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二十年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面对国家老煤炭基地资源日趋枯竭、亟须寻找能源接续地的困境。1980年,当时的国家煤炭工业部把陕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全国三大找煤区之一,并要求在两三年之内有所突破。根据这一号召,陕西省委、省政府调动全省煤田地质勘探力量,对榆神府地区展开全面的地质普查。

同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八五队、一八六队、十四队等几支勘探队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开始了一场煤田地质勘探大会战,成果丰硕,10月底就编制了《陕北侏罗纪煤田神木、府谷、榆林地区普查找煤方案》。翌年4月,作为第一支勘探队伍,一八六队五〇六钻机在神木的红碱淖地区开始找煤钻探,该钻机共打出五眼钻孔,孔孔见煤,煤层埋藏之浅、煤质之好,出乎勘探人员的意料,彻底推翻了“神府煤没有工业价值”的错误成见。

1982年,在山东参加兖州会战的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八五队全部调遣北上,在榆林安营扎寨,当年12月,这支功勋队伍就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勘探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该报告指出:在陕北榆神府地789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煤炭储量达877亿吨,相当于渭北煤田探明储量的14倍,且煤种是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有害元素氟、氯、砷含量特低的长焰煤、不黏煤和弱黏煤,是与“精煤”各项指标相当,可供煤制兰炭、煤制甲醇、煤制油、水煤浆、活性炭、气化和建筑、工业及民用,被誉为“环保煤”“洁净煤”“化工煤”。

1982年12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榆林有877亿吨储量的大煤田》的消息,而同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榆林地区发现一个大煤田》为题进行了报道。1984年10月18日,新华社一篇题为《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的不到千字电讯稿发出后,在国内外掀起一股“黑色旋风”,引来千军万马投入神府煤田的开发建设中。

地下黑金终被发现。神府煤田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优质造气煤田,与俄罗斯的顿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巴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并称世界七大煤田。神府煤田被称为我国煤炭工业“六五”期间最重要的发现,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煤炭工业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为我国能源战略西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举确立了陕西煤炭大省的地位,给这片饱受沧桑的红色土地指明了发展方向,更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要放手让群众搞煤炭,你们陕北要把底下的黑色宝库挖出来,把地上的绿色宝库建起来。”1985年盛夏,胡耀邦总书记来神府视察时这样嘱托老区人民。

1986年5月,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神府煤田开发建设由前期准备转为立即上马,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速神府煤田开发的决定》,这标志着神府煤田大规模开发正式启动。

煤炭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榆林区域经济跨越发展。1980年,榆林地区GDP4.1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元,全区煤炭产量108万吨;1985年,全区GDP7.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1元,全区煤炭产量160万吨;1990年,全区GDP19.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3元,全区煤炭产量394万吨,煤炭工业初步成为榆林的经济支柱产业。

1992年8月16日至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神府煤田调研时指出:“神府东胜煤田开采条件这样好,埋藏比较浅,这不能不使神府东胜煤田成为中国特大型能源战略后备基地”。“能源基地”一词由此而来。

1992年10月22日,“榆林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50多名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就如何尽快将榆林建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献计献策。

1992年底,《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综合规划》获批,《规划》涉及山西、内蒙古和陕西榆林、神木、府谷、横山等13个旗县市,总面积5.44万平方千米,总目标是:把晋陕蒙接壤区建成一个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以煤电发展为主体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一个对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县有借鉴指导意义的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

至此,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有了来自国家级规划的支持。1996年5月,陕141井试气获得76.78万立方米高产气流,开始了榆林气田大规模天然气勘探的征程。1997年10月23日至24日,陕西省政府在榆林召开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会议。会议认为,建设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不仅对榆林,而且对陕西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随后,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北京召开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汇报会,向国家有关部委及银行做了情况汇报,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以计规划〔1998〕1404号文件批复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规划》的批复和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奠定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雏形。

经过20年的发展,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现已基本建成,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开发阶段(1998—2002年)、建设阶段(2003—2007年)、跨越阶段(2008—2012年)、转型阶段(2013年至今)。