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预防与诊疗感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关键的中医药概念

1.气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在中医学中,气被定义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且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也就是人体的原动力。这似乎不好理解,但你可以把它想象为组成人体的微小粒子,且提供给人体以能量,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中医认为,人体之气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来自父母先天之精、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和自然界之清气。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运动不息、虽无形而有其象。

中医强调的天地人一体,即天人合一,就是因为气既构成人体,又构成万事万物。天、地、人均统一于气。故而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息息相关。即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时间、地域、环境、气候与人的疾病密不可分。《黄帝内经》就记载,夏天人们容易得腹泻、冬天容易得关节炎。说的就是气候与疾病的关系。

“气”构成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花能开、动物能跑、人能思考都以“气”作为其功能基础。

那么有气就有生命了吗?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说,“气”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组成了万事万物。中医有句话“气聚而生,气散则死”。也就是说,气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生命。但一旦生命终结,“气”只是变换了另一种形式,而没有消失。正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所说的“宇宙的能量总是守恒的,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你看,在大草原中,如果哪个地方埋葬了动物的尸体,那么那个地方的土地就很肥沃,长在上面的植物就生机勃勃。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宇宙中的“气”以不同方式存在着。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植物、矿物,以至于恒星、行星、彗星都是气组成的。那么人类的生活就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这就是中国哲学和中医学所讲的“天人相应”的道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

既然人和自然界的成分都是一致的,都由“气”组成,那么人体和万事万物就会有相似的表现。比如在赤道附近的植物多为阔叶,叶的气孔很大,因为赤道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植物需要散热和蒸发水汽,以维持其正常生长。而在高纬度地区,植物多为针叶林,气孔很小。因为那里气候寒冷,光照少,水分少,植物为了适应其环境就要减少散热和蒸发水汽,以维持其正常生长。我们再看看生活在这两个地方的人类。赤道附近的人皮肤疏松,汗孔扩张,蒸发散热快,和阔叶植物类似,都是为了适应那里特有的气候。而高纬度生活的人类,皮肤紧致,汗孔紧闭,蒸发散热慢,和针叶植物类似,也是为了适应那里特有的气候。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中医学把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在人体中表现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①升:气自下而上运动。

②降:气自上而下运动。

③出:气自内而外运动。

④入:气自外而内运动。

正是因为人体中的气有着这四种运动趋势,才使得人体能够达到对内稳态和对外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正常机能。这四种运动有一种失调,都将导致人体机能的失调而发生疾病。比如气不升,人就会感到头晕。如果气不降,人就会感到胸闷。一旦气的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它功能正常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功能失常所表现的病态都是可以察觉到的。

气有五大功能。这对于人体的正常机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气的推动作用:就是指其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能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如生长、发育、生殖、各个组织的正常运转等。能促进血液和津液的生成、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全身。也就是说,人从婴儿长到成人,人的血液能够流动,都是气的推动作用在起作用。故而当气的推动功能减弱时,就可能发生生长缓慢,血液运行缓慢,或血液生成不足等。

②气的温煦作用:气给机体带来热量,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维持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工作,以及血和津液的正常输布。当气的温煦功能失常时,人体就会发生如手脚冰凉、怕冷、脏腑功能减退等。

③气的防御功能:指气具有护卫体表,防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等作用。气的防御功能正常时,人体就不容易得病,即使得病也容易好。而当气的防御功能低下时,人体就容易得病,而且得病后不容易好。

④气的固摄功能:是指其能够维持人体内脏的位置恒定,防止出血以及出汗过多。如果气的固摄功能失常,就可能导致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还可能导致各种出血症状和多汗症状。

⑤气化作用:指的是气通过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表现为气血精津液的代谢和转化。相当于新陈代谢作用。气化作用可以使饮食转化为能量,生成气血;食物的残渣转化为糟粕排出体外。当气化失常,就会影响到整个物质代谢的过程,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气的化源不足、损耗过多或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所导致的气虚,以及气的运动失常,导致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情况。

