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遗的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乌当—香纸沟土法造纸

相传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越国汪公从江浙率兵进湘省转黔省,带领一支军队来到这里屯驻,为祭祀军中阵亡将士,在此修碾房伐竹造纸做祭品,采摘香叶,用香叶做“香”(因湘省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就地把这里定名为“湘子沟”。

香纸沟“香纸”在明朝主要是人们用于敬神祭祀焚烧的制品(冥纸)。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纸张质地优良,曾达到“万纸担米”的价值,逐渐成为当地的一个特产行业和流传至今的古法造纸技艺。

香纸沟的古法造纸,正是科学古籍《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造竹纸”,这里古法造纸的整套操作过程如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篾、提浆、抄纸、烘晾等七十二道工序,和《天工开物》记述的蔡伦造纸术并无二致。其流传至今,传承了原始的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的活化石。

其纸质绵韧,纸面平整,有隐约竹帘纹,色泽金黄、艳丽,吸水性好,因造纸时加入香叶,故作冥纸焚烧时,成灰白色,并带有淡淡的清香味。

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这是一种远古文明,也是一个奇迹,一个秘密。

制作皮纸时需运用柴刀、木锤、大铁锅、土竹窑、柴火(燃料)、漂洗池、发酵池、水碾、滑水池、竹滤网、泡胶桶、扒杆、纸槽、铡竹刀;帘床、纸帘、纸板、纸榨、抬纸架、牵纸凳子、压纸棒、晒纸架、裁纸刀、钱片、钱架等工具,造纸流程按照:(1)、取料:选取新鲜竹子并晾晒;(2)、蒸煮竹麻;(3)、碾竹麻;(4)、抄纸;(5)、压榨;(6)、擀纸;(7)、凉纸;(8)、裁纸;(9)、打钱等9种工艺步骤进行方可制成。

古法造纸选用的当地“钓鱼竹”,这种竹子肉厚、质密,成浆率高,韧性好,易成型,用其作原料是当地土纸优良的主要原因。其原料加工大都采用日晒、雨淋、露炼等方法,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经验掌握。香纸沟溪流密布,水源充足,植被良好,水质清澈、凉滑,制出的纸色泽透亮。土纸色泽的好坏很大程度也得益于当地的水质。

土纸从原料加工到成纸所经过的72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香纸沟土纸已有数百年历史,长期以来它的生产技艺全靠父子传承(传男不传女),世代相传。土纸加工技艺,除了靠父子之间的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受才能掌握,难于言表和形成文字。由此可见,土纸制作技艺确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