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遇到假货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来到了夏天。

李天喜的车行驶在乡间的路上,他的心里有了底了,也就不像一年前那样慌乱了。

跌跌撞撞,忙忙碌碌。这段时间没有一个人能安逸一下。

洪河村的村民们忙完了春耕,还要忙自家的一些生产。李天喜和刘二强又组织大家帮忙了沈子云在那片山上的果树移栽。

沈子云要给钱,大家说什么也不要。

“不能要子云的钱。”有人说道:“子云帮着村里这个那个的,咱们要钱,那还行了?”

“对,就当帮忙了。”

沈子云客气的说:“那就谢谢你们了。”

一个个朴实的脸,也消除了沈子云的担心。

李天喜的车来到了村部,刘二强穿着花衬衫抱着孙子正经过。

“抱孙子去哪啊?”

“溜达溜达。”刘二强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形容形容。

“这小孩真漂亮!”李天喜夸奖了孩子,那是让刘二强最高兴的事。

李天喜进了办公室,工作了一会儿,就去到村里几个重点人物家里看看。

这些人家里不仅仅是穷,还总有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即使大多数家庭都有了奔头,还是会有一些人家依然在贫苦中挣扎。比如那么认真的刘宝玉,过年也就卖出去一部分剪纸,够给孩子买几包方便面的。他们就属于沈子云说的“兜底”。

从这几户出来,李天喜就来到了刘芸俪管理大棚门口。他一进棚内,就看到不少盆栽。

“你也太能干了。”

“还好。李英姐帮了不少忙。”

李天喜问:“秋天能上市?”

“尽量保证。”刘芸俪肯定的说。

李天喜说:“子云最明智的,就是请你回来。”

“谢谢李书记夸奖,我会好好工作的。”

从大棚出来,已经是中午了。猛烈的太阳照在人身上,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沈子云和刘小旺不可能在玩球了。刘小旺有重任在身。

晴楠食品厂里,刘小旺指着包装的蘑菇,对着直播机器说:“各位,看好了,这个蘑菇三斤装,我们刚刚看了生产车间,没有任何问题。三斤装二十五元,因为利薄的原因,远地方的邮费你们自己出。市内包邮。各大超市也有货。大家不用抢,可以在网上下单。选择店铺就可以。”

刘小旺扭头,假装旁边有人,说了几句话。

“老板说了,订十包包邮。”刘小旺又拿出一个产品,“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大礼包。大礼包里有什么呢?一只野鸡,三包鱼和七包蘑菇。野鸡是家养的啊,绝对好。明后天,我们可以看一下养野鸡的地方。不是养殖场,是农家院子里。”

刘宝田的养鸡规模也扩大了,他现在是在致富的路上奔跑停不下来。刘宝田他们两口子不够忙活,又雇了一个人帮忙。

刘小旺看了一眼字幕说:“大哥,你这就过分了。那还能我直播野鸡厂的时候,你点哪只杀哪只?也不是不行。那价格翻三倍。”

上午刘小旺播,下午就是韩豹播了。晚上刘小旺直播。韩豹没事的时候去市内推销产品。

现在晴楠食品厂的牌子火了,韩豹去几个大中超市一说,人家都愿意进货试试。

这段时间,韩豹也没闲着,他开的车上有好几本讲销售的书。晴楠的产品有质量,价格低,很受老百姓喜欢。韩豹突然发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他现在开始逐步的推进小区内的超市。

“老板你好。”韩豹进来说:“我是晴楠食品厂的销售主管,我叫韩豹。”

“晴楠?”老板看看名片说:“就是卖蘑菇和鱼的那家?”

“现在还有点野鸡。”韩豹说。

“你们销售来过了。”

“来过了?”韩豹奇怪的问:“谁来过了?刘小旺?不能啊。”

“不是。不叫刘小旺。”老板说:“他给提供了货。”老板来到货架前,将上面的货递给韩豹。韩豹看看包装,确实很像晴楠食品厂的东西。

“不对啊。”韩豹问:“他给你留名片了吗?”

“留了。”老板从盒子里找到了名片递给韩豹。韩豹一看名字,根本不认识。

“怎么可能呢?”韩豹说:“老板,你先别卖了。那不是我们的货。”

“怎么不是呢?”

“您看。”韩豹将货拿给老板说:“瞧着包装很像,但商标上的‘晴’其实是个‘睛’字。而且重量也不一样。他这个也就两斤半多一点。里面的蘑菇质量也不好。”

“啊?”老板一称,还真的就是两斤七两,就给老板的样品够斤数。

韩豹气得不行,“我们这种企业,还出现假货了?”他拿着一包假冒产品就开车回到了厂里。身后老板都没来得及阻止他。“那是我的,我的……”

韩豹将一包东西放在夏晓梦的办公桌前,“有人假冒晴楠食品。”

“还有这事?”夏晓梦将假货和自家的蘑菇两个东西一比较,觉得差距真的很小。

“‘晴’其实是个‘睛’字。”韩豹说:“我看了,也就二斤半,缺斤短两。”韩豹将打开那包端给夏晓梦看,“这什么质量,不是将我们牌子都做砸了?”

夏晓梦说:“这事我知道了,我找子云。”

沈子云听完之后被雷到了。“这事说明我们晴楠的品牌有知名度吗?”

“咱们得解决啊。”

沈子云说:“我找李天喜。”

李天喜一听也被雷了。“有造假的?我们这个厂还碰见假货了?那我找市场监督管理局。咱这企业,会引起重视的。”

“还顺道让自己火一把。”沈子云说。

晴楠食品厂的事还是特别受重视的。它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且容易引起舆论风波。

违法的人还给老板留了名片,完全没有反侦察意识。执法队顺着名片就找到了从事假冒伪劣的窝点。就是一个普通的村里院落,就是两个农民负责生产,还有一个人负责向外兜售。

执法人员亮明证件,就做了现场检查和调查询问。几个当事人也都承认。

可他们硬是说不知道这是违法的。

“这违法吗?”

“这不违法吗?”

“我看村里小卖部,不是有很多假汽水,假饮料吗?”

“人家那个……”旁人说:“哎,你都知道那是假的了。还犟什么呀?”

“那,那不是……”这个人也说不下去了。

“造假就是被捉,哪还有什么可以开脱的理由?”

沈子云看了新闻后,笑着说:“想不到,一不小心还成了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