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与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材料与工具

一、材料

(一)宜兴特殊的地理位置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部、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于宜兴和武进之间,三氿(东氿、西氿、团氿)相伴市区东西两侧。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域面积242.29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70平方千米,城市化率62%。人口107.24万(1)。境内既多山,又多水。山岭重叠,河道纵横,山水相依,景色迷人。从地貌上看,宜兴丁蜀镇(表1)处在浙江北部的天目山、莫干山向北延伸的余脉和长江三角洲的交接地带。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发生了海西运动。受其影响,海洋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宜兴山丘地区露出大面积泥盆纪五通群地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太湖沿岸又沉积着大量含铁质的土骨,形成了宜兴紫砂独有的主要原料。

表1 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主要陶土矿区表(纵向)(2)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宜兴的山丘地区既可以让龙窑依山而建,山上又蕴藏着茂密的林木、毛竹和煤炭资源,又为发展陶瓷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材料。特别是丁蜀镇,既是宜兴境内山区和水乡的交界地,也是陶土和燃料的丰富产区。东自蜀山,西自鼎山白岩、汤渡,南至白泥场,北达潜洛、上袁,方圆30里,几乎是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如陈维崧在《双溪竹枝词》中所言“白甄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3)。从窑区再往西南,山更高,溪更深,山上所产的陶土和燃料,都可以从水道运到窑区。从这里由东往北,河面更宽,岔道更多,且都通太湖,可把陶器产品运到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直至全国各地。

紫砂泥得山川之灵气,是陶都得天独厚的特种陶土矿产,也是极其罕见的自然资源。皖之寿县、鲁之博山、粤之潮邑,均有类似的泥料出产,然而,研究其中成分,则判若霄壤。如果以色泽的美艳古朴、质地的经久耐用来评判,那么宜兴陶土无疑为独步(表2)。

表2 江苏省陶土矿化学成分表(4)

宜兴出产的陶土,按其颜色、产地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瓦窑甲泥、西山嫩泥、屺山泥、蜀山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等。甲泥是接近地表面的一种黏土。它们质性有软硬、韧脆、粗细以及耐火程度的不同。各种陶器根据大小、厚薄、曲直之异,用泥也各有区别。白泥、黄泥、绿泥和紫砂泥用水簸法精炼后,可以单独制造陶器。其他各种陶土均需先经混合作用,方能获得良好的窑业性能。其材料使用的比例随制品的种类、性质和形状大小而各不相同。

宜兴优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宜兴紫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陶都的原料近在咫尺,资源就在脚下,地处三省交界,运输四通八达,适应群众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便利的交通是紫砂壶生产集中、出品精良且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宜兴古称荆溪、荆邑。关于荆溪的得名,一说是因为宜兴境内有苍山、清溪的缘故,人们认为“古荆溪地”是“青山绿水之乡”,“山明水秀之地”。一说是因为荆溪原先是宜兴境内的一条荆溪河的名字,后来它又是东溪、西溪、南溪、北溪河的统称,所谓“荆溪百里水涵空”,故命名为荆溪。

据《宜荆新志》记载:“荆溪受金陵、宣歙之水,东西绵亘百里,入于震泽(太湖古称)。”(5)溪水把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慢慢沉积在下游近太湖的这段低湿之地,成了肥沃的低地。在这块沼泽沃野上,到处草木繁茂,榛莽弥望,荆棘丛生,古人就把这段溪水,加上一个“荆”字,“以荆名溪,因而谥邑”,称它象征着榛莽初开,荆棘满地。

水与土的完美融合孕育了宜兴紫砂的萌芽与发展,为历代宜兴紫砂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

宜兴市的陶瓷产区主要集中在丁蜀镇,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紫砂生产采用独特的陶器成型方法,即“打身筒”与“镶身筒”这两种手工技法流程。宜兴民间紫砂艺人很好地继承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紫砂工艺品曾于1915年获得美国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头等奖,1930年获比利时“列日国际博览会”银奖,1935年获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金奖,1984年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中国地方手工业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

