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名诗妙句说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词搜索

作者:唐·崔护

题目《题都城南庄》

亮点:清新婉丽,意味深长。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说这首诗是崔护根据自己的一段经历写成的。这首诗用“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后来人们就用“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之后更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盛开在这和煦的春风中。

如果崔护喜欢那名女子,为什么当日不争取,要事隔一年才来感叹?



当时崔护偶遇那名女子,不敢太过冒昧,也许他想等功成名就之后再回来找她。谁知一年后故地重游,桃花依然,美人却不知所踪。

尽管这首诗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情节,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它的意义不在于叙述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而在于抒写一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有意去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唐朝孟qǐ)的《本事诗》中是这样记载“人面桃花”的故事的:博陵有一个叫崔护的读书人,清明节那天他独自去都城南门外郊游,看到一户庄园,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便走上前叩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并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会儿。女子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崔护问她话,她只是默默不语。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停地回头,最后怅然而归。

时光如流水,转眼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忽然又思念起她,于是故地重游。结果,庄园一如既往,但是大门已上了锁。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他又来到城南寻找那位女子。听到门内有哭的声音,叩门询问时,有位老人走出来说:“你是崔护吗?”崔护惊讶不已,点头称是。

老人哭着说:“是你杀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不知如何是好。老人又说:“我女儿已经成年,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去年以来,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思。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上有题字,读完之后,进门她便病了,绝食数日就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托付终身,如今她就这么去了,这不是你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抚慰亡灵。女子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枕在自己腿上,哭着祷告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子竟睁开了眼睛,原来老人年纪大了,竟将虚弱饿晕的女儿当成死了。

老人转悲为喜,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