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译丛(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行 伏念败

骨咄禄的复国成功建立在阿史那伏念起兵成果的基础之上。此时之政治形势,正如《暾欲谷碑》所描述的那样,“突厥人民没有自己的可汗,后来脱离了唐,有了自己的可汗”(指阿史那泥孰匐、阿史那伏念及阿史德温傅),“却又背弃了自己的可汗”(阿史那温傅最终被斩),“再次臣属于唐”,“上天怒了,让突厥人民死亡 ”[第30页]。“设(骨咄禄)集合了军队(即阿史那伏念的残军)”。碑铭里的čuγay quzïn对应于汉文里的“总材山”,虽然语音上并不完全吻合。骨咄禄之反唐根据地—黑沙城,毫无疑问就是碑铭之Qara qum。为了弄清黑沙城之地望,有必要做一些论述。

首先需要指出,黑沙城在突厥汉文文献里经常以“黑沙碛”出现,即黑色的沙碛。116阿史德温傅曾率领突厥士兵回到黑沙碛,可见此地不受唐朝控制;唐军追至黑沙碛没有发现阿史德温傅,却遇到了一拨薛延陀,即碑铭里的Tarduš(薛延陀与Tarduš之勘同,详见拙文《“薛延陀”考》)。据《大同府志》(《古今图书集成本》6,卷348,页1)黑沙碛位于辽振武县北70里,拓跋鲜卑之盛乐故城,汉属定襄,今大同府北。振武县位于今归化城(呼和浩特,见《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南。既然在呼和浩特南70里,我认为黑沙应该位于阴山北麓之可可以力更(Kuku Ilikung)附近,此地便是骨咄禄起事之地。117关于黑沙城的具体方位[第31页],汉文史料里是否有进一步的暗示呢?我认为有一条线索:“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当意虏即破,欲幸取功,乃募谍出塞二千里,间虏无备袭之。”出塞(大同府北长城)二千里,就到内陆亚洲的深处了。虽然遥远,但按当时路程计,差不多相当于唐廷到黠戛斯牙帐的距离,据《新唐书·回鹘传下》“阿热牙至回鹘牙所,驼它四十日行”。《新唐书·回鹘传上》“树牙独乐水上”,即后来之哈喇巴喇哈逊(Kara-Balgasun)。《回鹘传下》:“使者道出天德(据《马可·波罗游记》,在呼和浩特境内)右200里许抵西受降城118,北300里许至鹈泉,泉西北至回鹘牙1500里许。”如此一算,如果取道西受降城,从呼和浩特至回鹘牙帐的路程正是2000里。我们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推算,大同府北长城2000里,即使没有到达鄂尔浑河流域的哈喇巴喇哈逊地区,我们也可以想象,爨宝璧派出的探子应该穿过了大半个沙漠,才到达了突厥人的地盘。根据汉文史料的记载,我很认同克莱门茨先生(D. A. Klementz)基于个人观察而得出的结论,杭爱山南麓,Orok-nor和Tsagan-nor北岸产黑砂岩,风化的岩石就是史料中所谓的“黑沙”。119我认为拉德洛夫的结论也是正确的,他在克莱门茨先生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第32页]“čuγay quzï指Tuin-gol河、Tana河、Arguin-gol河上游地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接受这一假设的话,《暾欲谷碑》提到他到达Kök-Üngür河,Oγuz人首次从土拉河来到Tuin-gol;他是从这里到达Urta Tamir上游并一直向上至Ügäi-nor。如果以上推断都正确的话,鄂尔浑河、土拉河和Chara-gol流域的“于都斤山林”,这一位于肯特山和杭爱山之间的地区,可能还包括杭爱山北部地区。120[第33页]

在我看来,黑沙城也是默啜(即Qapγan-Qan)一度居住的地方。《通典》称“黑沙南庭”,是对应鄂尔浑河流域哈喇巴喇哈逊之“北庭”。突厥语Qara Qum,指代一片广袤的草原带;此外,在今土库曼斯坦北部也有一片草原名叫Qara Q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