地方元素、原材料的出品附着在商品中,地理目的地的符号表示了“品牌符号”,地缘文化优势能够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紫砂生产是与宜兴这个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紫砂原料产于宜兴丁蜀地区,具有特定地点的原料产地标识。因为紫砂“原矿老泥”是不可再生的矿藏,具有唯一性、资源的排他性,“五色土”“富贵土”“黄龙山”等一系列紫砂矿泥成为展示地方性的独特“身份证明”,材料产地的宣传凸显其地方性和产品的正宗身份。历史上第一个紫砂生产聚集地为上袁村。村口碑文对村庄进行了简单描述:“太湖之滨、蜀山之麓”,上袁古村为宜兴古砂陶发祥地。古往今来,名家辈出,代有精品。1992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考察时提议并经政府批准改名为“紫砂村”。荣毅仁、李铁映等领导人曾为紫砂村题词,见证了这个村的历史文脉。

(二)丰富的陶土资源

宜兴紫砂的材料品种多样,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茶具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紫砂泥的材质特点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他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6)

宜兴紫砂原料是地质时期的产物,在泥盆纪开始,是地球海西运动的“杰作”。经过多年来地矿部门的勘探查明,围绕宜兴市川埠、丁蜀、湖父的三角带,可作为宜兴紫砂原料的陶土,蕴藏量极为丰富,有10余层之多,预测资源量在10亿吨以上。目前,已开采的有丁蜀西北部黄龙山的粘土矿,丁蜀西南的白泥山粘土矿,湖东边的南山粘土矿和川埠东南的红庙粘土矿等。这些陶土分布的范围广,厚度稳定,质地纯净,品位高,易于开采,是发展丁蜀宜兴紫砂业的重要原料。

宜兴的陶土夹杂在三个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最古老的地层是距今约 3.6 亿年前后的晚泥盆世生成的五通组,其次是距今约3亿年前后的早石炭世高骊山组,最晚是距今约2.4亿年晚二叠世的龙潭组煤系地层。此时,宜兴以南一带,属于滨海的湖泊环境,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坳陷区。由于气候比较炎热,氧化作用很强,在湖盆里沉积了质地细腻的黏土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并夹杂在砂岩、砂页岩和煤系地层中。后期中生代的印支和燕山运动,使厚厚的沉积地层褶曲隆起,成为今天的丘陵山地。

宜兴陶土矿的主要矿物有:高岭石、水云母、叶蜡石,有时,还含少量绿泥石、白云母等矿物。粉砂矿物主要是石英,有时还有白云母、褐铁矿等矿物。陶土矿石中三氧化二铝含量普遍较高,多数在20%以上。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宜兴陶器产品质优的内在因素之一。陶土矿三氧化二铝的含量与瓷土矿的成分接近,但陶土矿中,含三氧化二铁明显较高,这又是两者的重要区别之一。

丁蜀一带的陶土,按其颜色、质地与地理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瓦窑甲泥、西山嫩泥、屺山泥、蜀山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等。

宜兴紫砂所用的泥原料,主要是紫砂泥(图1),颜色紫红,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由于紫砂矿是甲泥矿中一个很薄的带层(0.4m~0.5m),因而紫砂泥也被称作“岩中岩、泥中泥”。在长期的制陶实践中,随着器型的丰富及装饰的需要,紫砂矿原料也在不断变化。紫砂泥深藏岩层下,杂于夹泥之中,是采泥工人通过打洞放炮采掘出来的。紫泥按品种可分为梨皮泥、淡红泥、淡黄泥、密口泥、天青泥、清水泥、底槽青等品种。底槽青由于产于紫砂底层,质地纯净,泥质细腻,成色稳重,为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记述:“天青泥出蠡墅陶之黯肝色。”(7)即是说天青泥烧成后的颜色像暗猪肝色。

