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海(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情人:多情的人,这里指作者。

遥夜:长夜。

竟夕:通宵,一整夜。

怜:爱。

滋:湿润。

盈手:双手捧满。

佳期:指相会的日子。

简析

本诗是写望月怀人的名篇,诗人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月色之中思念远方的亲人。开篇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通过大海、明月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壮宽阔、平静优美的景象。“天涯共此时”从写景自然转向怀远抒情,写相隔两地的亲人的彼此思念,此时此刻月色成了两方的中介,构思巧妙。

颔联写诗人因望月之后再要安眠却已无法平静的心情,是对首联的承接,一个“怨”字交代了诗人内心深深的苦闷,通宵的月色对于平常来说本无特殊意义,也不夹杂特殊情感,但是对于远隔天涯的亲人来说,长夜漫漫,望月思人的感受是苦涩而幽怨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诗人深夜望月难以入眠的情景。灭掉了烛火,饱满的月光愈发引起相思之情,披衣来到户外,伫立良久思念之情难消,夜深露重,不知不觉间衣服也已被打湿了。诗人最后暗用了晋代陆机的“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托出不尽的情思。既然无法将这美好的月光送给思念的人,只有把美好的希望寄托梦中,怀乡思人的苦楚与无可奈何的心情令人动容,引人共鸣。

背景

本诗约为张九龄早年在外仕宦时所作,一说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出守洪州前。

名家点评

〔明〕郭浚: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明〕陆时雍:起结圆满,五、六语有姿态,八为踯躅彷徨。(《唐诗镜》)

〔清〕黄叔灿:首二句领得妙。“情人”一联,先就远人怀念言之,少陵“今夜鄜州月”诗同此笔墨。(《唐诗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