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徐景藩临证百案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润燥

人体禀赋有阴阳偏胜,饮食起居劳逸习性亦有不同,致病之因不一,证候表现有异。故诊治脾胃疾病不能片面地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语)为常法。应根据病情,施润投燥,各得其宜。
1. 润
润是滋涵濡养之意。润泽消化道的药物,一般多能滋养脾胃之阴,脾胃之阴液充润则胃纳脾运健旺。润剂能改善由于脾胃阴液耗伤而呈现燥热的病理。
润法的内涵:保护、濡润食管、胃、肠黏膜,促进消化道腺体分泌功能,修复炎症、溃疡等病理变化,并使排便畅通。
润法的具体运用:润法适用于消化道疾患的阴虚干燥证候。如吞咽食物有干涩感,胸骨后灼痛不适,胃脘灼热嘈杂或兼胀痛,口干口疮,便秘不畅,口干欲饮,食少,形瘦,舌质干红等症,均适用本法。润养胃腑的药物有麦门冬、沙参、石斛、玉竹、芦根等。润养脾经的常用药如怀山药、扁豆、建莲肉、麻仁等。白芍、蜂蜜则胃脾均润。食管失于濡润者,可酌加藕汁、藕粉、梨汁、蔗汁。阴血不足者,可加地黄、枸杞子、何首乌。夹瘀者配以桃仁、当归(须)。胃阴不足而兼郁热者,可配加知母、天花粉、玄参等。乌梅与白芍相伍,酸以敛阴,亦生胃津。西洋参益气生津,代茶饮服,其效益彰。
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重视润养胃阴,尝谓:“胃阴复则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对消化道疾病之阴伤证候,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2. 燥
补脾胃之气,温中焦之阳,化脾胃湿浊(包括痰饮)之品,均属治疗脾胃病的燥剂。燥剂可以改善脾胃气虚、阳虚,运化无权,水反为湿,湿浊(或痰饮)内留等病理变化。
燥法的内涵:可使过快的胃肠蠕动得以减慢而复正常;减少胃肠液的过度分泌,纠正有余的液体病理因素;促进胃肠道对水分及消化液的吸收。
燥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下列几点。
(1) 燥脾湿:由于脾病运化之力,多兼湿浊。如泄泻不论久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湿,故治泻常酌用燥药。根据暴泻的病因,分别用祛风、散寒、消滞、分利等法与化湿燥剂配合。久泻脾必虚,脾虚必有湿,尽管有兼肝气侮中、肾火不足等证,然一般以脾虚为基础。运用健脾益气甘温之品如白术、党参之属。或配用祛风燥湿之品如羌活、防风等,或兼用温中化湿如炮姜、陈皮、半夏、木香等药。上述数种,均属燥剂范畴。
(2) 燥胃湿:胃病有湿,湿阻气滞,脘痞不饥,舌苔白腻,有适用平胃散(或不换金正气散)之证候者,临床颇为多见。经过苦温、芳香等燥药治疗,苔腻渐化,诸症随之改善。一般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较多见,也有少数查见胃窦部萎缩性炎症或浅表萎缩性胃炎,亦有表现上述证候者,总以辨证为要,切勿拘于“萎缩性胃炎”而一概投以润剂。
又如胃中有痰饮,表现为脘腹痞胀,辘辘有声,泛涎或多酸,或呕吐未消化食物及痰涎,头目昏眩,神倦乏力,舌苔薄白,舌质偏淡或淡红等症。一般轻者因胃排空功能较差,胃中潴留液较多,可见于胃位置低(下垂)、胃张力低的患者。重者可见于胃窦部炎症严重或球部溃疡,引起幽门不完全梗阻,以致经常呕吐,严重者表现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治以温中化饮,和胃降逆,苓桂术甘与姜夏之类,均为常用的燥剂温药。
胃酸过多,分泌有余,即是湿。湿在胃,易损胃膜。故临床上欲求制酸,有时需从化湿药中考虑,希其燥以胜湿,恢复或改善胃的疾患。
上述用润用燥,有时对同一患者需要润燥并顾。例如较常见的脾胃阴虚夹湿证候,需用滋养之品与化湿药相配,润中有燥。既要润其阴,又要燥其湿,却又不可过燥伤阴。或取权宜之计,先化其湿,湿去而后护阴。又如脾胃气虚而兼阴虚之证,既要补气,又需养阴,虽有侧重,但需掌握润燥相当。此外,如黄连、半夏消痞和胃,配以瓜蒌,仿小陷胸汤之意,去胃中痰浊,亦属润燥兼顾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