图1 紫砂泥矿

绿泥又称缎泥(图2),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砂共生矿层,仅几厘米厚,产量较少。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砂低。绿泥含铁量较少,且以铁离子为主,故其矿物呈暗绿色和浅粉绿色,片状结构,烧成后呈米黄色。由于其石英含量高,颜色浅,故矿物有油脂一样的光泽,泥质细腻光洁。绿泥大多用来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宜兴紫砂皿的颜色更为多样。

图2 绿泥原矿

红泥(图3)又称朱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优质原料,矿石呈橙黄色,亦称“石黄泥”,产量极少。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烧成时收缩率大,仅适宜制作小件产品。

图3 朱泥及原矿

红棕泥(图4)色紫微泛红,泥质纯正,产量较多。烧结后呈棕红色,质坚细腻光润。大红袍在紫砂泥矿中偶尔能见,呈紫红色,泥质细纯,有光泽感。烧结后呈大红色,表面细润。大红袍含氧化铁,在炼泥过程中加入天然铁红粉提升红色,入窑烧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经过泡茶保养,色泽艳红。

图4 红棕泥

白泥(图5)呈粉白色、灰白、桃红和象牙白等色。它是一种粉砂质铝土质黏土,泥质松,大块状,以蛋壳青色为主,质坚细润,产量较多,是日用的砂锅、煨罐和彩釉工艺陶的原料。取精细的白泥矿土做紫砂色泥基料,烧结后呈土黄色,可代替本山绿泥。

图5 白泥

紫茄泥为紫茄色,色泽温润可爱,泥中极品。其黏性佳,含石英、云母、铁,是在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料,胎骨坚润。

墨绿泥为紫砂泥色配泥,将着色金属氧化物氧化钴、氧化锰加入本山绿泥中配制而成的一种紫砂色泥。其经烧成后,呈深绿色至墨绿色,是人工配制为数不多的紫砂泥。墨绿泥成色的深浅,随氧化钴、氧化锰加入量的多少而定。

拼紫泥是用不同泥调配而成的,也称调和泥,烧成呈棕色,在市场上接受度高。其泥性的稳定性好,结构紧密,成形容易。

清水泥含赤铁矿、云母较多,是早期较常见的泥料,俗称“红紫砂”。其成色温和高雅,泥性的稳定性高。

紫皂青产于紫砂`矿底层,质地纯净,泥质细腻,成色紫红,为稀有泥料,被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细黑星紫砂为浅棕色,含细黑颗粒,色泽温润,黏性佳,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产茶壶有密集的小熔点,非常稀有,泡茶好喝。

明代周高起在关于《阳羡茗壶系》中记载了紫砂泥被发现的故事:“相传壶土初出用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自呼曰卖富贵,人群嗤之。僧曰:‘贵不要买,买富何如?’因引村叟山中产土之穴,去及发之,果各五色,灿若披锦。”(8)从此以后,一传十,十传百,丁蜀地区山村的村民都来“锄白砀、凿黄龙”,挖掘这山间的富贵土,并最早开始烧造紫砂陶器。这便是“始陶异僧”的传说。此后,丁蜀一带的人,就利用这种美丽的五色土烧制出古朴雅致的紫砂陶器,因而致富。

甲泥埋在地层深处,因而在开采时需要“深入数十丈乃得”(9)。明清时期开采陶土便已成为黄龙山一带农民的主要副业。在农闲期间,由二三人至十多人组成一组,进行开采,将陶土原料卖给场户加工成泥料。有的则自采自淘,直接出售给窑户。清初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记载:“石且白砀,凿黄龙。宛掘井兮千寻,攻岩有骨,若入渊兮百仞。”(10)即是记录明代宜兴陶土在白宕、黄龙山一带开采甲泥的情景。王穉登在《荆溪疏》中记载的“……高原峻板,半凿为坡……”(11)也是在山坡采掘陶土的记录。陶土采掘出来以后,要经过捣碎澄滤,才能使用,即所谓“分畦茹滤”“并杵椎春”。这些都展现了早期陶工在黄龙山采掘陶土的情景。

这一时期开采主要在矿体露头处,沿泥层追泥掘进,或是凭经验在黄龙山的山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开凿进至黄石层下部。当发现有泥可采时,逐步追泥深入,“眼口”便扩大成为“宕口”。

