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就业的总体状况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2003-2012年全国城镇就业年均增加11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但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就业形势一直较为严峻,突出表现在:
(一)就业总量压力较大
就业总量压力仍在上升,2012年我国城乡就业总量达7.67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尚未完成,目前仍有近9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转移就业,每年还需转移就业900多万人。
就业增长仍集中在城镇,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仍是城镇就业问题。近年来,一方面,以外向型制造业产业工人、进城务工农民工为主体的“存量劳动力”就业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以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届大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为主体的“增量劳动力”供给压力不减。城镇需要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逐年有所上升,年均约为2500万个,但每年能够实际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和退休自然减员带来的岗位空缺之和仅有1200万个,供需之间每年仍然存在着约1300万的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继续存在。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劳动力素质与企业需求不适应、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难以满足劳动者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目前,这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更加趋于常态化,而且正呈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尽相同,当前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不适应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低。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由于劳动者素质不适应,导致了新兴产业、高技术行业和技能型职业所需人员供不应求,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各类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大量劳动者由于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实现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导致从业人员比重偏低,201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仅为36.1%,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其发展滞后必然带来就业的不充分。
(三)就业质量总体较低
就业质量反映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状况,包括就业环境、就业状况、劳动报酬、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关系等主要内容。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还会直接影响到就业数量。好的就业质量能增强就业稳定性,减少招聘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带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用工数量的增加;反之,较低的就业质量则会降低就业的稳定性,使摩擦性失业大大增加。
总体看,我国就业人口薪酬相对偏低,低工资、长工时、高强度岗位所占比例还较高。我国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但超时工作、持续加班仍普遍存在,2010年我国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间45.16小时。中小企业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人员流动频繁。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比例仍较低,目前在城市中找不到稳定岗位的劳动力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仍在10%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偏低,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突出。就业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业歧视现象时有发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是多年来累积的,既有社会又有企业原因,也有劳动者的原因,但社会原因是主要的。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普通劳动力的供给远大于需求,加剧了劳资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劳资关系更趋复杂化。就业质量不高、劳动关系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