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说:我在美国讲老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章

扫一扫,进入课程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语译

天地绵延长久。天地之所以能够绵延长久,乃是因为天地不以它们自己的存在为存在,不以自己的生命为生命,所以它们能生生不已。因此,圣人效法天地,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谦虚不争,反而受别人的推崇,变为万民的模范。把自己放在一边,而不执着自己的存在和利益,反而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能够在大我的存在和利益中,得到肯定和发展。这不正是因为他没有一点私心,才能真正成就了自己吗?

要义

1.本章承前章的绵绵,说天地的长久。

2.从天地的不自生,说自我的不自私。

天长地久的原因

龙兴碑,魏源本作“天地长久”。其实此处长和久都是指时间的。但老子为什么以天地来比喻,而不直接写道呢?因为道是无形的,本无时间的长久观念。而天地是现象界中最持久的形象,所以用天地来写长久。

老子以天地说长久,只是以大家所熟悉的现象来作譬,但在这里却涉及一个在哲学上常被讨论的问题,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的时间观念是因空间而形成。如果没有空间,就无所谓时间的长短。古代计时的漏刻和现代计时的钟表,都是以空间的标准来计算时间。即使没有这些器具,我们还有自然界日出日落的东西方位来计时,还有自身的生死的历程来计时。所以时间不离空间。反过来说空间是否能离开时间呢?如果空间只是指空空洞洞的一无所有,那么也就无所谓空间,无所谓时间了。我们心目中的空间,乃是有了天地之后的空间,也就是有形的空间,而不是一无所有,连天地也没有的空间。有了天地,便有形体;有了形体,便有生灭,因此便很自然地有了时间。所以空间也不能离开时间。

《老子》一句“天长地久”,我们把它引申出空间与时间的观念之辩,这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但老子在“天长地久”的这个时空交错的现象中,却有另一种体验,这就是下文他所谈到的“自生”和“长生”的问题。

天地既然有形,有形便有生灭,便不能永恒。这里说长久,显然是相对的。比起现象界的一般物体来说,天地是较长且久的。

为什么天地能如此,因为它们能做到“不自生”。“不自生”一语,可以有三种解释:


(一)无争心,如王弼:“自生则与物争。”

(二)不追求自己的生存,如成玄英:“不自营己之生。”

(三)不以自己的生命为生命,如憨山:“不自私其生。”


其中最后一条可以包括以前两条。这是说天地没有自己的生命,它们是以万物的生命为生命的。因为我们所谓天地,并不是指那个空无所有的苍天,也不是指那个广漠无边的大地,而是指天地间的一切。也就是说天地间的万物的生命就是天地的生命。万物虽然有生有灭,但灭而又生,所以天地之间,万物生生不息,只要有万物的存在,天地就有生命。这不正说明了天地不以自己的生命为生命,反而能借万物的生生不已而长存吗?

在第五章老子讲“不仁”,此处讲“不自生”。前后一贯,都是强调天地无心于万物,而任万物自生自长。可是万物的自生自长,并不是漫无秩序,混乱一片,如果这样整个宇宙的生机就不能平衡发展,天地也就不能长存。所以天地的“不仁”“不自生”只是其虚的一面,而万物的滋生发育,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一切又是如此活泼而井然有序,必然有其生存发展的道理,这就是老子讲的“道”和“德”。如第五十二章所谓“道生之,德畜之”。这也就是说,天地虽然不自生,而万物却能顺着道而生,依着它们的德而发育。因此天地也就能与万物共生。

“故能长生”一句,敦煌本作“长久”。虽然“长久”是承接前文“天长地久”而来。但长久只是形容时间之久而已。而“长生”则较有深意。不过“长生”并非指形体之不变或长存,如后代道教的长生不死的思想。而此处的“长生”是指生生不已的发展。譬如个体的生命虽然有生有灭,但整个人类的发展却是生生不已的。

圣人的无私

接着谈圣人如何效法天地的“不自生”。因为天地是自然的现象,本没有意识去维持它们自己的生命。可是人却不一样。有了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便代表了我的全部,要想突破这个躯壳去把别人或万物当作自己的存在,的确是非常不易的,所以需要圣人的修养才能有此造就。

“后其身”,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表示谦逊不争的意思。“而身先”是指受到大家推崇,反而成为官长或领袖。但我们要注意:不是说后其身,便一定能身先。不要忘了这句话的主词是圣人,必须有圣人的功业,然后谦逊不争,才会为人所推崇。一般人虽无圣人的功业,虽然有点儿成就,也应谦虚不争,这样至少可免除许多麻烦。所以对一般人来说,“身先”可以解作他们的向前发展。

“外其身”就是说把自己的身体放在一边。这就是圣人效法天地的“不自生”,不以自己的存在为存在,而以万物的生命为生命。这样自己真实的生命反而能与万物长存。当然圣人伟大,有此境界。一般人来说,自非易事。不过老子的教训,虽然以圣人为模范,但绝非高推圣境,而且也是说给一般人听的。对一般人来说,“外其身”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不要太执着自己身体的存在,因为有生必有死,如果我们放得开、想得破,不为形骸所拘,反而使自己的存在更合乎自然的发展,故而能长寿。另外是指不要太斤斤于自身的利益,应多为别人造福,这样小我的利益便能存在于大我之中,而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外其身”不是徒然的舍弃自己,而是要有更高的修养功夫去超越自己。

无私反能成其私

这句话乍看起来,容易使人误解老子的思想在助人“成其私”,而且是用权谋的方法,故效法作“无私”状而“成其私”。

首先从这个“私”字来说,《老子》中只出现了一次,就是在本章中,“私”的意义是承接了前面的“生”和“身”而来,显然是指的自身,而不是自私。所以“成其私”是成就自己,而不是满足私心。尤其前面一句已说了“无私”,又岂能再有私心?所以不能把“无私”当作权术,以达到个人的私欲,这绝不是老子的本意。如果后人以此为用,却正犯了老学的大忌。私其生,反而不能长生。

新语

本章借天地与圣人的对比,而说到人心。天地是自然的,不自生,而任物自化,圣人效法天地,也后其身,外其身,反而被尊为圣人。最后两句是就人心来说的,人心不能无私,这也是自然的,老子很懂人心,他就把握这个自私之心,而借天地圣人的例子来说明不自私反而能成其私,这个成其私并不是过分高调,要求人人都没有私心。老子是在借这个私心而达到无私的目的。举个例子,儒家讲孝道,好像是完全无私的,是孝养父母之道。其实孝的推行中也寓有私心,只是儒家不明言而已,这个私心就是我孝养自己的父母,同时也是教训自己的儿女,将来也必须孝养自己,所以在孝道中,一般人所想到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也是一种私心。也是二千多年来孝道在中国社会里能推行的潜在动力。老子在本章中没有提出道德言教,却直指一个“私”字,借此托出无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