(三)材料技术

在这一时期,农民已经把采石炼泥作为副业。《宜兴县志》记载道:“土有青黄,用供抟埴。天青泥于诸泥为最贵,制茗壶者特用之。黄泥供缸瓮坯质而已。黑董如白面可济瑾,白垩为矿灰可涂污,白土可泥壁,今人用烧白瓷器坯”,“土美者抟土。黄土作坯,烧成瓦甓。紫砂之泥为茗壶、花盆,或仿古式作杯、碗及几案间玩器。白泥为瓶缶……其间非陶业者亦多接土澄泥,采石乳,取土骨。”(12)这里所说的“非陶业者”,就是农民。

这一时期,宜兴紫砂泥料的配色更加丰富,在延续前人制作紫砂壶的使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泥原料品种。朱泥、紫泥仍为紫砂原料主体,白泥、乌泥、黄泥、梨皮泥、松花泥等泥料也广泛运用到宜兴紫砂的制作中来。

紫砂泥类,当时均产自丁蜀镇黄龙山中。原泥分为青泥(今称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原料的勘探方法,分为槽探和小圆井勘探。前者适用于白泥,而后者则适用于甲泥。白泥一般分布在山腰,上面岩石很多,不宜以圆井法勘测,一般采用槽探(槽宽2米,长5米)。在石头多、废土多的地方,可采用小圆井勘探(井口直径以1.21米为适宜)。圆井法探测的好处是牢固似箍桶,碎土不易落下,压力均匀,这种方法适用于勘探甲泥。

(四)开采方式

这一时期陶土的开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露天开采,也称明掘。这种陶土离地面近,一般只需掘去1~2米废土,即可采得。如嫩泥多产于土质山地,泥层离地表不过四五尺,因此,可用明掘方法开采。另一种为坑道开采,也称暗掘。必须先凿成矿井,穿过黄石岩层,或在黄石岩层凿成横穿式隧道至泥层再进行开采。甲泥多产于黄石岩下,矿层离地面较深,采掘工程比较艰巨,一般用矿井式采掘,紫砂青泥和其他甲泥用隧道式。这两种采掘方法都叫作暗掘。

1.露天开采

凡是覆盖层较薄的矿体,接近地表,废土量不大的山坡,在探测确定后,可采用露天开采。露天开采首先要剥掉废土,必要时要按地形做入口道和出口道。所剥的废土要堆于指定的地方,避免返工浪费。剥离的方式呈阶梯形,高2~2.5米,宽1.5~2米,这样石头滚下不会发生危险。具体开采方法:泥层高的可分阶梯面开采,其高、阔度与剥土相同;如遇特殊情况可分段交叉开采,禁止直线作业。在开采过程中如遇有坚硬的岩石及黏土,可用爆破方法。在陶土运输上,采用指状运输条件最为有利,即由总路进入工作面,分各支路进行装车,这样可避免车辆拥挤等候装车的现象。如开采面与运输路的坡度不大,可以将车子直接进入矿口装泥,这样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坑道开采

坑道开采法是指按照一定的开采顺序,在地下矿床或围岩中把陶土开采出来。通常采到一定的程度时,为了扩大工作面,就要开支脉巷道,一般掘进到20米左右就可以开支脉巷道,便于回采。在平洞的采掘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顶板两旁泥墙的管理工作。在开始掘井时,两旁要研轧墙,顶板要架支柱。为了节约原材料和生产费用,可以采用石柱支柱。支柱的架设按顶板牢固情况而定,支柱与支柱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米;如遇裂缝口之处,要增加支柱,才能保证安全。(13)

(五)材料处理

宜兴紫砂繁荣期泥料质地特征及其成因基本与甲泥一致。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品质极优的陶土。这些陶土深藏于岩石层下,杂于夹泥之中。出矿时呈岩石质地块状,经过摊场风化,成为豆粒颗状,再经细磨,通过每平方厘米200多孔眼的罗绢钢丝筛下粉末,加15%的水拌成生泥块,再经多次捶打,使泥原料压缩黏韧,就成了可以用来制坯的紫砂泥。

