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二十年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榆林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潜在价值巨大,是21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榆林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煤、油、气、盐富集一地,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陕北侏罗纪煤田和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及国内最大的内陆盐田。榆林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是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能源矿产富集地。

自1998年原国家计委批复《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始,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从小到大,由大变强,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基地在中央及陕西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加快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能源生产规模,努力提高保证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大能源资源转化力度,推动能源产业迈进了新的发展时期。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区域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二是能源供应规模实现了巨大增长,三是能源转化质量得到了巨大提升。

在这20年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变化由1998年的63.51亿元、34.57亿元、34.42亿元、4.3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318.39亿元、4234.64亿元、1577.10亿元、312.97亿元,分别增长51.25倍、121.49倍、44.82倍、71.28倍。

在这20年间,榆林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基本温饱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农民收入由1998年的19.97亿元、3235元、1057元,增加到2017年的472.12亿元、32153元、11534元,分别增长23.64倍、9.94倍、10.91倍,使榆林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榆林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神木、府谷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百强县(市)名单,神木、府谷、靖边三县连续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前列,神木成为西北首个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的县级市。

为了进一步促进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科学、稳步、高质量发展,实现“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陕甘宁蒙晋最具影响力城市”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目标。我们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20年发展进行了研究。

全书共分5章。第1章 基地概况:对榆林行政区划、地理环境、矿产资源、交通运输、产业园区、主要成就做了介绍。第2章 发展历程:对基地20年的建设战略及社会经济进行了系统论述。第3章 产业现状:对化石能源、煤化工、氯碱、煤电、载能、新能源产业进行系统分析,第4章 机遇与挑战:对发展制约因素、经验借鉴及机遇做了论述。第5章 发展思考:对基地战略定位、转变、升级、产业发展做了探讨。全书由黄晔、周秋成负责通稿编写、修改和定稿。

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所有引用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西安石油大学马宝岐教授的指导和帮助,马宝岐教授对本书初稿进行了审阅和修改,使我们受益匪浅,特在此致以谢意。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宋玉琪及党委书记赵勇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毕亚军,科技部部长高生辉,原战略规划部副部长任军哲,以及新能源科技公司博士高峰,发展与规划部部长王亚军等,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指导。榆林市发改委规划办主任马富泉,科长马宏革、胡滨,以及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干部王项,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此对上述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面较宽,加之编者经验不足,受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