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下:指出兵。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指驻守边疆的战士。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进而推进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景物描写都是为后面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包含月、山、风、关等的边塞胜景。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不言而喻。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这荒凉的边关,想象着高楼中妻子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这一声叹息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并没有单纯地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产生更深入的思考,深化了主题。
背景
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感叹唐朝虽国力强盛,但边尘却未曾肃清过。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辛苦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名家点评
〔南宋〕吕本中:李太白诗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及“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之类,皆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然不褊浅矣。(《童蒙诗训》)
〔明〕胡应麟:青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浑雄之中,多少闲雅!(《诗薮》)
〔明〕唐汝询:绝无乐府气。(《汇编唐诗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