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美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 言

最早的时候,人们茹毛饮血,打猎、采集,为的是活下去。能活得久的就是英雄。

人们从天雷引火开始吃熟食,后来,燧人氏懂得钻木取火,让火从天赐变成人为。人们由此习惯于吃熟食,营养越来越好,寿命大大增加,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神农氏教人种植五谷、制作陶器,人们拥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也有了炊具和容器;黄帝时期做灶、蒸盐,人们又懂得了调味。

《礼记》一书记载了许多跟饮食相关的规定,向我们展示了周代时,人们吃什么,不吃什么,以及当时许多食材的名称,还有各种食物最好吃的搭配和相应的制作方法。这本著作中还将饮食分为饭、膳(shàn)、饮、酒等几部分分别详细地介绍,内容之全面,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食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最晚至秦汉时期,食物种类已经大大丰富了。《黄帝内经》里还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养生之道讲饮食适度,不贪吃,这样才能长寿,这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另一面——吃得健康。早在周代,统治者就设立了食医,负责检查宫中饮食和卫生,后来逐渐转为负责调配王室贵族饮食的寒温、滋味、营养等,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可见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科学饮食了。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人的饮食由果腹转变为文化,人文礼教由此发端。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孔子又曰:“食不厌精,脍(kuài)不厌细。食(yì,食物腐败)而(ài,食物放久了变味),鱼馁(něi,腐败,不新鲜)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rèn,将食物做熟),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荀子曰:“争饮食,无廉耻。”

食礼是生活礼仪的重要部分,甚至远远重要于吃什么,认真对待吃饭就是认真对待人生。

这本书将向小朋友们展现中国人自古吃什么、怎么吃,各种菜系的区别,及茶、酒等饮料的发源。同时,还会向小朋友们介绍饮食之礼和饮食典故,让吃饭变得更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