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W.J.T.米切尔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风景”从名词变为动词。它提出,我们不是把风景看成一个供观看的物体或者供阅读的文本,而是一个过程,社会和主体性身份通过这个过程形成。风景研究在本世纪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与现代主义有关)试图主要以风景绘画的历史为基础阅读风景的历史,并把该历史描述成一次走向视觉领域净化的循序渐进的运动;[7]第二次(与后现代主义有关)倾向于把绘画和纯粹的“形式视觉性”的作用去中心化,转向一种符号学和阐释学的办法,把风景看成是心理或者意识形态主题的一个寓言。[8]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是“沉思性的”,因为它的目的是要挖掘言语、叙述和历史的元素,呈现一个旨在表现超验意识的意象——无论是一只“透明的眼球”、一次“存在”的体验,或者一种“纯真的眼神”。第二种方法是阐释性的,其例证就是试图把风景解码成许多决定性的符号。我们都知道,风景可以被译解成各种文本系统。自然的景物,比如树木、石头、水、动物,以及栖居地,都可以被看成是宗教、心理,或者政治比喻中的符号;典型的结构和形态(拔高或封闭的景色、一天之中不同的时段、观者的定位、人物形象的类型)都可以同各种类属和叙述类型联系起来,比如牧歌(the pastoral)、田园(the georgic)、异域(the exotic)、崇高(the sublime),以及如画(the picturesque)。
《风景与权力》一书旨在将这些方法糅合成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模式,该模式所追问的不仅有风景“是”或者“意味着”什么,还有风景做什么,它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如何起作用。我们认为,风景不仅仅表示或者象征权力关系;它是文化权力的工具,也许甚至是权力的手段,不受人的意愿所支配(或者通常这样表现自己)。因此,就某种类似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而言,风景作为文化中介具有双重的作用:它把文化和社会建构自然化,把一个人为的世界再现成似乎是既定的、必然的。而且,它还能够使该再现具有可操作性,办法是通过在其观者与其作为景色和地方(sight and site)的既定性的某种关系中对观者进行质询,这种关系或多或少是决定性的。因此,风景(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人造的或者自然的)总是以空间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空间是一种环境,在其中“我们”(被表现为风景中的“人物”)找到——或者迷失——我们自己。以这种方式理解的风景因此不可能满足于只是置换现代主义范式那种模糊不清的视觉性,代之以可读的比喻;它需要追溯风景抹除自身的可读性、把自身自然化的过程,在与可以被称为其观者“自然历史”的关系中去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已经以及正在对环境所做的一切、环境反过来对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如何使我们对彼此的行为变得自然,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在我们称为“风景”的再现媒介中得到展现,这就是《风景与权力》一书的真正主题。
尽管这本文集没有收入任何论述影视风景的论文,但我们应该清楚,风景的移动映像其实就是照片、绘画和其他媒介中传统静止风景意象的这些修正性描述的次文本。这些文章的基本论点是,风景是一个动态的媒介,我们在其中“生活、活动、实现自身之存在”,同时它本身也从一个地方或者时间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或时间。通常,人们是根据固定的类型(崇高、优美、如画、牧歌),固定的媒介(文学、绘画、摄影),或固定的地方,也即视觉想象或阐释的目标来处理风景美学,与此相对,这本文集中的文章则考查风景流通的方式:如何成为一个交换媒介、一个视觉占有的地点、一个身份形成的焦点。因此,即使是风景美学最传统的主题,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文集中也被安·亚当斯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渡性构成,直接参与到了一场生态革命(实实在在地从海洋中建造低地)以及一个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身份网络的形成之中。在亚当斯的描述中,荷兰风景不仅仅只是许多需要“在历史环境中”阐释的绘画,还是文化和经济实践的主体,既在实有的又在再现出来的环境中制造历史,在社会主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社会主体则为不可读的“私人”身份和由地方和民族认同模塑出来的决定性的公共自我。
与此相似,在她关于18世纪90年代“英国风景画的政治”的描述中,安·伯明翰把风景再现既看成是一种“话语”,不同的政治立场在其中可以得到发声,也看成一种文化实践,它消除话语,使风景的可读性无法发声,让制度和政治的合法化过程得以进行。伊丽莎白·赫尔辛格向我们展示,对于透纳而言,风景不仅仅再现自然场所,同时还创造一个“流通场所”系统,它关系到迅速发展的英国旅游、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各种互不相容的阶级利益,并反映到公共领域中政治代表权的各种条件。乔尔·斯奈德考查了美国边疆如何在19世纪首次被风景摄影占领、归化,之后似乎(在蒂莫西·奥沙利文的作品中)远离了大众消费模式,被再现成为一个具有危险力量、只有通过专业技能才能把握的对象。戴维·邦恩研究了欧洲风景传统(尤其是英国的)从宗主国向帝国外围的转移,重点论述了南非风景的文字和视觉再现中的“过渡性”和“修复性”特征如何自然化了殖民地移民的地位,控制了背井离乡与喜爱家居、异域风情与耳熟能详之间的体验性矛盾。
就研究风景问题的方法而言,这本文集的开篇和结尾是互相对立却又彼此呼应的。我的论文,《帝国风景》,把风景绘画这种类型从其在风景的艺术——历史描述中的中心地位撤离下来,把风景描述成一种在很多其他媒体中被重新表现的再现媒介,并考查了现代主义话语中的风景概念和它被当成殖民地的再现技艺之间的一致性。查尔斯·哈里森的结尾文章,《风景效果》,重新提出了风景作为一种绘画类型这个问题,追踪了它在现代主义绘画实践中的命运,并分析了它的效果,尤其是其对抗观者的意识形态建构的各个时刻。哈里森让我们注意到了本文集的所有作者都会赞同的一个观点。描述风景或者它在其中得到再现的媒介的“权力”,不能仅通过把它解读为权力关系的再现或者解读为影响其生产的权力关系的痕迹。我们必须关注各种效果的特殊性,关注某种媒介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所需要的绘画作品的种类。以如画美欧洲传统形式出现的风景很可能是一种“枯竭”的媒介,至少对于严肃艺术或者自我批判的再现的目的而言是这样;但是,这种枯竭也许正好可以标志着其他层面上的一种权力增加(比如在大众文化与媚俗作品之中),以及在其他形式、其他地方中复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