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7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曲折探索寻求发展路1956—1966

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内乱爆发,这一时期是陕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这十年的探索中,陕西连续经历了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困难时期,陕西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党中央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陕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然在曲折中继续前进,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是农业基础有所加强。从1957年到1965年,全省用于农业和水利建设的投资为2.87亿元,平均每年3583万元。先后基本完成11个大中型水利工程,水库由12座增加到71座,库容由4355万立方米增加到67591万立方米。水土保持林由85.59万亩增加到627.81万亩,水保治理面积由2685平方公里增加到10065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943.2万亩,比1957年增加156.7万亩。农业机械使用有了较大变化,1965年全省耕作、植保、收获、运输和农产品加工机具达到2万多台(件),其中大型农用拖拉机达到1770台。机耕面积达到95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4.64%。农村用电增加到1566.9万千瓦时,比1957年的55万千瓦时增加27.5倍,化肥施用量由4.36万吨增加到18.48吨,增加3.2倍。植树造林面积已达2288万亩,还建起了黄龙、桥山、关山、秦岭和巴山5个林区。

二是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全省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6年的34.9%上升到61.57%,从而改变了陕西经济历来以农业为主体的状况。工业基建投资29.5亿元,建成30多个大中型项目,扩建了一批重点企业。固定资产比1957年增长3倍,钢、煤、电、油、木材、机床、棉布、机制纸等产品成倍增长,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分别占36.8%和27.5%,成为两大支柱工业。

三是形成了以机械、纺织、煤炭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全省人民全力以赴,积极支援国家工业基本建设,在公共交通、给水、排水、建筑材料和粮油肉蛋菜等方面做好保障。先后建成了西安西郊“电工城”、以西安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西安东郊“纺织城”和渭北煤炭生产基地。西安、户县重点电厂以及一批地方火电、水电厂(站)的相继运行,为陕西的经济飞跃提供了强力保证。陇海铁路沿线的西安、咸阳、宝鸡、铜川等各具特色的工业城市已基本形成。其中纺织工业在“二五”期间总产值达4.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7%,在当时仅次于上海、天津,居全国第三位。

四是铁路公路建设发展较快,交通状况开始好转。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胜利通车,树起了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在修建宝成线的同时,国家又对陇海铁路、咸铜铁路进行了改造。到“二五”期末,陕西铁路通车里程968公里,比1957年增长52.9%,客运量比1957年增长了82.8%。公路建设方面,修建了西万(西安至万源)、洛华(洛南至华阴)、西兰公路西安至窑店段等干线公路,新建了大量的简易公路。十年间投资1.6亿元,新建公路8295公里,通车里程1.3万公里。

五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科研、高等教育基地基本形成。从1957年开始,全省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高等院校,高校总数从1957年的12所增加到1960年的33所。后来经过调整撤并,到1965年,全省高等院校总数保持在21所,比1957年增加9所,在校学生达到3.2万人,比1957年增长45%,毕业生人数增长1.7倍。西安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高等教育基地。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陕西科学技术工作也发展很快,1960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几千人迅速增加到6.2万人。机械、电子、航天等工业技术,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变了陕西的经济面貌,陕西成为我国内地新兴的工业生产基地,西安成为西北最大的工业重镇,宝鸡、咸阳、铜川等各具特色的中小新兴城市初步形成。在这十年中,陕西的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由1956年的27.14亿元、30.01亿元、18.78亿元、11.23亿元,增加到1965年的35.93亿元、53.31亿元、23.66亿元、29.65亿元,分别增长了32%、78%、26%、164%;工业、农业的产值比例由1960年的2.5∶1调整为1965年的1.6∶1;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比例由1960年的38∶62调整为1∶1;财政收入由1956年的3.28亿元增加到1965年的6.5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80.50元增加到105.90元。

赵梦桃(前排左二)和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