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育策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再版前言

守住师德这条底线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一本书,它实际上是一本集子,是我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点点滴滴的经验、感想、体会乃至教训的记录与总结,在集结过程中又增加了一定的提炼和升华。当时的本意,就是觉得多多少少会对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年轻老师们有点启发和帮助,也算是个资源共享吧。出乎我预料的是,出版发行六年来,不断有老师和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在读了这本书后有所收获,有的在网络上发布了读后感,有的在博客上给我留言,还有的直接联系我。

虽然我一直认为这本书的受众面相对比较小——仅限于老师,而且主要是年轻老师和班主任,但是几年下来,发现还有读者,还有人认同和接受我的教育观点及教育方法。好吧,那就让《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继续保持生命力,继续体现它的价值,我相信对于真心做教育的老师们来说,开此卷,必有益——这是我接受出版社的要求,同意再版的理由。

在书中我始终贯穿着“用脑、用心、用情”,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理念,但是面对着今天教育环境中老师的尴尬处境,我越来越意识到,用“德”服人,是“用脑、用心、用情”的重要前提,一旦丢掉了师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将一落千丈。今年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深深刺痛了我:在关于教师节的微博论坛上,有那么多的学生或者曾经的学生在谩骂,让我大为吃惊!什么“老师都是些披着人皮的狼”,“老师是辛苦,数钱数累了”,“教师节就是收礼节”,“我永远忘不了她对我的伤害”,“老师都是势利眼,谁家长有用谁吃香”……太多太多,我都不忍继续翻篇看下去。

当然,也许这些反馈仅是个别,与社会尊师重教的大环境相比还是少数,但是我却明显感觉到“尊师重教”的氛围在淡化,教师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在下降,如果说这是市场经济与师德碰撞摩擦的结果,那么作为老师,能够做到的,是不是应该守住“师德”这条底线呢?不敢说每一位老师,就是绝大多数老师把“师德”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什么“教师节该不该收礼”、“如何看待有偿家教”、“能不能体罚学生”等等问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师德——已经成为人们评价和衡量一位老师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