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国家和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新的时代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的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信息化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大学的发展空间。面对发展语境的变化,我国的大学亦在因地制宜地制定新的发展规划。通过梳理近10年高校发展的重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学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从文化硬实力开始奠基,继而经历从文化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的过渡,最后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觉醒。由于我国高校的发展层次不同,每个高校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大致说来,高职高专类高校、三类本科院校中的大部分院校尚处于大学文化硬实力的奠基阶段,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力度相对不足;国内大部分市属类高校、部分省属普通高校处于从文化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的过渡阶段,文化软实力呈现出一种雏形状态;国家重点大学、省级重点大学或优势专业高校已经经历文化硬实力的奠基,基本完成从文化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的过渡,实现了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自觉建构。当然,在建设过程中,有些高校是多元并举、多条腿走路,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同时亦在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一)大学文化硬实力的奠基阶段

近2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高等教育步入发展的黄金期。国家层面所主导的“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大学建设”,昭示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地方政府也大力发展省管的、市管的重点大学、特色大学、特色高职教育,中国各个层次、各个区域的大学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诸多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都取得了明显改善,我国高校先后进入大学硬实力的高速发展期,为我国大学的软实力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全国大部分高校而言,学校对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落实到位,使用教育资金的情况良好。在大学硬实力的建设方面,各个高校大力建设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公寓、体育场、教师公寓、办公楼等,使得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行政人员的办公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其中有些高校相互整合资源,进行高校合并,还有一些高校兴建新校区。总体而言,在各个高校大力发展硬实力阶段,主要凸显出两种热潮:大学合并的热潮,以及兴建大楼、新校区或办分校的热潮。

1. 大学合并的热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在总体的高度上激发起各个行业的良性竞争行为,中国大学之间的竞争也随之而起。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水平,我国政府也进行了相应的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指导方针,在1992年至2006年之间掀起一股高校合并的热潮。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在此14年间共有431所高校进行了合并。[1]尤其是在2000年,有230余所大学进行了合并,掀起了大学合并的高潮。

大学合并主要体现为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三种方式。强强联合的案例主要有: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1998年9月,浙江大学和原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合并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2000年5月,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复旦大学;2000年6月,山东大学和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为新的山东大学;20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年8月,武汉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合并为新的武汉大学;2000年4月,湖南大学和湖南财经学院合并为新的湖南大学;2001年10月,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中山大学。强弱联合的案例主要有:1994年,南开大学和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合并为新的南开大学;2010年5月,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划转到南开大学的建制之下,成立旅游与服务学院;2000年,重庆大学和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新的重庆大学;2000年4月,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中南大学;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弱弱联合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市一级的地方性高校,比如:1999年3月,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枣庄教育学院、枣庄广播电视大学合并为新的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于2004年5月更名为枣庄学院;2004年菏泽师范专科学校、菏泽教育学院、菏泽广播电视大学、菏泽师范学校、菏泽农业学校合并为菏泽学院;2005年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柳州财经学校合并,后于2015年更名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针对这次高校合并的浪潮,国内教育界争论很多,热点事件和凸显出的问题也很多,但总的来看,高校合并之后的硬实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的高校,都在大学之“器物”的层面上夯实了基础,主要表现为校园占地面积的扩大、教学设施和科研设施的完善、师资的扩大、生源的增多等等,在此强劲的硬实力基础上建构出更为宏观的大学软实力形态,合并之后的高校经过数年循序渐进的磨合期,在组织文化、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更大的建树,“共同愿景”作为合并后的高校的价值导向,激发起高校内部各个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创造力,极大地提升了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 兴建大楼、新校区或办分校的热潮

从1999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3年时间,直到2015年,我国的本专科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录取率也是逐年攀升,详见表1。

表1 全国1999—2015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2]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先各个高校的“硬件”和“软件”都不足以满足正常教学科研的需要,原先校区比较充裕的高校则大力兴建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公寓、体育场、办公楼等基本设施;有些高校出于校园文化生态保护的目的,对原先的教育基础设施不加拆除,选择在学校空地上兴建教育基础设施。原先校区不充裕的地方则要在郊区或异地发展自身的教育领地,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兴建大楼、新校区或办分校的热潮,这也是大学硬实力发展的必要路径之一。

关于兴建大楼的热潮,在教育学界和文化学界掀起了一场大讨论,这就是“大楼”和“大师”之争。我们认为,这场争论的主要原因是针对国内个别高校过度注重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刻意追求排场、规格、气势和派头,使之和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对于这种大学追求“奢华”的现象,是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但是对于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其兴建大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大楼+大师+大学生+“大精神”,大楼是一所大学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广大师生教学科研的重点领地,优异的教学环境和科研环境,处于时代前沿的实验室是筑巢引凤、吸引人才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大学扩招后广大学子能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大楼和大师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大楼和大师都是大学需要的核心要件,大楼为大师和莘莘学子而建,大楼是大学硬实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基础之一。在大楼的基础上,大师开拓时代前沿和科技前沿的知识,而后传道授业解惑,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继而在大楼、大师和大学生之间回荡起具有时代感、使命感的“大精神”。

关于兴建新校区或分校,也是大力发展大学硬实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在建新校区和已建成新校区的数量有200余所,限于篇幅限制,在此仅以985大学的新校区和分校为案例进行分析,详见表2。

表2 原“985工程”大学校区分布情况[3]

(续表)

(续表)

