的狩猎情景,却展示出王维才情之高。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先写了狩猎场上角弓的声音,飞箭快速射出,然后才告诉这是将军在冬天打猎。紧接着诗人描述了打猎的气氛,这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也成了千古名句。这个时候渭城冬的味道中已经有了春的味道,所以积雪融化,枯草显现,鹰眼容易辨认猎物,骑马前行没有障碍。第三联写到狩猎结束转马归来,表现出主人公的喜悦心情。第七句“回看射雕处”用了《北史·斛律光传》中的典故,说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这里借此赞美将军箭法之精。最后一句“千里暮云平”诗人转向了写景,遥望有千里之远的暮云平展到了天边,和开头形成呼应。

背景

这首诗也叫《猎骑》,是王维前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可考,主要写的是将军打猎的场景。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气概(‘风劲’句下)。极是画意。”(《王孟诗评》)

〔明〕顾璘:“格高,语健,老手。”(《批点唐音》)

〔明〕凌宏宪:“胡元瑞曰:首起句绮丽精工,与沈、宋合调。蒋仲舒曰:发端近古,武元衡‘草枯马蹄轻,角弓劲如石’正用右丞语。”(《唐诗广选》)

〔明〕李攀龙、叶羲昂:“‘草枯’二句,同是奇语,上句险,下句秀。结处淡而有味,可玩。”(《唐诗直解》)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

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

潺湲: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

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墟里:村落。

值:遇到。

五柳:陶渊明。

简析

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不仅仅是诗画的结合,还是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这首诗的前边写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是山中的秋景,这里有山有水,纯属天然。第二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描绘了辋川附近深秋时分的山水田园风光,和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表达的田园生活非常相似。“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取自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出了美丽的原野暮色。最后一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写人,这里提到的接舆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假装疯子,乐于山水而不出去做官,作者用接舆比裴迪;而诗人则以五柳先生陶渊明自比。简单几笔就分别描绘出诗人自己和好友裴迪两个人的隐者形象。

背景

裴迪是王维的好友,两人曾经一起在终南山隐居,这首诗就是他们相互唱和之作。

名家点评

〔清〕张文荪:“神韵止可意会,才拟议便非。”(《唐贤清雅集》)

〔清〕孙洙:“又从上‘暮’字生出(‘墟里’句下)。”(《唐诗三百首》)

〔清〕高步瀛:自然流转,时气象又极阔大。(《唐宋诗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