陶土须经加工成熟泥成品后,方能制作坯件。窑户加工陶土的场所称为泥场,又是泥料的收发、保管和储存部门。明代至民国初期,陶土的加工沿袭手推脚踏的方式,经选料、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和脚踏踩炼后,再做成泥块,然后将其运送到厂房避风潮湿处陈放备用。

清时期,宜兴陶工已有原料配比的经验。根据制品大小厚薄的不同,采用甲泥、甲泥绵头、嫩泥等混合配比方法。这一时期,紫砂原料以梨皮泥与白泥混合,烧后可得“淡黑色”,以天青、石青则可配成“浅深古色”。

紫砂泥料中,红泥、嫩泥、绿泥都制成泥浆状,用以粉涂于紫泥坯体的表面。明清时期宜兴陶业生产仍保持着小生产者的特点,所以,对泥料的配比和处理,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之说。

这个时期的紫砂材质常见铺砂,泥料色泽润活,手感细滑,如熟豆沙泥,易出包浆,色彩绚丽灿烂;泥料较细,约50~60目,在20倍放大镜下能看到颗粒状云母、石英粒,胎身表面较平整(14);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基本上为“哨哨”的铁器声,朱泥例外。

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清中期制作的壶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晚期泥质色泽不如中期温润,显得干枯。清代的泥色则较多,除了以上两种外,还多见一种在紫砂泥中夹有梨皮似小点的紫砂,称为“梨花点”或“桂花砂”,“梨花点”清代早期多见,而“桂花砂”则在雍正、乾隆时期多见。

现代紫砂壶原料除了采用常见的紫泥、红泥和绿泥之外,还创造出了青蓝等新泥色。还有一种新梨皮紫泥,与锻泥砂粒混合,不断创作出更多的新品。用不同颜色的泥土,塑造自然形的新作品,更见效果。在刻画的纹饰方面,更多用有色泥浆绘上,使紫砂壶更显多彩。

材质上,紫砂低收缩率的特点使其变形率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在细节表现上严谨而精确,这为紫砂艺人将其与其他材质结合进行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根据紫砂的材质美感特征,大胆尝试将各种不同材质与紫砂材质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丰富紫砂的质感语言,另一方面在这种结合中必然会针对不同情况发展出各种新颖的结构方式,这也必将极大地丰富紫砂的形式。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宜兴紫砂开始采用机械专业设备雷蒙粉碎机、搅拌机、真空炼泥机等炼泥。先将生泥自然风化,通过初碎、粉碎、过筛、湿水等工序后进入真空炼泥机里,直接炼成成熟泥料,不必再经过陈腐养土,这使得泥料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机械炼泥制出的紫砂壶质量不及手工炼泥制作的。

二、工具技术

(一)早期工具技术

早期的制坯工具比较简单,多为竹刀、木刀、角刀等。到了清代,工具发展到十多种,包括椎、碓(图6)、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形状。

图6 碓

金沙寺僧制壶只用一柄竹刀(图7),所谓“削竹如刃,刳山土为之”,并“圆而规之”,即开始使用最早的“规车”(15)。供春制壶承金沙寺僧之旧法,而且“斫木为模”,发明了新的工具。由此可见,早期的紫砂壶制坯工具主要是竹制品。

图7 竹刀

明代中期的紫砂壶大都落有印款,均为竹片刻之,字边沿泥外翻,字体为楷书。炼泥与烧造采用木杵舂后,浸入水中漂洗,取面上的砂泥制作,故器物含杂质较多。烧制过程中,未使用匣体,器物表面沾有许多“沾釉泪斑”,严重的底部均有釉斑。