由表2可见,我国39所原“985工程”大学共有校区和分校140余所,占全国所有高校新校区的比重较大。这些新校区和分校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缓解了高校办学的压力,但是由于有些校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生活设施不健全,甚至交通问题也比较突出,给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认识到,这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高校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解决相关问题,配套的生活设施和交通工具都在积极推进,经过数年的建设和发展,会形成极具经济、文化活力的“大学经济生态圈”。从地方发展的角度讲,一所新校区或分校的落成,会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靓丽的文化名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的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从高校发展的角度讲,新校园或分校的建设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区域影响力,一所高校有一所或几所新校区与分校,会形成多点共同辐射的文化生态圈。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新校区和分校的建设是高校硬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发展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二)大学文化硬实力迈向文化软实力的过渡阶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大学合并潮、兴建大楼潮、兴建新校区或办分校的热潮,是属于大力发展高校规模、教育基础设施等硬实力的范畴。那么,随之而来的高校更名的热潮和硕士点博士点申报的热潮则属于从大学硬实力迈向文化软实力的过渡阶段,即这两种热潮不再单纯地追求大学的“器物”层面,而是逐步地向“组织”“制度”层面迈进,是作为大学硬实力和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桥梁”而存在。

1. 高校更名的热潮

从2000年至2015年,我国高校掀起一股高校更名的热潮,就这一热潮而言,是在大学扩招和大学合并的基础上发生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六种类型:第一类是学院升格为大学,包括学校规模不变、只是因办学层次提升由学院升格大学,学院并入其他大学,新建大学这三种类型。据教育部官方网站资料初步统计[4],在此15年中,此种更名类型的高校数量约有210所。第二类是学院更名为学院,此种类型办学的层次不变,只是从提升冠名的地域级别(如从地市级提升为省级)或提升专业特色和领域(如从教育学院提升为师范学院),其中亦有同层次的院校并入共同更名为新的学院。此种更名类型的高校数量约有240所。第三类是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比如全国各地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或师范学院,或专科学院并入其他本科院校。此种更名类型的高校数量有230所左右。第四类是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比如诸多地方的职业学院升格为学院,或职业学院并入其他本科院校。此种更名类型的高校数量有80所左右。第五类是“三本”升为“二本”,主要是原知名高校编制之外的独立学院脱离其主办院校,独立设置为普通本科类院校,如原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独立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此种更名类型的高校数量有50所左右。第六类是中专学校、职业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或新建大专院校。此种更名类型的高校数量最多,有1200所左右。

针对高校更名这一热潮,国内教育学界掀起一场大讨论,有些学者认为此举弊大于利,认为高校更名只是注重高校的外部建设,而破坏了高校自身的文化生态,更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自身的历史沿革,极容易破坏已经形成的民众认同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千篇一律的跟风浪潮中迷失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价值定位。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怀有文化乡愁情结、过度务虚的高校保守主义。因为,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均需植根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当下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新的行业、新的业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高校要与时俱进。就此而言,高校的更名对于拓宽学科的专业面,尤其是原先一些单科专业院校在更名之后发展成为综合性高校,能够很好地催生交叉学科和新兴专业,从而满足社会日趋多元化的需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高校更名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高校的升格,升格之后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教育经费的拨付、招生的规模、办学的质量、职称的评定上都将拥有更大的权限。从社会认同的角度讲,大学更名不仅不会使高校的社会认同力下降,反而会使之有较大的提升,更名之后的高校会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和教学科研人才,一所高校只有在充分的师资和充足的生源的基础上,才能谈及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更名深深植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的硬实力这一器物基础,是属于更高层次的大学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为长远地、持续地建设大学文化软实力。

2. 硕士点博士点申报的热潮

纵观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前发展得较为缓慢和曲折,改革开放之后渐入佳境,在步入21世纪以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1年,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发布《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开始。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断,直到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申请。1984年8月至2003年8月,教育部先后批准5批共计57所研究生院,自此形成58所研究生院的固定规模。其他还有诸多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重点高校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研究生逐年扩招,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申请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情形:此前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在积极申请更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此前只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在积极申请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此前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在积极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我国高校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在2004—2015年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申报热潮。

此次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热潮,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学校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是衡量该校发展水平高低的尺度之一。这次申报的热潮,使得我国500余所高校拥有研究生教育的资格。虽然此次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的热潮略显浮躁,相应的师资没有匹配到位,但是相应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正逐步显现,这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形式,为师生的科研热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也是提升人才培养、凸显师资学术水平的重要平台,能够以此为载体扩大高校的影响力,使学校声誉得以明显提高。

(三)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觉醒阶段

我国大学经过高校合并、兴建新校区或办分校,在建设硬实力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又经过高校更名,传递出高校管理者的教育抱负,高校更名亦意味着在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整合,让人们通过更名后的高校校名就能知晓该校的特色专业、办学层次和教育类型,为以后的大学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建构愿景。由此,高校经过数十年的硬实力建设的奠基阶段和组织制度建设的过渡阶段,也就从重视高校规模、高校硕士点博士点数量等可以量化的建设重心,自觉转向了“回归高等教育本身”、重视人才作用、重视学风建设、重视科学研究等隐形软资源的阶段,大学的文化软实力随之涌现。2004年,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大学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期。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意味着,我国大学下一轮的竞争重心,将由高校硬实力的竞争转向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教育体制、人才机制、大学精神、大学风气上下足功夫。

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呼唤着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但同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软实力的差距仍然很大,相较而言,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相对而言仍处于劣势。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从时代前沿的高度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内在地要求中国大学必须大力发展大学文化软实力。同时,国内大学还需承担在引领时代精神、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决定了中国大学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的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源之一,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1]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634/200605/t20060515_88440.html,2017年4月11日访问。

[2] 数据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http://www.moe.edu.cn/。

[3] 该表由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胡志刚博士整理、提供。

[4] http://www.moe.edu.cn/s78/A03/ghs_left/moe_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