气根据其存在部位、功能和来源,可以分为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如饮食物形成的为水谷之气,肺部吸入的叫呼吸之气,循行于经络之中的称为经络之气,保证脏腑正常功能的叫脏腑之气等。其中与感冒息息相关的就是卫气。卫气属于气的一种,它主要有护卫体表、防御外邪,温煦脏腑、皮毛、肌肉,控制腠理的开阖、汗液的排泄,维持人体体温恒定的功能。如果卫气不足,那么就容易让病邪侵犯人体,易患感冒。

气虚:包括刚刚提到的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五大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功能活动低下,抗病能力下降等。一般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化源不足等所致。气虚常可见卫外不固,而易汗出;四肢肌肉失养,则见周身倦怠乏力;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则见头昏耳鸣,精神萎靡等。治疗大法是补气。

有一种感冒的病人,表现为经常反复感冒或感冒后不容易好,但发热不高,身体乏力倦怠,经常出汗。用一般治疗感冒的“解表”方法不容易治好。这类病人一般属于卫气虚而外感。用培补卫气的名方“玉屏风散”可治愈。且能预防卫气虚病人感冒的反复发作。

2.表和里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部位、病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的情况。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最终判断为某种证型。然后针对证型确定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同一个病可表现不同的证,需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感冒一病,西医认为,所有的感冒治疗原则都相类似,而中医则把感冒又分成了若干个证型,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而不同的病可表现为相同的证,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当中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领。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临床各科疾病都可用八纲来辨析。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与里是相对而言的。如体表与脏腑相对而言,体表为表,脏腑为里。从部位上看,身体的皮毛、肌腠相对在外,故为表;脏腑相对在内,故为里。就像橘子一样。橘子皮相对在外,就叫表,果肉相对在内,就叫里。

表证是指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进入人体,卫气抗邪于表而表现出的比较轻浅的证候。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多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可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痒感,咳嗽等症状。通常来讲,表证起病急,病情较轻较浅,病程较短。这些也正是感冒初起的特点。因此感冒多见表证。就好像橘子的皮出现了虫蛀,但果肉却没有坏。这就是表证的意义。

3.寒和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是一组以寒象为主的症状和体征,可出现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症状。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是一组以热象为主的症状和体征,多见怕热、口渴喜冷饮、面红耳赤、烦躁、小便黄等症状。

寒证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所致。包括表寒、里寒。表寒也就是表证与寒证的综合。感冒常见的表寒证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鼻流清涕,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

热证多因外感阳热邪气,或七情过度而化热,食积化热等所致。包括表热和里热。表热证就是表证和热证的综合。感冒常见的表热证多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小便黄,舌红,苔黄。

感冒的治疗首先就是要分清寒热,如果没有分清寒热,用热药治热证,用寒药治寒证就会加重病情。

4.六淫

上面提到了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体的内环境与大自然的外环境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而人体又不能自行调节恢复的时候,疾病就产生了。

能够破坏人体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生疾病的原因称为病因。宋代陈无择提出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即六淫侵袭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损伤等为不内外因。

所谓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本为自然界的六种正常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种气候太过或不及,如大风、大热、过于潮湿的气候;非其时而有其气,如秋天本该凉爽而气候却十分炎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天气突然降温10℃以上等。使机体不能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极端的气候就叫六淫。

六淫之邪多从体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所以把六淫致病称为外感病。感冒即多为六淫外感所引起。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等。所以不同季节的感冒也具有不同季节邪气致病的特点。如夏天感冒多为暑湿感冒,冬天感冒多为风寒感冒等。六淫致病特点见表1。