明清时期开采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榔头、楔子、钢钎、尖嘴锄等,因没有现代化设备的介入,大多属于浅表层或单一小洞井开采。其开采方式基本是沿泥层顺层开采,有时采用开支巷道采掘,或是上下泥层串插开采,但并没有折拱圈回采的情况。根据泥层的走向,采掘进深一般二三十米,最深四五十米。坑道内用黄石块砌成高1.6~1.8米、宽1米左右的拱形串(也称支护),挖进一二米再以黄石砌拱搭圈,以此推进,用以防止塌方。坑道内照明用油盏火,运输基本以竹簸箕装泥,短扁担(不到1米)挑运。洞内窄小,料坡坡度又大,最大坡度有三十多度,并且坑道内阴暗、潮湿,爬上爬下,极其难走。尽管已作支撑防护,但是塌方还是时有发生,采掘条件极其恶劣。因为设备落后,有时掘进时遇到黄石岩壁、挖通地下水或者坑道塌方等都只能绕道或停止开采。即使是露天开采,陶工们也是使用锄头、簸箕、扁担、木制独轮车等这些原始的工具,采掘条件十分艰苦,开采效率很低,据记载年产甲泥(包括紫砂泥、乌泥等)总量最高不到2万吨。开采出的矿料由木制独轮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载运至山下河边,再由船运送至各个泥场。

明清时期的开采属于个体、小业主开采,矿点分布比较广泛,矿层各不相同。尽管采掘的紫砂矿料数量有限,种类却比较多样。因紫砂矿料在矿层中含量较少,一直以来泥料都比较“金贵”,所以紫砂泥也有“富贵土”之称。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造,到了明末清初,制壶工具已发展到数十种,主要有椎、碓、钗以及圭形、笏形、贝形、月形和蝎形等工具。这种种工具的形式和用途,在周容的《宜兴瓷壶记》里也有详细的说明:“廉用割,用剔。……壶事此独勤。”(16)除了这些工具以外,当然还有最基本的工具——陶轮。万历陈遴玮在《宜兴县志》的序文中说:“禾轮既斫,土埴为樽”,这就是当时用陶轮拉坯和修坯的证明。从简单的竹制工具发展到角制、木制、石制和金属制等多种多样的工具,这是当时宜兴陶艺家的重大成就。

据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镌壶款识,即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划之或以印记。”(17)由此,可见印款方法自明代起就有使用。刻画款识,因使用竹或铁等不同工具和刀法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款识效果。在书体上,明代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等线体,每字的笔画粗细基本相同,有用圆珠笔书写的效果;另一种为颇具书法效果的楷书或行书体款识。

(二)现代工具技术

现代制坯工具增加了木搭子、木拍子、木转盘、直尺、规车、矩车、尖刀、明针、竹范,等等。各种各样的工具,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用途,所谓“意至器生。因穷得变,不能为名”。(18)

1931年以后,宜兴开始靠牛拉滚场碌碡,人推石粉碎陶土。1953年3月,陶都丁蜀镇建立了轧泥厂,开始使用机器加工陶土。1958年采用炼泥机和球磨机等设备加工陶土,以后相继发展了轮碾机、压滤和真空炼泥机等成套连续化生产作业线。为了减少矽尘污染,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筹建湿式粉碎设备。到1987年底,陶土加工已普遍采用湿式粉碎、笼式粉碎、轮碾机粉碎、雷蒙机粉碎和球磨机粉碎等方法。炼泥采用搅拌机、卧式炼泥机和真空炼泥机等机械设备。而今,宜兴各陶瓷厂已全部设立原料车间,自行加工泥料。

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现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经济的、自成体系的工具,数量有几百种,质地有铜、铁、木、竹、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种材料。

(三)技术工具述要

宜兴紫砂的发展历史,也是不断制作与完善各类技术工具的历史。成型工具名目繁多,其数量有大小上百种之多,论质地有木、竹、石、金属、牛角、皮革、塑料之分,而论形状又有“有如薤叶,有如晰尾,有如月阜,有如木篦”之别。宜兴紫砂的制作工具,是在生产实践中演进的,其中既要考虑外观造型,又要符合实用功能。主要成型工具(图8)还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如:

