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壶:历史考古札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石城與七丘

元太祖十六年(1221)全真教主丘處機應成吉思汗徵召,自燕京北上,横絶大漠,趨西域以覲見。從行弟子李志常“掇其所歷而爲之記。凡山川道里之險易,水土風氣之差殊,與夫衣服、飲食、百果、草木、禽蟲之别,粲然靡不畢載”1,是爲《長春真人西游記》。

據其書,丘處機一行經蒙古高原,越阿爾泰山,抵伊犁河谷大城阿里馬,由此向西,十月“十有六日,西南遇板橋渡河。晚至南山下,即大石林牙……十有八日,沿山而西。七、八日,山忽南去,一石城當路,石色盡赤,有駐軍古跡。西有大冢,若斗星相聯。又渡石橋,並西南山行五程,至塞藍城”2。所謂大石林牙即西遼故都虎思斡耳朵,亦名八剌沙袞,遺址即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郊之布拉納(Burana),位於楚河以南,天山(吉爾吉斯山)北麓,故曰南山下。文中所言石城或以爲即中亞名城Talaz3,然誤。Talaz唐名怛羅斯,今譯塔拉兹,曾名江布爾,城市古今重疊,位於哈薩克斯坦塔拉斯河西岸,已爲考古發掘所證實4。河東約三十千米,山北有城址名曰阿克亞塔斯(Akyrtas),爲紅色石材築就,係楚河—塔拉兹河流域城址僅見之特例5。其城東距布拉納約二百八十千米,恰合七、八日行程。且天山至此餘脉已盡,沿其北麓西行可見山勢漸趨低矮,故有“山忽南去”之感。至於“大冢若斗星相聯”者,即阿克亞塔斯城西行二十餘千米路北所見七座塞人巨冢,俗謂之七丘6。“又渡石橋”,即涉塔拉斯河也。

石城與七丘位置圖

自托克馬克向西以迄塔拉兹,爲絲綢之路北綫要道,沿途中古時期城址衆多,均爲土築,規制相仿。小者方形,邊長三百米上下,内置宫堡於一隅高地。大者另環以不規則形外城,周長可達近萬米,典型者如碎葉(Ak-Beshim)、新城(Krasnaya Rechka)。相比之下,阿克亞塔斯城建材及形制均屬例外。其城規模較小,平面作縱長方形,長逾二百米、寬一百八十米。南北兩端居中開門,四隅設置圓形角臺,中部爲一寬闊天井,周圍有廊,連接成組之屋室。類似之例多見於阿拉伯腹地伊拉克、叙利亞、約旦,典型者如八世紀前期之海爾堡東西兩城(Qasr al-Hayr al-Gharbi、Qasral-Hayr al-Sharqi)7。天寶十載(751),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於怛邏斯爲大食所敗,唐朝勢力自此退出中亞,阿克亞塔斯石城應即稍後由阿拉伯工匠創建者。

阿克亞塔斯石城平面圖

2016年5月8日

1 孫錫《長春真人西游記序》,《道藏》第3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480頁。

2 李志常《長春真人西游記》卷上,《道藏》第3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487—488頁。

3 陳正祥《中國游記選注》第1集,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年,80頁。

4 劉未《絲綢之路中亞段古代城市之考察》,《北方民族考古》第4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5 Silk Roads: Initial Section of the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Tian-shan Corridor, Ministry of Culture andInform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pp. 263 — 270.

6 劉迎勝《“草原絲綢之路”考察簡記》,《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2年3期,134頁。

7 Oleg Grabar, The Formation of Islamic Art,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ic. 61, 102.

海爾堡東城平面圖

海爾堡西城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