表1 六淫致病特点

5.疠气

疠气,即疫疠之气,又称为“戾气” “疫气” “疫毒” “异气” “毒气” “乖戾之气”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感冒也属于疠气的一种。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温疫论·原病》有言:“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这里明确指出了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入侵人体而致病。隋代巢元方的著作《诸病源候论》对疠气的严重性有这样的表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可见疠气对人类的健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6.发病

发病,是指在某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虽然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但又不外乎病邪入侵人体引起损害和正气抗邪这两个方面的矛盾斗争过程。因而,正邪斗争是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病理过程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抗邪和邪气伤正的矛盾斗争关系贯穿于人体的健康状态或病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当邪胜正负时,则发病。

通常来讲,邪气只是发病的条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也可以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比如疠气,致病性非常强,即使体质比较好的人也会感受而发病。

影响发病的因素有很多,除致病的邪气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体质因素、情志因素、饮食因素等均与健康和疾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7.治法

治法是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基本方法,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而来的,在临床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汗法

本法也称为解表法。是运用发汗的药物以开泄腠理,驱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法。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水肿初起而兼有表证者。汗法应以微汗为度。张仲景在《伤寒论》桂枝汤方用法中写到,“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因此不可过度发汗,非但外邪不能解除,而且还伤津耗气。对于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以及自汗、盗汗、失血、伤津者,均不宜单独使用。

(2)吐法

本法也称为涌吐法。是运用能涌吐的药物引起人的呕吐,促使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主要用于饮食停滞、痰涎阻滞或误食毒物尚未入肠等病证。吐法乃治标之法,多用于救急,用之得当,收效迅速,但易伤正气,故必须慎用。因患者用此法会产生比较强烈的不适感,因此是八法当中应用最少的方法。对病重、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及气血虚弱者,均不宜使用。

(3)下法

本法也称为泻下法。是运用能产生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攻下积滞、燥屎等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下法和吐法都属于祛邪之法,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患者不适感,且易伤人体正气,因此不可过量或久服。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及脾胃虚弱者应谨慎使用。

(4)和法

和法也称为和解法。是运用具有和解作用的药物,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调和营卫、调理肝脾等,亦属和法范畴。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已解而入里,以及脏腑极虚、气血不足之寒热均不宜用,以免贻误病情。

(5)温法

温法也称为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药物,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里寒证。根据寒邪所在部位及正气强弱之不同,临床常用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阳补肾等方法。

温法所用之药物性多燥热,易伤阴耗血,故阴血亏虚、血热及孕妇应谨慎使用。

(6)清法

清法也称为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证等。根据热邪所犯脏腑不同以及病情发展阶段不同,临床常用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清脏腑热等方法。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阳气,素体脾胃阳虚者慎用,而且不宜久用。

(7)消法

消法也称为消散法或消导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行气、化痰等作用的药物,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癥瘕积聚、疳积、虫积、痰饮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临床常用消食导滞、行气散瘀、消痰化饮、软坚散结、消痈溃脓等方法。消法也为祛邪之法,应做到祛邪而不伤正。

(8)补法

补法也称为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以消除虚弱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根据人体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临床常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方法。补法要防止不当补而误补。邪实而正不虚者,误用补法有“误补益疾”之弊。

8.药性

中药的性能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1)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证作用的概括。四气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把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疏肝、芳香开窍等兴奋人体机能活动功能的药物定为温、热性。如服用温热药附子能兴奋人体机能活动如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表、平肝潜阳等降低人体病理性机能亢进的药物称为寒、凉药。如服用寒凉药石膏可降低人体病理性机能亢进,治疗高热、心烦、头痛、痈肿疔疮等。

在药物作用的程度上,寒重于凉,热重于温。为了进一步区分这一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能和。酸(涩)味能收、能敛。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咸味能软坚散结。淡味能渗、能利。如辛味的麻黄能发汗退热;甘味的黄芪能补益,提高免疫力;酸味的五味子能敛汗,治疗汗出过多;苦味的黄芩能清热,治疗疮毒;咸味的牡蛎软坚,治疗甲状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