图8 江苏宜兴紫砂制作工具简图

1.木搭子:成型中的主要工具,用于打泥条、片子和捶嘴、扳泥片。取材榉树、檀树、枣树,木材要干。

2.木拍子:主要用于打身筒、拍片子、拍口。取材榉树、枣树、柏树,以红木为最佳。木拍子线条要两边对称,拍面要平整,边缘转角处稍比当中薄些,角要倒圆。其规格有两种,主要根据所做品种的大小及材料的不同而定。拍子柄的长度一般变化不大,厚度是根据材质而定。

3.竹拍子:有大、中、小及尖头竹拍子等几种。大、中竹拍子是拍身筒、做方器用的。小竹拍子用于推身筒接头、掠脂泥、推墙刮底、做壶嘴等。尖竹头拍子可挟大面、做嘴等。

4.挖嘴刀:用来挖嘴洞的工具,用2毫米粗的钢丝烧红打扁后加柄制成,挖嘴刀有大有小,根据壶的不同品种而选用。

5.尖刀:有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之分,用于啄嘴、啄的、转足、革小平面,是简单的雕塑工具,取材普钢、铜、不锈钢、老竹子等。其形状如薤菜,中间宽,一头尖,一头圆;中间厚,边上薄,成弧形。尖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要求不一。

6.矩车:其正名应为规车,专用于划圆片子和开口。矩车结构分车柄、车钉、站人、销钉四部分,矩车柄是用不易变形的竹子做成的;站人要用厚1.5厘米以上的竹老头做;矩车钉是铁的;销钉是用竹子做的。矩车种类很多,有墙车、大只矩车、底满矩车等。

7.线梗:用于勒光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其取材于牛角、铁、竹子和塑料,是根据不同的装饰线条而磨制的,还要按照各人使用的手势、习惯来确定线梗的不同的角度。磨线梗是制作成型工具中最难掌握的一种。

8.明针:专门用于壶坯表面精加工的工具,用牛角片制成。明针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明针、盖头明针、弯明针、筋囊明针等,并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来规定尺寸。

9.矩底:矩底又名底据、垫底,是垫在矩车的站人下面用其划泥片的工具。其取材于竹子,制品规格为22×18毫米,厚度4毫米,中间开一个圆眼。

10.泥扦尺:用于起泥条和大泥片,以节距较长的竹片制成。做壶坯的泥扦尺一般长40~45厘米,背平口齐,一面成刀口状,握柄处竹节以便于使用。

11.勒只:用于勒光壶坯口颈、底、足与身筒交接处的专用工具,取材于牛角、竹子、黄杨木、檀木、铁等,磨成产品所要求的角度、弧度。

12.篦只:用于整坯形、篦身筒,取材于竹筒片、木板,根据壶体外形磨制不同的弧度。壶肩、肚、底要分开做不同弧度的篦只。

13.复只:用于复脂泥的工具,一般取材2~3毫米竹片或牛角制作,其角度要比制品造型角度大一点。

14.铜管:钻各种大小洞眼的工具,其直径根据需要而选用不同的钢丝,用铅皮或铜皮卷成直径一半的圆筒,长度10~12厘米,在两头加工成刃口。

15.独个:用于圆嘴、圆眼的工具,以竹子、牛角、象牙、黄杨木、檀木等材料制作,规格有两种:一是平头的,用于独盖眼;一是两头尖的,用于独嘴洞及其他洞眼。

16.水笔帚:用于带水工具(现在一般用毛笔代替),以布扎成,带水方便,打身筒、啄嘴、扳、壶的等,都需要用到它。

17.顶柱:宜兴紫砂成型工序完成后,加盖底印的专用工具。其顶柱一般是用木头制作,也有用石头或紫砂泥烧制的。

18.元盖石:在处理宜兴紫砂坯底足和壶盖内顶的圆弧时的专用工具。一般是用紫砂泥制作烧成,也有用塑料片加工做成的。

19.木转轮(转盘):手工制作圆形宜兴紫砂器皿打身筒时的专用工具。其形制有大、中、小三种,一般直径有16厘米左右。用材以檀木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