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无禁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法治的愿景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作者刘哲,不仅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检察官,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网红”。他所撰写的法律随笔时常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章阅读量动辄数万,极具传播力和影响力。近日,他又将部分随笔重新整理和编排,形成了新著《法治无禁区》,并邀请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

熟悉刘哲检察官的读者或许知道,《法治无禁区》已经是他的第三本随笔集,在此之前,《检察再出发》《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均广受赞誉,尤其是“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已然成为具有个人代表性的“金句”。而在《法治无禁区》中,刘哲检察官进一步将其延伸,提出“我们办的不仅是别人的人生,也是公众的价值观,是人民对法治的期待”。由此可见,本书的笔触,已不再局限于作者对检察制度或司法实践的微观感受,还涉及法治以及社会价值的宏观思考。《法治无禁区》共分为三大部分,依次为“法治格局观”“认罪认罚无禁区”以及“司法与算法”,通读全书后,我主要有三点直观感受与诸位读者一同分享。

第一,宏大抱负的体现。在“法治格局观”这一部分,相关论题均较为宏观,但也正是宏观的视角呈现出作者不寻常的思想。例如《办案是我们改变世界的支点》一文,即是作者宏大抱负的体现。或许正如作者所言,“有些人把办案当作一种负担”,但作者却认为办案是“我们改变世界的支点。我们只有通过案件才能对这个世界施加影响”。并且,“我们的司法行为可以触及灵魂,也可以挽救灵魂,可以抚慰伤痛,也可以影响别人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需要我们审慎而为,如履薄冰。另一方面,我们的司法行为及其延伸又可以帮助建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让世界变得更好,这需要我们以除恶务尽、愚公移山的勇气和毅力而大胆作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这里,我们可以洞见一位耕耘在实务一线的检察官的法治愿景,也正是这份内心的坚守,让作者在司法实践中秉持正义观念和职业操守,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影响更多包括同行在内的读者。

第二,对前沿焦点的关注。刘哲检察官从事刑事检察业务,而在刑事司法领域,近年来最热门的的改革动向无疑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而《法治无禁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涉及上述两项改革,从作者办案经验和感受出发,结合具体案例,体现出制度改革在司法实践中的点点滴滴。同时,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引入,作者也从一线实务人员的视角进行了反思。可以说,这不仅是刑事司法改革成效的直观呈现,也是理论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素材。从这一点上看,本书虽为随笔集,但其对前沿焦点的关注,使其价值又不仅仅局限于“随笔”。

第三,轻盈随性的文风。前面提到,本书作者刘哲检察官,是一位经常出产朋友圈“爆款”文章的“网红”,这与其一直以来的写作方式和风格有关。网络写作与传统媒介不同,更强调短、平、快的风格,以便读者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怀着何种心情,都能在短时间内“消化”作者的思想。就此而言,虽然本书即将以传统方式出版,但其内容和文风却并不是传统的。本书中的各篇文章有长有短,既有较为严谨的分析,也有较为发散的随想,可以满足多种读者的需求和喜好。

当然,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说,本书有些论述还让我意犹未尽。2019年,我主持完成的中央政法委委托课题成果——《司法规律研究》出版,其中对司法规律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其实,何为司法规律尚未定论,我们也热切期望看到司法实务人员的相关见解。《法治无禁区》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对抗诉的恐惧其实是对司法规律的恐惧》,在我拿到书稿时,即对本文产生了极大兴趣,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深入阐述何为“司法规律”。或许这对于随笔而言,要求过高了些,但对于刘哲这样擅于思考和写作的检察官来说,还是希望能看到他更深入的思考,以促进实务和理论的对话。

正如张军检察长在多个场合强调的那样,应当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检察理论研究层次和水平。

我也期待,刘哲检察官在坚持记录生活、工作点滴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尝试更深入的检察理论研究。

是为序。

2020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