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第四十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魏石窟寺伎樂形象的出現與演變

金 溪

金 溪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 北京民族音樂研究與傳播基地

【提要】 結合北魏佛教史的發展進程可以發現,北魏石窟寺伎樂形象類型的出現與演變,是在“象教”觀念的指引下,帶有明確目的性的官方整體規劃的産物,並與以佛誕日慶祝儀式爲代表的國家性佛教慶典活動的成形同步。或者説,它是國家佛教儀式的逐步完善在佛教美術中的體現。較早出現的伎樂天类型是根據佛經記載描繪出的以伎樂供養佛的場面,而連環畫式的佛傳畫則具有在儀式中爲信衆講述佛傳故事的作用,它們共同構成了佛教慶祝儀式的内容,可以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遷洛後的伎樂人与禮佛圖等圖像類型,則比較忠實地記録了佛誕日慶典等大型佛教儀式的形態,因此具有更爲明確的史料意義。

平城、洛陽等北魏統治核心及其周邊地區的大型石窟中,均有數量頗多的伎樂造像。一直以來,這些伎樂形象在石窟寺考古界和音樂史學界都是頗爲重要的研究課題。早在三十餘年前,雲岡研究院趙昆雨、中國藝術研究院蕭興華等學者就撰有專題論文,而總論石窟寺造像的論著中,亦涉及相關問題。近些年來,音樂考古學、音樂圖像學等學科日益成熟,石窟寺伎樂圖像越發成爲引人注意的研究課題。不過,目前看來,對北魏石窟寺伎樂圖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具體形象,尤其是其中雕刻的樂器種類,以及其與北魏世俗社會所使用的胡漢音樂的關係。而不同類型的伎樂形象的出現、演變乃至消失的原因,似乎較少有人涉及。

造成石窟寺造像中某種圖像類型出現或消失的原因,一般來説,可以分爲新的佛教信仰的興起、新的佛教經籍的譯出、新的美術技法的使用,以及政治方針與社會風氣的變化等幾個方面。針對前三者均有頗多研究,但是對於社會與政治方面的影響,學者似乎較少注意。實際上,在以“象教”作爲重要治國意識形態的北魏,其重要的政策或社會事件,往往可以直接反應在佛教圖像的演變當中。本文選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與鞏縣石窟這三座北魏最重要的石窟寺,將其中的伎樂形象爲研究對象,首先略述其類型與分期,再列舉與各種類型的伎樂圖像同期出現的其他標誌性圖像類型,最後分析其内在聯繫以及同期出現的原因,并進一步分析這些圖像類型的出現與演變所體現出的國家政策、官方行爲與社會風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