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评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在拜罗伊特结识迈森蓓

1871年10月12日至12月,尼采在莱比锡与巴塞尔。1872年初,尼采接到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试探性邀请,尼采当即拒绝了。巴塞尔大学中对尼采有好感的同事不愿尼采离开,学生准备组织一次游行挽留尼采,尼采要他们不要这样做。尼采不会离开巴塞尔,因为巴塞尔离瓦格纳近,而且巴塞尔也有很多要好的同事。但对尼采来说,瓦格纳一家要搬离特里布森去拜罗伊特,尼采感到非常难过。

瓦格纳一家1872年4月底迁到拜罗伊特。(12)5月20日,尼采在拜罗伊特遇到迈森蓓(Malwida von Meysenbug, 1816—1903),5月22日,尼采与迈森蓓都参加了瓦格纳的拜罗伊特剧院的奠基典礼。迈森蓓当时住在佛罗伦萨,从那里来拜罗伊特参加典礼。(13)迈森蓓在尼采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她比尼采大28岁,尼采从她身上获得一种类似母爱的东西。她与尼采结识后与他保持了良好的友谊,她与尼采通信直到他崩溃前不久。从迈森蓓的成名作《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她出生于一个较小的北方德国贵族家庭。年幼时,她极端虔诚,失去了小兄弟,青春时期抛弃了基督教形而上学与禁欲主义,但保持了一种坚定的理想主义与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她持有一种泛神主义的世界观,在神面前保持敬畏。迈森蓓是国际自由组织的著名成员,与瓦格纳于1860年在巴黎认识。她是巴登州政治家弗赖赫尔(Freiherr von Meysenbug)的妹妹。从1848年开始,她生活在伦敦,成为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家庭女教师。迈森蓓属于瓦格纳的忠实信徒,也属于叔本华的信徒。尼采在1876年后开始表现明显的反瓦格纳、叔本华态度时,迈森蓓与尼采还是保持友好关系,一直到尼采发疯。她极力抵制尼采的反瓦格纳态度,她原谅了尼采1876年后对瓦格纳的背叛,但不原谅《瓦格纳事件》。她被认为影响了尼采“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一种错误”这样的观点,这源于她对瓦格纳这样的评论:“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一种荒芜。”(14)尼采对迈森蓓的影响在于她逐渐接受了他的精英主义立场。

1872年6月,尼采将《所谓的荷马与赫西俄德的竞赛》《关于荷马和赫西俄德的佛罗伦萨论文》(3—5),送给里奇尔。里奇尔是《莱茵博物馆》的编辑,可以推荐尼采的文章在上面发表,《关于荷马和赫西俄德的佛罗伦萨论文》(3—5)发表在1873年2月的《莱茵博物馆》上。这是尼采发表的最后的语言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