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诗词搜索
作者:唐·元稹(zhěn)
题目:《离思》
亮点:辞浅意哀,炽热动人。
延伸成语:曾经沧海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运用“巫山云雨”的典故,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的深广厚重,表达除了诗人钟爱的女子,即使是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就如见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屑于看。我即使走在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意,懒得回头观看,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

那个让元稹眼里只有她的女子是谁呢?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秘书省校书郎元稹被高官韦夏卿看中了,韦夏卿将芳龄二十的女儿韦丛下嫁给了他。出身高门的韦丛嫁到元家后,并不势利贪婪,也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为元稹生下了五个儿女,但因为生活贫困,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
几年后,元稹升任为监察御史,幸福富裕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但韦丛却因病去世,所以元稹对她一直心怀愧疚,为她写了很多感人的诗,最著名的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人在诗中用世间至大至美的意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认为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她,所以元稹虽然和表妹双文以及著名女诗人薛涛都有过一段情史,但他和妻子韦丛之间的“半缘情深”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白居易和元稹相差七岁,却同朝为官,两人在一次次翻阅典籍、修正错误中熟悉起来,开始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两人惺惺相惜,据史料记载,他们的和诗约有900多首。
元和十年三月,元稹因直言劝谏触怒权贵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被权贵嫉恨构陷被贬为江州司马,离开长安后走的恰好就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在驿站的墙柱上还发现了元稹留下的《西归》绝句,便提笔在边上也写了一首绝句。
在赴江州的船上,白居易反复吟咏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发痛为止,并写下《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而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也被贬官了,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立刻回信给他,而元稹一收到回信,还未拆开就泪眼模糊,吓得妻女急问出了什么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了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他又寄了一首《得乐天书》给白居易:“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死后的十年中,白居易对他的思念也从没有停止过,也许他们的情谊没有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来得张扬,留下类似“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千古名句,但他们的情谊却可以从一首首唱和诗中体现出来,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